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煎导方治便秘,治一个好一个,完胜开塞露

先讲个故事:

张仲景年少时随同乡张伯祖学医,由于他聪颖博达,旁学杂收,长进很快。

一天,送来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蘼的病人。

老师张伯祖诊断后认为属于“热邪伤津,体虚便秘”所致,需用泻药帮助病人解出干结的大便,但病人体质极虚,用强烈的泻药病人身体受不了。张伯祖沉思半响,一时竞没了主张。

张仲景站在一旁,见老师束手无策,便开动脑筋思考。忽然,他眉宇间闪现出一种刚毅自信的神情,他疾步上前对老师说:“学生有一法子!”他详细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张伯祖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张仲景取来一勺黄橙橙的蜂蜜,放进一只铜碗,就着微火煎熬,并不断地用竹筷搅动,渐渐地把蜂蜜熬成粘稠的团块。待其稍冷,张仲景便把它捏成—头稍尖的细条形状,然后将尖头朝前轻轻地塞进病人的肛门。一会儿,病人拉出一大堆腥臭的粪便,病情顿时好了一大半。

由于热邪随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

以后,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杂病伦》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病证,备受后世推崇。

在这个故事中,张仲景利用蜂蜜的润滑作用,将蜂蜜条塞入病人的肛门之中,解决了病人排便难的问题。后来,在他的《伤寒论》中还记载了用猪胆汁灌肠治疗便秘的方法。这就是最初的“灌肠疗法”。

中药灌肠疗法属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某些药物,如中药或中西药液或掺入散剂的液体等,注入直肠深部,利用肠道的吸收功能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认为,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水液的功能,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灌肠使药物自大肠吸收入体内,通过经脉归于肺,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可将药物输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从而达到整体性治疗作用。若病位在肠腑,灌肠疗法则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充分发挥局部疗效。

现代临床上,灌肠疗法发展比较迅速,不仅用于治疗结肠、直肠的局部病变,而且用于全身性疾病的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用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尿毒症、麻痹性肠梗阻及支气管哮喘等。

灌肠疗法不仅方法简便、吸收迅速、作用较快,还可以避免某些药物对胃黏膜的不良刺激。

往期精彩推送:

一个关于养生茶的故事

诸葛亮妙用淡竹叶

中药讲堂-----满山红

方剂讲堂-----一粒金丹、七制香附丸、七补丸、七转灵应丹

中医讲坛-----十怪脉、十指头、十指麻木、十天干

心脏病的证型分类(四)

赞赏

长按







































白颠风初期的图片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zy/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