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那一朵井冈红杜鹃

怎样才能治好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21613.html
医院订阅哦!

转载自7月15日《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这里,创建了党领导下的 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特色的中国革命成功道路,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摇篮”。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在井冈山这片神圣的土地,听得最多的是《映山红》这首歌。深情婉转的歌声,如魂牵梦萦般时时在耳边回响;在井冈山这个红军的故乡,见得最多的就是盛开如红五星的杜鹃花,红艳艳的,一朵挨着一朵,一片连着一片,就像当年红军夜间行军时手里擎着的火把。那开得最美最艳的一朵,便是龙市派出所的刘丽金,一朵在《映山红》的歌声中盛开的警营之花。

1

“小兰,这支钢笔伴随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战场,参加过一次又一次战斗,今天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你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父亲过世已多年,刘丽金依然清晰记得父亲和她讲过的那一个个战场杀敌的故事,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回忆起年轻时身经百战、年老后疾病缠身的父亲,刘丽金眼圈红了。

那是年,从家乡走向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场,在王文庄、左抛庄、卢沟桥等战斗中立下卓著战功的父亲,曾任解放军某部警备团团长的父亲,还有参加过 的母亲,带着一家大小回到井冈山,回到一个叫龙市的地方。那一年,丽金8岁。

红土地的滋养,革命家庭的熏陶,在刘丽金内心烙下了深深的印迹。很小的时候,她就想着长大要做一个父亲那样的人。19岁那年,她穿上了警服。她一干30年,身上的警服换了一套又一套,所里的民警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她始终是村民心中深爱的“刘姐”,是村中老人们最亲的“闺女”。

2

“相公庙村多户人家,多人,刘姐几乎熟知每一个家庭的情况,她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村民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村委会干部告诉我,“哪个村民家里生娃了,哪个家里有老人生病或过世了,刘姐都会去看望。”在老人的心中,她就是自己的亲闺女。“村里有些老人的确很可怜,儿女外出挣钱,老人缺少照顾,他们生病了,我心里很难过,我一定要去看望他们,心里才踏实。”说起村里的老人,刘丽金眼圈红了,脸上的神情似乎有些激动。

“村里做好事一定要告诉我,作为村里的一分子,一定要表达我的心意。”刘丽金不止一次这样对村干部说。水东组建桥,她捐出了元,水东组修路,她又捐了元;寒井组修路,她捐元……刘丽金的慷慨捐助,又何止这些数目,她还资助过寒井村的肖某、陇背组的谭某……

质朴的刘丽金,生活也总是节俭。她的家,依然是父亲留下的老干部宿舍楼,砖木结构的两层瓦房已经很旧很旧,几张普通的木板床,墙上一架老旧的座钟、几张她年轻时的照片,桌子上一台结婚时购置的“东芝”牌电视机。我去采访的时候,她穿的是一套警察制服,晚餐时,她换成了便装,一件色彩亮丽的碎花短袖衫,立刻让她年轻漂亮了许多,然而,衣服的面料和款式分明告诉我,这件衣裳已经穿了不少年头了。因为早年离异,她独自抚养教育儿子,经济上并不宽裕。父亲73岁去世,母亲身患重病,医院住院治疗。但她很少请假。“刘姐,您多去照顾照顾您母亲吧,这里有我们呢。”所里领导几次劝她,但她总是照顾完母亲又匆匆赶回工作岗位。

3

“与村民心交心,为群众做实事,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对于做好公安基层工作,刘丽金似乎深有感触。“现在辖区里的群众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找刘姐。”

村里有位老人,多年前从浙江流浪过来,在龙市独自生活。年,老人病倒了,医院无人照料,又无力支付医疗费,医院看望老人,仔细询问他的家乡地址,一次一次和浙江警方联系,请求协助寻找老人的家人。被刘丽金的执著感动,浙江警方经多方查找,终于找到老人的老家。回家的当天,老人一双眼睛望着刘丽金,老泪纵横。

“相公庙组的林云娥老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无法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刘姐联系照相馆的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里,为老人拍照,为老人垫付了照相的费用。当把身份证送到老人手里时,老人握着刘姐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民警小刘满怀崇敬,向我叨念着那些关于刘姐一些大大小小的事。

一桩桩、一件件,点点滴滴,却是那么实实在在。

采访中,几个村民争着和我说起这样几个事例:

年,相公庙村村民肖某在拆旧建新房时,因厨房地基与本组村民谢某发生争执,一时间互不相让。刘丽金知道后,立即带着一名警辅人员赶到现场,找到村委领导和村小组负责人,了解详情, 在村干部配合下,刘丽金反复劝告,两家终于和解。冰消雪融,一场常人都感到棘手的争端得以平息。

年,村民李某家几亩责任田的稻子,被徐姓村民家的水牛糟蹋得厉害,双方争论不休,互相辱骂,眼看“战事”就要爆发,刘丽金知道后,耐心地给两位村民做工作。在刘丽金的细心疏导下,两位当事人终于达成赔偿协议,握手言和……

听着村民的述说,我的心头不由滚过阵阵热流。我深深感动于刘丽金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处理得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处理不好,矛盾升级,就很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我知道,凭刘丽金几十年对乡村的了解,她对这些是了如指掌的。

然而面对我们的采访,她的脸上却显出少女般的羞涩和腼腆,“其实我也没有做什么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我应该做的。”

没有时髦的衣衫,没有时尚的家具,没有高楼洋房,没有流血,也没有牺牲。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平常常的数字,一件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但大伙儿知道,她心里装着的,是村民的疾苦和平安,是村里的建设和发展,然而,她却独独把自己看得很轻、很淡。

4

年年底,井冈山市公安局收到一封特别的信件。信是相公庙村村民写的,厚厚的信件,深深表达了相公庙村村民对刘姐的真诚感谢。其中有一首词,题为《西江月·好民警》:

“生于革命家庭,

长在红色大地。

丹心从警数十载,

井冈精神传递。

情系辖区群众,

克己奉公为民。

一身正气保平安,

甘守寂寞清贫。”

刘丽金今年54岁,“我即将退休,但我依旧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会继续看望村里的老人,因为我的心里放不下他们。我也会继续帮助群众,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为民服务的心不会退役!”说起退休后的打算,她仍是满脸的真挚和诚恳。

“我只愿自己的身心融入这块红色的土地,将毕生的精力献给这里的人民。”刘丽金用父亲生前赠送的钢笔,在日记本里写下这样一行文字。

(图片源自网络)

0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jn/8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