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12763.html编者语:余元钱老师,一生致力从教,业已五十余春秋,桃李满天下,其中仅诗词弟子达二三千人。其博学多才,勤于创作与深入研究,著作等身,今推出其《新中国七十年福建诗词选》专辑。此专辑属于应约之作,共选10首,时间起于年至今年5月,时空跨越半世纪多,为作者有代表性作品,有吟咏祖国山川和赞颂我国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有及时反映社会形势的新作,功底深厚、大气,亦颇具有时代气息。余老师最可敬之处,气定神闲,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孜孜于学,心专业精,不追名逐利,以真才实学和诲人不倦示范于世人,可谓德艺双馨的学者。德高、学博、艺精、不争名利而赢天下人之至敬,余老师独悟人生之道与获得真谛也!文后,附录我两篇对余老师诗词作品简评,仅供文友们参考。学生:文川山人游生忠、7、26《新中国七十年福建诗词选》余元钱(应约选10首)一暮游未名湖阵阵噪蝉催欲癫,沿堤独步思联翩。黄鹂有恃鸣高树,金鲤无端厄冷渊。岸上风声时正急,塔边云影暮尤玄。未名湖水休言浅,恶浪偏常起骤然。(.4.15.于未名湖畔)二奉和恭祖先生《东瀛行八首》(八首之七)底缘野客爱长哦,唯是青山秀水多。朝出霞舒花灼灼,暮归风栉竹娑娑。置身丘壑吟成癖,寄傲林泉兴欲魔。肥马轻裘何足羡?葛衣自信胜绫罗。(.10.4.)三嘉兴寨上忆延平(鸿山公园三首之二)直指云霄上寨楼,豁然环顾海天收。烟波浩渺连鲲岛,帆影依稀发鹭洲。剑卷红夷威万国,旗翻赤嵌炳千秋。仰今故垒雄风在,依旧轩昂冲斗牛。(.2.11.)四咏砥柱山环顾当今世界形势,云诡波谲。而吾中国以昂然雄姿屹立于东方,毋若砥柱乎?地镇三门险,折冲千里流。乱云徒尔犯,恶浪黯然收。势峻惊风雨,气雄吞斗牛。任凭波诡谲,屹立御春秋。(.1.1)五甲午马吟(十韵)——兼怀中日甲午战争周年甲每当序首,午唯居日中。斯时至阳极,是刻渐阴融。足四坤之属,啼单乾所崇。皆言天物合,必肇道途通。岂料波云诡,却遭兵燹笼。炎华剧蒙难,倭寇肆兴戎。百廿年前劫,三千罪外恫。今逢同岁次,应警类荆丛。穆穆思殷鉴,乾乾振汉风。若夷重敢犯,誓让葬溟东。(.1.31.注见《未名集》增补版第页)六二十八年诗教一瞥(入声仄韵五排)耕舌古骚坛,迄今年廿八。何辞暑溽生,亦历寒风刮。每欲雅弘扬,剧思才萃拔。舟需顺水推,苗忌违天揠。绛帐贵机灵,鳣堂祛巧黠。伫看万里霄,振翮穿云鹘。(.4.20.)年廿八:年起,于三明市老年大学执教诗词,其间于至又于所属三明一中兼任六届中学生选修班诗词教学,并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第一批诗教先进单位。年退休定居厦门,再于厦门市老年大学和思明区文安诗词班执教诗词迄今,凡二十八年。七为“港区国安法”出台而赋(去声仄韵五排)九重神剑挥,凛凛寒光炽!狐兔敢横行?甴曱胡放肆?设如诡计施,宁与锐锋试。勾敌自徒痴,挟洋浑妄冀。警诸毋作奸,握此誓除祟。复焕我明珠,从新耀天地!(.5.30.)八水调歌头*蓝色国土赋浩瀚连天碧,淡泞染霞红。朝朝捧日腾翥,舒臂托长虹。浪筑铜墙铁壁,风举鼓鼙金角,疆畛恃何雄!甲士横波立,啸傲薄苍穹。驾鹢首,御列缺,探骊宫。戴月披星沔淼,游弋逞蛟龙。遥忆风云甲午,却念西沙凯乐,豪气满心胸。矢志吾蓝土,长此壮东风。(.2.16.注详《未名集》第页)九沁园春·访圆明园遗址万苑之园,旷古奇工,何处访真?叹雕梁画栋,灰飞烟灭;彤階紫禁,影杳形湮。枯柱倾天,断桥卧壑,满眼飘萧尽棘榛。幽阴处,只涓涓泉水,还咽晨昏。且询故地灵神,竟底事斯文厄运沦。是贪残二盗,心肝忒黑;疯狂一炬,玉石俱焚。六帝经营,一朝消歇,浩劫沉沉无与伦。残垣抚,这空前国耻,敢忘儿孙?(.7.15.)十齐天乐*谒福州西湖林则徐铜像绿阴掩映芳丛处,金身倚天昂立。羽氅生风,珠庭逼斗,目炯波光添色。雄姿俊逸。似知悉香江,米旗沉日。故面南空,逐随征雁迓云霓。人间桑海忍忆?虎门狂飓起,蛮毒俄寂。眊聩宸廷,无谋肉食,却割珠崖疆埸。铜仙泪滴。报虎伏狮醒,赵归完璧。引慰林公,笑飞湖峤碧。(.3.31.)作者简介:余元钱先生,字布泉,福建仙游人,北大的高才生(年毕业),先后在浙江的余杭中学、福建的三明一中执教,在三明期间开创诗词进校园,成绩斐然,被评为为全国首批诗教先进工作者。退休后,他在三明、厦门老年大学执教,曾任厦门诗词学会副会长、《厦门诗词》副主编,现为《鹭岛吟草》主编,厦门市楹联协会顾问;全国诗词界知名学者,被我国著名诗词泰斗蔡厚示教授先生誉为“福建诗坛巨擘”已经出版诗词著作和诗词理论著作《未名论丛》等十多部。附录:余元钱老师七律《人生》赏析游生忠一、闲话背景:余元钱老师于本月9日发表了三首诗(旧作),其中的《人生》第二日开始有文友唱和,连天来和诗源源不断,目前已达40多首。这首诗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产生的背景。年10月4日,余老师在杭州参加余杭中学毕业35周年,写下了四首诗。其中第三首是《人生》,诗前的有:众贤生35周年聚会即席感言,精彩纷呈。有一学生言道:他的最高学历是“余杭中学高中毕业”而他现任某机关处长。于是,我即道:“我是北大的学生,落魄的书生,平庸的人生,希望有个健康的一生。”并感而作此以抒怀。从小序中余老师的话,我们可以知道了诗产生的原因。我前年曾经跟一个朋友聊天时说过:“当官和发财不一定要多少文化或本事,命运有自然有。”“京剧《沙家浜》中胡传奎可以当司令,刁得一只能当当参谋长。这不仅仅是戏剧,历史以来的现实就是如此。”余老师是北大的高才生,过得是“落魄的书生,平庸的人生”,所幸有健康的一生。大家了解了这个背景,对于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余老师创作这首诗的意图喝思想是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二、欣赏诗作:1、提纲挈领,概括一生。诗人开头写道:“一路行来一路颠,人生之道各云烟。”这两句诗读来令人心酸。诗中的“颠”是颠簸的意思,辗转千里;同时也是生活的艰难困苦的缩影和写照。“云烟”,原指自然界的云烟,这里指人生的经历、生活的风景、天地等。他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属于高才生,可是生不逢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安排到浙江杭州的一个偏远的乡镇教书。他在那里一待十几年,直到八十年代才调回福建的三明一中教书,晚年到厦门老年大学执教。他的同班同学,由于机遇好,大多走上好岗位,不少当上领导,有的官至正部级高干。他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命运对于他确实是有一点不公平。然而,他因祸得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由于所教的学生多,长期以来潜心钻研诗词,在三明一中开创了诗词进校门之新风,成为全国诗词教育第一批先进分子,为三明市拿到了一块全国性的文化建设的金牌。加上,他几十年创作诗词,作品达四千多首,出版过诗词和理论著作等十多部,声名日隆,成为福建省几乎家喻户晓的诗人。这是诗人由于受过“颠簸”,默默奋斗,历练出来的别有一番洞天,其“云烟”可谓苦尽甜来。“人间重晚晴”余老师晚景能够如此,人生亦算有福之人了,这是值得庆幸和欣慰的。了解了上述内容,细细品味那两句是诗,便能够体会出它对于全诗诗一种铺垫,有着提纲挈领,概括一生的作用。2、《人生》诗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诗的中间两联写道:“漫云窘处即穷处,坚信偶然非必然。方外大千皆有距,世间凡百岂无缘?”颔联从哲学的角度看待人生的处境,用了窘处、穷处和偶然、必然这两个对子进行分析比较。自问自答,人遇到窘困之时,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希望吗?偶然与必然是绝对的吗?前面的一句“漫云”,加以否定;后面的一句开头用了“坚信”,表示肯定。他巧妙地运用了哲学上相对论,否定后肯定的方法,表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深沉思考,表现了自己对于人生坚定的信念。读到此,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浮现于人们的眼前了。颈联顺着颔联的思路而来,荡开去用方外与世间进行对比,“皆有距”客观地陈述事物规律,“岂无缘”从内心深处质问人生的得失,与上联“坚信”信念遥相呼应。这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哲理与诗意融合得极其自然和谐,也是诗人思想内核,精神境界的体现。因为有丰富的知识、阅历和深邃的远见,诗人胸襟宽阔,意志坚定,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所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等。诗人对人生种种现象进行了辩证思维,表现出了乐观主义的精神。回眸忘事和历程,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奋斗,无怨无悔,看见晚年的情景,感到有一点欣慰,所以在诗的结尾写道:“崦嵫虽迫桑榆近,放眼犹欣花木妍。”可以说这是一首哲理诗,全诗以人生为主题,书写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慨以及所思,悲喜交加,如诗如歌。中间的两联对仗诗句是诗人从哲学的高度,充分发挥了自己哲学专业之长,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具体表述。因此,这首诗格外的引人注目和令人产生人生的联想,进而更加喜爱。3、语言通顺晓畅、可以说字字珠玑。“一路行来一路颠,人之道各云烟”这样的诗句如行云流水,读起来朗朗上口,谁不喜爱?恕学生直言不讳,余老师平时的诗作,有些比较偏冷的词汇,不少读者觉得难读,有的说:“他写的诗是好,难查字典。”这首《人生》诗一反常态,写得通俗易懂,是人人喜欢和称道的重要原因。诗写得好,语言顺畅,通俗易懂,蕴含着深厚的学养和哲味,耐人寻味,因此获得广大读者。整首《人生》诗,大气、格调高雅、气脉贯通,意蕴深远,含蓄而隽永。我们不仅可以用杜甫的诗句“晚节渐于诗律细”来形容和评价余老师的诗,而且可以说语言越来越清纯,渐渐显得炉火纯青。三、诗外赘语:余老师自说:“落魄的书生,平庸的人生”客观地讲,他能够当一个教师,桃李满天下,这样的人生可以说,工作是平凡的,事业是伟大的,在社会上属于受人们敬重,这个行业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古人以“天地君亲师”来衡量和评价教师,可见教师地位的崇高,只是历史以来像民间老百姓所比喻,当教师是“上等生意下等钱”过得是两袖清风的日子而已。但是,余老师属于教师队伍中出类拔萃着,他不仅教学上出色,所教的政治学科多年获得全省第一的成绩,而且在诗词教育上成为全国的先进分子,著作等身,名扬天下,这不是一般的处长、甚至部长可以等同而曰的。翻阅中国历史,无数当过朝廷大官或者商场各界红人有几个能够流芳百世?然而,屈原、司马迁、韩愈、李白、杜甫等等却千秋万代相传。所以,人生对于当官和发财以及名利等,都应该看得淡些,不管命运顺逆,都得顺其自然。我认识余老师二十多年,近三四年接触和交流比较多,对于他有一定的了解。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为人朴实,是一个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学者。他在小序中说:“希望有个健康的一生。”这句话很朴实,确实很经典的。人生,要看淡名利钱财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便可以创造人生的奇迹。这才是人生的真谛,也是余老师七律《人生》这首诗的思想精髓。以上为本人粗浅之见,意在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如有不当,欢迎大家赐正。、3、16余老师评语:游生忠老师分析文章甚好!不愧是学而有素的作家。有几位评论,也很有启迪,各有千秋,然,总感到有些意犹未尽。本想自我解读,囿于多种原因,终未成文。看了游师的的分析,很超脱,也超然。有源于原作,而又高于原作之妙,甚感难能可贵。收藏学习了!2、简评《沁园春·访圆明园遗址》—————-07-22—————余元钱06:36《新中国七十年福建诗词选》余元钱(应约选10首)一一分发之九:沁园春·访圆明园遗址万苑之园,旷古奇工,何处访真?叹雕梁画栋,灰飞烟灭;彤階紫禁,影杳形湮。枯柱倾天,断桥卧壑,满眼飘萧尽棘榛。幽阴处,只涓涓泉水,还咽晨昏。且询故地灵神,竟底事斯文厄运沦。是贪残二盗,心肝忒黑;疯狂一炬,玉石俱焚。六帝经营,一朝消歇,浩劫沉沉无与伦。残垣抚,这空前国耻,敢忘儿孙?(.7.15.)文川山人06:51
余元钱?余老师早上好!大作拜读学习了。诗写得大气、深沉、有力,词末一句反问收揽全篇,真是振聋发聩!文川山人07:06文川晨语:谈创作游生忠创作有学问,在于得法。同样以历史题材为题,有的人只是就事论事,迷醉和沉溺于风花雪月。其作品意义和价值不大,只能属于末流作品。余老师眼光犀利,思维深远,从国家和民族的的高度来构思和谋篇布局,这样的作品受众面广,意义和价值大,为文学创作中学养比较高层次的创作,属于上流作品范畴。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全在立意的高度,思想的深度、作品艺术性的表现力度。、7、22文川山人07:21余元钱?词作上片描写园中凋残实景,下片痛忆历史,思及国耻,残垣抚,笔锋收转得非常妙,这空前国耻,敢忘儿孙?这一反问,力抵千钧,回荡中华大地,令世人读之一震,千古佳句也!《杜鹃花文学》征稿说明
《杜鹃花文学》是“紫云山文友群”期刊中的对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