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弹
重磅来袭
崂山采药
July31,
景天科
费菜
中文学名:费菜
拉丁学名:SedumaizoonL.
别称:土三七、四季还阳、景天三七、长生景天、金不换、田三七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景天科
属:景天属
种:费菜
分布区域:产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苏联乌拉尔至蒙古、日本、朝鲜也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粗茎高20-50厘米,有1-3条茎,直立,无毛,不分枝。
功效:费菜含有生物碱、齐敦果酸、谷甾醇、黄酮类、景天庚糖、果糖及维生素等药物成分。这些药物成分通过防止血管硬化、降血脂、扩张脑血管,改善冠状动脉循环等途径,达到降血压、防中风、防心脏病(如冠心病、阵发性心跳过速、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等)的效果。
流苏瓦松
中文学名:瓦松
拉丁学名:Orostachysfimbriatus(Turcz.)Berger
别称:流苏瓦松、瓦花、向天草、天王铁塔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景天科
属:瓦松属
种:瓦松
分布区域:产于中国湖北、安徽、江苏、浙江、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朝鲜、日本、蒙古、苏联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景天科瓦松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有刺,线形至披针形,总状紧密花序,紧密,可呈宽20厘米的金字塔形;花梗长可达1厘米,萼片长圆形,花瓣红色,披针状椭圆形,花药紫色;近四方形,蓇葖长圆形,喙细,子细小卵形多数,8-9月开花,9-10月结果。
功效:瓦松性平,味酸;有毒。有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之功能。用于泻痢、便血、月经不调、疮不收口。
景天八宝
中文学名:八宝景天
拉丁学名:Hylotelephiumerythrostictum(Miq.)H.Ohba
别称:华丽景天,长药八宝,大叶景天,八宝,活血三七,对叶景天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景天科
属:八宝属
种:八宝
分布区域:中国、朝鲜、日本、苏联
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株高30~50cm。地下茎肥厚,地上茎簇生,粗壮而直立,全株略被白粉,呈灰绿色。叶轮生或对生,倒卵形,肉质,具波状齿。伞房花序密集如平头状,花序径10~13cm,花淡粉红色,常见栽培的尚有白色、紫红色、玫红色品种。花期,7~10月。
功效: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有祛风利湿,活血散瘀,止血止痛用于喉炎,荨麻疹,吐血,小儿丹毒,乳腺炎;外用治疔疮痈肿,跌打损伤,鸡眼,烧烫伤,毒虫,毒蛇咬伤,带状疱疹,脚癣。
虎耳草科
溲疏
中文学名:溲疏
拉丁学名:DeutziascabraThunb
别称:空疏、巨骨、空木、卯花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虎耳草科
族:山梅花族
属:溲疏属
分布区域:分布于温带东亚、墨西哥及中美。我国各省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稀半常绿,高达3米。树皮成薄片状剥落,小枝中空,红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枝光滑。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顶端尖,基部稍圆,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有星状毛,粗糙。
功效:清热利尿,补肾截疟,解毒,接骨。主治感冒发热,小便不利,夜尿,疟疾,疥疮,骨折。
蔷薇科
龙牙草
中文学名:龙芽草
拉丁学名:AgrimoniapilosaLdb.
别称:老鹤嘴、毛脚茵、施州龙芽草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龙芽草属
种:龙芽草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均产。欧洲中部以及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和越南北部均有分布。常生于溪边、路旁、草地、灌丛、林缘及疏林下,海拔-米。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多呈块茎状,周围长出若干侧根,根茎短,基部常有1至数个地下芽。茎高30-厘米,被疏柔毛及短柔毛,稀下部被稀疏长硬毛。
功效:龙芽草具有止血、健胃、滑肠、止痢、杀虫的功效。主治脱力劳乏,妇女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胃寒腹痛,赤白痢疾,吐血,咯血,肠风、尿血、子宫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症。全草提取仙鹤草素为止血药。
山楂
中文学名:山楂
拉丁学名: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
别称:山里果、山里红、酸里红、山里红果、酸枣、红果、红果子、山林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山楂属
种:山楂
分布区域: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朝鲜和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长约1-2厘米,有时无刺;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色。
功效: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路边青
中文学名:路边青
拉丁学名:Geumaleppicum
别称:水杨梅(本草纲目)兰布正(云南)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路边青属
分布区域: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暖温带以及中国大陆的山东、吉林、贵州、黑龙江、云南、辽宁、山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南、陕西、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米至3,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地边、山坡草地、林间隙地、河滩、沟边及林缘。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须根簇生。
功效:全草入药,有祛风、除湿、止痛、镇痉之效;
种子含干性油,可用制肥皂和油漆。鲜嫩叶可食用。
山荆子
中文学名:山荆子
拉丁学名:Malusbaccata(L.)Borkh.
别称:林荆子、山定子、山丁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苹果属
种:山荆子
分布区域:产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
形态特征: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4-5米,最高可达10米以上。灰褐色,光滑,不易开裂。新梢黄褐色,无毛。嫩梢绿色微带红褐。叶片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细锐。伞形总状花序。花白色,花柱5或4,基部有长柔毛。4-6朵花集生在短枝顶端。6月开花,果近球形,直径0.8-1厘米,红色或黄色,脱萼,萼洼有圆形绣斑,果柄长为果实的3-4倍。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出种率4.4%。种子小,千粒重6.7克,每千克14-15万粒。
功效:止泻痢。主痢疾;吐泻。
委陵菜
中文学名:委陵菜
拉丁学名:PotentillachinensisSer.
别称:翻白草、白头翁、蛤蟆草、天青地白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委陵菜属
种:委陵菜
分布区域:生山坡草地、沟谷、林缘、灌丛或疏林下,海拔-3米。该种根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止血、止痢。嫩苗可食并可做猪饲料。分布于中国多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
形态特征:根粗壮,圆柱形,稍木质化。花茎直立或上升,高20-70厘米,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边缘锐裂。伞房状聚伞花序,萼片三角卵形,花瓣黄色,宽倒卵形,顶端微凹,比萼片稍长;花柱近顶生。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显皱纹。花果期4-10月。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莓叶委陵菜
中文名:莓叶委陵菜
学名:PotentillafragarioidesL.
别称:雉子筵、满山红、毛猴子、菜飘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被子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委陵菜属
组:钉状花柱组
种:莓叶委陵菜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江西、江苏、浙江、山东等地。
形态特征:根、花茎多数,丛生,长可达25厘米,基生叶羽状复叶,有小叶,叶柄被开展疏柔毛,小叶片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近基部全缘,两面绿色,茎生叶,小叶与基生叶小叶相似,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卵形,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多花,花梗纤细,萼片三角卵形,副萼片长圆披针形,花瓣黄色,倒卵形,成熟瘦果近肾形,4-6月开花,6-8月结果。
功效:具有补阴虚、止血的功效,常用于疝气、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等病症。
蛇含委陵菜
中文名:蛇含委陵菜
学名:PotentillakleinianaWightetAr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委陵菜属
组:锥状花柱组
种:蛇含委陵菜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分布于辽宁、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长于海拔-米的田边、水旁、草甸及山坡草地。
形态特征:是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宿根草本。多须根。花茎上升或匍匐,常于节处生根并发育出新植株,长10-50厘米,被疏柔毛或开展长柔毛。聚伞花序密集枝顶如假伞形,花梗长1-1.5厘米,密被开展长柔毛,下有茎生叶如苞片状。瘦果近圆形,一面稍平,直径约0.5毫米,具皱纹。花果期4-9月。
功效: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效,捣烂外敷治疮毒、痛肿及蛇虫咬伤。蛇含委陵菜的叶、花、果均有较高观赏价值。
蛇莓委陵菜
中文名:蛇莓委陵菜
学名:PotentillacentigranaMaxim.
别称:蛇莓萎陵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委陵菜属
组:锥状花柱组
种:蛇莓委陵菜
分布区域: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和云南。生长于海拔-米的荒地、河岸阶地、林缘及林下湿地。
形态特征:是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多须根。花茎上升或匍匐,或近于直立,长20-50.厘米,有时下部节上生不定根,无毛或稀疏柔毛。基生叶3小叶,开花时常枯死。单花、下部与叶对生,上部生于叶腋中。瘦果倒卵形,长约1毫米,光滑。花果期4-8月。
功效:可清热解毒,祛风。主治:清热定惊;截疟;止咳化痰;解毒活血。主高热惊风;疟疾;肺热咳嗽;百晶咳;痢疾;疮疖肿毒;风火牙痛;带状疱疹;目赤肿痛;虫蛇咬伤;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外伤出血。
郁李
中文学名:郁李
拉丁学名:Cerasusjaponica(Thunb.)Lois.
别称:爵梅,秧李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樱属
种:郁李
分布区域: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浙江。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栽培,海拔-米。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灌木,高1-1.5米。小枝灰褐色,嫩枝绿色或绿褐色,无毛。冬芽卵形,无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有缺刻状尖锐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脉上有稀疏柔毛,侧脉5-8对;叶柄长2-3毫米,无毛或被稀疏柔毛;托叶线形,长4-6毫米,边有腺齿
功效:小儿惊痰实,二便不通。肿满气急,睡卧不得。皮肤血汗。
稠李
中文名:稠李
学名:Padusracemosa(Linn.)Gilib.
别称:臭耳子(甘肃)、臭李子(东北)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稠李属
组:脱萼组
种:稠李
分布区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2米的山坡、山谷或灌丛中。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粗糙而多斑纹,老枝紫褐色或灰褐色,有浅色皮孔;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托叶膜质,线形,先端渐尖,边有带腺锯齿,早落。总状花序具有多花,长7-10厘米,基部通常有2-3叶。核果卵球形,顶端有尖头,花期4-5月,果期5-10月。
功效:叶、花、果、树皮均可人药,稠李子含鞣质,具有涩肠止泻功效且无毒副作用。
棣棠花
中文学名:棣棠花
拉丁学名:Kerriajaponica.
别称:棣棠、地棠、蜂棠花、黄度梅、金棣棠梅、黄榆梅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棣棠花属
种:棣棠花
分布区域:原产中国华北至华南,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北京、天津等省。
形态特征:棣棠花是落叶灌木,高1-2米,稀达3米;小枝绿色,圆柱形,无毛,常拱垂,嫩枝有稜角。
功效: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热毒疮。茎髓作为通草代用品入药,有催乳利尿之效。
牛叠肚
中文名:牛叠肚
学名:RubuscrataegifoliusBunge
别称:山楂叶悬钩子、牛迭肚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悬钩子属
种:牛叠肚
分布区域: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等地。生长于海拔-2米的向阳山坡灌木丛中或林缘,常在山沟、路边成群生长。
形态特征: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等地。生长于海拔-2米的向阳山坡灌木丛中或林缘,常在山沟、路边成群生长。
功效:牛叠肚果实可鲜食,其根可入药,具有祛风利湿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现代研究表明,牛叠肚具有抗菌、消炎、抗癌、抗氧化等作用。
茅莓
中文名:茅莓
学名:RubusparvifoliusL.
别称:国公、红梅消、三月泡、茅莓、虎姆(潮州方言)、蛇泡簕、薅田蔗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悬钩子属
组:空心莓组
种:茅莓
分布区域: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枝呈弓形弯曲,被柔毛和稀疏钩状皮刺。小叶3枚,在新枝上偶有5枚,菱状圆形或倒卵形。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稀顶生花序成短总状,具花数朵至多朵,被柔毛和细刺。果实卵球形,直径1-1.5厘米,红色,无毛或具稀疏柔毛;核有浅皱纹。花期5-6月,果期7-8月。
功效:止血活血的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散瘀定痛,还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利尿和消肿。
多腺悬钩子
中文学名:多腺悬钩子
拉丁学名:RubusphoenicolasiusMaxi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悬钩子属
种:多腺悬钩子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湖北、四川。日本、朝鲜、欧洲、北美也有分布。生低海拔至中海拔的林下、路旁或山沟谷底。
形态特征:悬钩子属的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茎直立、具腺毛,叶片互生,边缘锯齿,有叶柄;托叶与叶柄合生,不分裂,宿存,离生,较宽大,花两性,聚伞状花序、花萼;萼片直立或反折,果时宿存;花瓣稀缺,白色或红色;雄蕊多数,心皮多数,有时仅数枚,果实为由小核果集生于花托上而成聚合果,种子下垂,种皮膜质,5-6月开花,7-8月结果。
功效:能够大量消除人体产生的有害代谢物质,提高免疫力,从根本上改善人体的内在环境,达到美容、抗衰老的作用。
地榆
中文学名:地榆
拉丁学名:SanguisorbaofficinalisL.
别称:黄爪香、山地瓜、猪人参、血箭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地榆属
种:地榆
分布区域: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大陆各个省份
形态特征: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功效: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华北珍珠梅
中文学名:华北珍珠梅
拉丁学名:Sorbariakirilowii(Regel)Maxim.
别称:吉氏珍珠梅、穗形t度灶、珍珠树、干狼柴、米帘子、鱼子花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珍珠梅属
分布区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等。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3米,枝条开展;小枝圆柱形,稍有弯曲,光滑无毛,幼时绿色,老时红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无毛或近于无毛,红褐色。羽状复叶,具有小叶片13~21,连叶柄在内长21~25厘米,宽7~9厘米,光滑无毛。中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也稍耐阴,抗寒能力强,分布在中国多个省区。可作观赏植物,生态价值高。
功效:对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杀菌效果好,对于结核杆菌致病力最强的牛型和一般的土壤型抗酸结核杆菌也都具有非常突出的杀伤作用,而且效果稳定。
水榆花楸
中文学名:水榆花楸
拉丁学名:Sorbusalnifolia(Sieb.etZucc.)K.Koch
别称:黄山榆,花楸,枫榆,千筋树,粘枣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花楸属
种:水榆花楸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四川。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生于山坡、山沟或山顶混交林或灌木丛中,海拔-米。
形态特征:花楸属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圆柱形,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外具数枚暗红褐色无毛鳞片。叶片卵形至椭圆卵形,先端短渐尖,侧脉直达叶边齿尖;叶柄无毛或微具稀疏柔毛。复伞房花序较疏松,有花,总花梗和花梗具稀疏柔毛;萼筒钟状,外面无毛,萼片三角形,白色;花柱基部或中部以下合生,光滑无毛,果实椭圆形或卵形,红色或黄色,5月开花,8-9月结果。
功效:木材供作器具、车辆及模型用,树皮可作染料,纤维供造纸原料。
小米空木
中文学名:小米空木
拉丁学名:Stephanandraincisa(Thunb.)Zabel
别称:大野珠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稀米菜,檬子树青阳(安徽土名)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小米空木属
种:小米空木
分布区域:分布于辽宁(岫岩、长海)、山东(牟平、青岛)、台湾(花莲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小米空木属植物,灌木,高达2.5米;小枝细弱,弯曲,圆柱形,微被柔毛,幼时红褐色,老时紫灰色;冬芽卵形,先端圆钝,无毛或顶端微具柔毛,红褐色。
华北绣线菊
中文学名:华北绣线菊
拉丁学名:SpiraeafritschianaSchneid.
别称:柳叶绣线菊、蚂蝗梢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绣线菊属
种:华北绣线菊
分布区域:中国大部分省均有;朝鲜亦有分布。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枝条粗壮,小枝具明显稜角,有光泽,嫩枝无毛或具稀疏短柔毛,紫褐色至浅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渐尖或急尖,有数枚外露褐色鳞片,幼时具稀疏短柔毛。
功效:根、果实:清热止咳。用于发热,咳嗽。
三裂叶绣线菊
中文学名:三裂绣线菊
拉丁学名:SpiraeatrilobataL.
别称:三桠绣线菊、团叶绣球、三裂叶绣线菊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绣线菊属
种:三裂绣线菊
分布区域:产中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安徽、陕西、甘肃。生于多岩石向阳坡地或灌木丛中,海拔-2米。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小枝细瘦,开展,叶片近圆形,伞形花序具花15-30朵;苞片线形或倒披针形,萼筒钟状,花瓣宽倒卵形,蓇葖果开张,花柱顶生稍倾斜,具直立萼片。花期5-6月,果期7-8月
功效:叶、果实: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本期的崂山采药特辑先告一段落了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
李忻祺
审核
王赟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