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解读与分析上

“高考语文改革将重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科将持续加大阅读的比重,那些不重视阅读的学生将被拉开差距。可以这样说,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

我们的改革事业,总体体现的是自上而下的趋势,高考语文的改革必将影响到中考语文的改革,并且这种影响已经开始,语文学科考试的难度加大是必然的结果,必须引起我们对语文阅读能力再提升的极大重视。

本次期末语文考试整体难度加大,保持了与期中考试相似的难度要求,题目设置表述语言更加灵活,考点更全面,尤其是考点仍保持与期中考试趋同的设置,这种变化让缺乏仔细认真与灵活性的考生难以适应,同时试题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学生整体答题情况不容乐观。现将各题情况解读分析如下,请考生结合原试题卷、答题卡自己所写答案与得分进行对照,找到症结,做好假期里的薄弱点进行改正。

上篇

基础知识与阅读理解部分(70分)

01

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部分)(22分)

第1小题

一、考查内容:字音字形

满分:5分

解读:必考的基础小题,字音多选用多音字和通俗误读的字,字形常选择谐音或同音近义字,该题型高考题也是这两个选字出题习惯。

二、评分标准:

huìdǔ烂漫琢磨奠基

(每空一分,见错该空不得分,共5分)

三、存在问题:

1.不少学生把声调位置标错,huì中,学生把声调标在了u上。一部分同学的拼音书写全部写成了英语的小写字母,甚至首字母还写大写字母。

2.汉字书写不准确,平时对字词字形识记不认真,如:“烂漫”,在“烂”和“漫”上均有部分学生出错,“琢磨”学生在书写时不注意,将“琢”不但写错,还有在第二笔撇上的点写的太长。“奠基”要么不会写,写出同音词组,要么就在酉这个字中漏了中间的一横,或者把下面的大写成犬。

3.普遍问题:学生字词书写问题较大,拼音的声调标注标错位置,一大部分同学不注意拼音与英语小写字母的区分,最常见的问题是对待每课重点字词识记时,不认真,似是而非,写谐音或同音字而非正确字体。

四、学习调整建议:

1、加强生字词的听写;

2、强调拼音与英语小写字母的区分,注意双韵母出现时标注音的规则(小学基础常识);

3、认真辨识字词书写,避免谐音同音替代的错误。

以下是错误典型

第2小题

一、考查内容:古诗理解默写

满分:8分

解读:以往是分前后句补写、句意理解、主题情境三个部分进行,但本次增加了联系对应的两空仿写的变化,对理解要求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评分标准:

第1空“景融(有/含/寓)思乡之情”,或“景中有愁绪/景中有离愁”,但只写“离”或“分离”不可;第2空“景中富(含/融/寓)有理趣(人生哲理/自然理趣)”;前两句句式不作严格要求。第3-8空各处出错均不得分。

三、考生问题:

1、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字体不易辨认,卷面乱涂乱画看不清楚;

2、没有理解题意。缺乏整体联系认识,前两空要求学生概括诗句中所表现的景与情、景与理的关系,但部分同学只分别写了情和理,没有将其与景联系在一起。部分同学将第二空写为“珍惜时间、时光飞逝等”,没有将两句诗进行概括提炼,或根本不清楚题目要求写什么,导致最后两空错写为《论语十二章》中的其他语句,忽视“哲理”的主题。

3、普遍问题:学生错别字较多: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晴”错写成“情”,“鹤”不会写;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情”错写成“晴”,“碧霄”的“霄”错写成“宵”;

“遥怜故园菊”中的“怜”容易少写一点;

“应傍战场开”的“傍”错写成“磅”;

“逝者如斯夫”的“斯”错写为“思”、“期”、“欺”等;

“不舍昼夜”的“昼”容易在下半部分的“旦”字上面多加一横。

四、学习调整建议:

1、加强古诗和文言文的内容理解和赏析,继续强化诗句默写,默写书写消除错别字而导致的失分;

2、养成古诗文背默时先进行三遍认真的抄写,力求不出错,再进行背默,背下来后再默写检测正误的习惯;

3、加强书写训练,字体要横竖垂直,结构工整,避免过多涂改。

以下是错误典型

第3小题

一、考查内容:综合实践(图表)

满分:4分

解读:材料分析题型中的一种,即图形综合分析,重在分析图形与材料观点的联系与表达。曲线图形的变化趋势要与材料中的文段观点相对应。

二、评分标准:

1、观点正确(1分);点出根据遗忘曲线(1分)能指出遗忘规律先快后慢或者结合曲线具体表述出遗忘规律(1分);能结合小茗的具体做法答出第三节课背书的效率最高(1分)

2、如果观点错误,0分

三、考生问题:

1.多数同学得分在2-3分配,满分率较低。原因多为答题时脱离了题目要求,或者不能结合遗忘曲线,并且不能得出曲线结论。

2.不少同学得分为0分。这部分同学或者空题目,或者直接不能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出正确的对象进行分析。

3.普遍问题:学生缺乏最起码的逻辑思维,在组织语言时没有逻辑性,想起什么就写什么,造成答题思路混乱,批卷时需要评卷老师帮其规整思路。

四、学习调整建议:

1、加强仔细审题,比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zz/10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