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杜鹃健康守门人

纪JISHI实

导读

医院副主任医师文雯在黄山区新华乡大保村卫生室健康扶贫的故事。健康守门人杜鹃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助力健康脱贫,消除村医空白点和村卫生室空白点。年,安徽省针对全省个村医空白村,开展了健康脱贫“百医驻村”专项行动,共选派人到村医空白村驻点帮扶两年。医院副主任医师文雯便是这“百医驻村”队伍中其中的一员。文雯,女,年6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年7月她主动申请报名参加了“百医驻村”专项行动,现如今在我区新华乡大保村卫生室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初到大保村时,文医生从村干部口中得知,大保村地处偏远山区,共有堪上、西冲、大保、棠华等10个村民组,全村人口约户,余人,其中贫困户人。该村属于多年的村医空白村,老百姓就医非常不便。原来一间面积不到70平米的废弃卫生室内堆满了杂物,破败不堪。为改善医疗条件,落实健康脱贫各项政策,村卫生室在区卫健委、大保村两委和省二院的大力支持下,共投资17万元,对村卫生室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造,老百姓就医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从繁华的省城来到这大山深处,文医生来不及思虑太多,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当中。她首先了解和掌握位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白天她骑着电瓶车挨村每家每户的上门对他们进行慢性病随访,随后每月定期帮他们量血压、测血糖,进行心电图和一体机等检查,晚上再回到卫生室后加班加点地整理档案资料。同时,在乡卫生院的统一安排下,她为大保村和临近村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健康体检,规范管理大保村高血压、糖尿病等位慢性病病人的档案资料。针对山区气候偏阴冷潮湿,且村民长期劳作,颈肩腰腿痛和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较多的现象,文医生便在卫生室内建立了中医馆和基层康复治疗中心,又从省二院带来各种治疗仪器,利用自己精湛的中医技术开展各种常见病和慢性病的治疗。她通过针灸、艾灸、拔罐、刮痧、中药膏摩、红外线及中频治疗等等近20多种的医疗操作项目为老百姓治疗疾病,缓解疼痛。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小小村卫生室总就诊人次竟超过余次,仅中医针灸治疗的人数就达到余人次。今年6至9月份期间,她克服困难,开展了“冬病夏治——三伏贴”诊疗活动,通过不治已病治未病来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护村民健康,并让那些常年被病痛缠身的村民们足不出户医院开展的各种医疗项目。很快文医生视病人为亲人,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便在乡间广泛流传了开来,除新华乡外其周边乡镇如新丰乡、永丰乡、龙门乡、甚至泾县桃花潭等地的老百姓都慕名前来就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正值春节假期,文医生毅然放弃休假,匆忙告别家中年迈的父母和正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义无反顾的回到大保村,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她背着出诊箱,带着简单的防护口罩,每天2次挨家挨户的上门为村里所有返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消除村民们的恐惧心理。端午节期间,文医生又奇思妙想开展“浓情端午,关爱健康”送防疫香包活动。她连续多日加班加点地配置中药,共赶制防疫香囊多个,并错峰为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发放香囊。对于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她便亲自上门将香囊送到他们的手中。小小的香囊香气宜人,不仅美观漂亮还能防病治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面对基层医务人员紧缺的现象,文医生高度重视,大力培养当地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她说我只有2年的驻村时间,我一定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传承中医技术。目前,她正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带教了6名对中医感兴趣,而且愿意接受村医工作的年轻学徒。她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学习经验制定了系统的教学计划,通过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带领徒弟们白天学习文化知识,晚上进行针灸、拔罐、清创缝合等具体的实践操作技术。截止目前,6名学员都已基本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知识和部分针灸学知识,掌握了颈肩腰腿痛等多种疾病的常用针刺方法和针刺操作技术。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即可通过国家考试取得中医一技之长证书,成为一个合格的乡村医生。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文医生在健康扶贫这条艰苦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小家、顾大家,在偏远山区的乡间小道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她用单薄的肩膀挑起一名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担当,用实际行动当好一方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和贴心人,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爱情怀,为我区健康扶贫工作谱写出一曲华丽的篇章。审核:黄立华程勇军胡晓路江婉琴胡纯来源:黄山区作家协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zy/9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