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区杜鹃花
露地栽培注意事项和管理要点
---永根杜鹃花
一种植季节
杜鹃花适宜种植的时间是长江以南以9月下旬到春季花前,北方在春季解冻后到6月初。不在这些时间段种植的,要加强管理,适当采用设施遮阴或要点保溫,注意浇水,促进缓苗。杜鹃花只要根基不封冻,整个冬季都能长新根,对来年生长非常有益;
二土质(基质)改良和水质要求
1.杜鹃花种植介质三要素:透气性要好、盐分要低(小于0.1%)、偏酸性(PH值4.5-6.5).
适宜土质为盐分低(EC值1以下),偏酸生(PH值4.5--6.5)疏松、保水、透气的土质或介质,如泥炭、松针土、腐植土、锯末、椰糠、废菇料、红沙土、沙壤土、山红、黄山土、沙砾性山土等,如酸度不足,可用适量硫酸亚铁调节。盐碱土、粘土不能使用(基础参考改造示意图),性状不好土质如轻壤土、沙壤土等,种植前可以加入大量的有机质,如锯末、碎木片、泥炭、人工基质和适量的硫酸亚铁(每亩Kg左右),深翻50厘米以上,并拌和。种植以后每年可以进行有机质覆盖,如稻壳、木片等。
2.排水:地形排水和地下排、渗水必须具备,种植前要仔细规划;
3.要有适合水质(盐分高、碱性水不能用)的浇溉条件:杜鹃花种植(特别是园林应用)1-2年浇水管理非常重要,往往影响到种植效果。
三温度要求
杜鹃花生长适宜温度在15-30℃之间,日夜温差10℃左右,环境湿度60%以上,生理极端最低温落叶杜鹃可耐—20℃--30℃,久畄米杜鹃可耐-10℃,一般西鹃可耐-3℃低温,但现在通过育种,已培育出很多花大色美抗性强的常绿杜鹃可耐-10℃—-15℃低温(自然越冬)和短期40℃高温,但长期温度过高或过低,或温差太小对生长都不利。
四光照要求
高温季节种植需要50%-70%的遮光处理,适合季节种植可不遮光,露天地栽1年以后的一般也不需要遮阴。落叶杜鹃、马银花等一些杜鹃在夏天遮阴后对花芽形成有较大影响。但很多杜鹃花品种在稀疏的落叶树下(如槭树科)开花性状往往较好,花期延长。
五水分管理
杜鹃花第一年水份管理比较重要,地栽只要叶片不经常发蔫就无大碍。平时所浇之水要求中性或偏酸性的地表水。北方如用地下水要经降盐或用0.2%硫酸亚铁酸化处理。
六施肥管理
种前可在基质中加入长效缓释肥每亩20Kg左右,硫酸亚铁Kg。平常每年追肥3次,上半年以氮肥为主(杜鹃花需用铵态氮),分别开花后、6月中旬施用缓释尿素(黄色尿素)每亩每次6斤,于下雨前或浇水前撒施,9月初撒施一次缓释复合肥。注意撒施后用扫把或风机扫一下,防治粘着肥害,并且在基质较干时施用,各种叶面肥使用请按说明。
不管有没有黄化缺铁症,每年5-10月用0.1%尿素+0.4%硫酸亚铁溶液每年浇施3-5次(浇水一样浇),对杜鹃花生长十分有利。
七修剪
露地杜鹃花整形每年1次为好,修剪时间长江流域在开花后到6月上旬为宜,南方可推迟,长北方宜提前,过迟修剪易受冻害并影响花芽形成。修剪下来的枝叶要远弃或作它用,不要留在杜鹃园内,以减少病虫害,特别是花腐病的传播。
自然野外种植的杜鹃花可以不修剪,或适当轻剪。
如果是嫁接苗,发现有砧萌芽长出,要及时去除。
八花期管理
为了提高开花质量,特别多雨天气,要做好花腐病的防治,花腐病主要发生在花期,危害花朵,防治方法是在始花前后用爱卡、克霉灵、速克灵、扑海因等药物(网上有销售)每7-10天防治一次,共2-3次即可,盛花期可以施,开花后无需防治。
在花前每7-10天用叶面微肥喷施2-3次(具体浓度参考说明书)对开花有利,盛花期不施肥。另处开花期应注意水分供应,不要失水,如果有必要可以摘除开败发蔫的花朵,湿度40%以下或90%以上,以及温度过低(8℃以下)或过高(30℃以上)也对开花不利。适当遮阴可以延长花期。
九杜鹃花病害防治
露地栽培杜鹃花病害主要有:黑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丝核病、花腐病等,
黑斑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可用叶秀0倍、大生倍、世高倍、可杀得倍、托布津倍、腈茵唑0倍等杀菌剂进得轮换防治,主要防治时间7-10月,年需要防治4-5次。抗病性强的杜鹃花品种没有以上病害或者病害较轻的不需要用药剂防治,以减少污染。
丝核病一般发生在6月份雨季和9月份,症状是在一集中区域叶片大量黑烂,进而危及新枝,严重的整株叶烂光枯死,发病部位有丝状物粘连。特别是湿度高或连续阴雨天气,加上种植密度高,透风差,露水重的情况容易发生。叶片小而密的品种在阴密环境下也容易发病,夏鹃和皋月类型品种也容易发病,防治药剂有爱卡、菌核净、戊唑醇等,使用容度按照说明。露地种植稀疏通风,一般不会发生该病。
根腐病主要和品种抗性、基质透气性、酸碱度、盐分、以及病原菌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现发病就无法挽救,就尽早连根基土一起清除掉。选择抗病性强品种、注意排水、多使用硫酸亚铁、和覆盖有机质等措施能减少该病发生,防治药剂有甲霜灵、恶霉灵等。
十杜鹃花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主要有:冠网蝽(造成叶面白点,叶背污点)、一点金刚钻夜蛾(危害嫩梢和花芽)、螨虫(造成小叶病)以及卷叶蛾(卷叶吃叶),对口农药有:高效氯腈菊、毒死蜱、氧化乐果、吡虫啉、啶虫脒等。重点防治冠网蝽、一点金刚钻夜蛾。
1、冠网蝽防治:
冠网蝽又名梨网蝽、梨花网蝽、花属半翅目、网蝽。分布全国各地。以若虫、成虫危害杜鹃、樱花、桃树、梅、豆类、李等植物。
为害状:成虫、若虫都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背面出现很象似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这一特征易区别于其它刺吸害虫。整个受害旪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很多苍白斑点,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以至全叶失绿,远看一片苍白,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提前落叶。
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代数在长江流域4-5代,华北地区3-4代,成虫在植株、树皮裂缝中越冬。开花前成虫开始活动,集中到叶背取食和产卵。
在越冬前10月底-11月中旬,对越冬成虫预防性防治,减少第二年虫口基数效果很好。第二年开花前和开花后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机,用具有内吸、触杀、胃毒特性的40%氧化乐果+吡虫啉(或啶虫脒)效果最好,还可以兼治螨虫和其他虫害。以后仔细观察,如有发生,需要防治还是采用以上药剂。切记:这几次药喷施一定要仔细,特别是叶反面、密蔽处要喷到。在周围的其他寄主植物也要一起防治,预防交叉传播危害。药剂防治可以结合防治一点金刚钻夜蛾一起进行。
2、一点金刚钻夜蛾近年来危害加重,造成杜鹃花生没有花苞,来年开花减少。防治最佳时间和方法是开花后和7-8月高峰期美除、秋风扫、甲维盐、毒死蜱等药剂防治4-5次。药剂防治可以结合防治冠网蝽、卷叶蛾一起进行。
3、如果发生螨虫(顶端叶片变小,内卷)就用杀螨剂、阿维菌素等药剂轮换防治。露地种植抗螨虫的杜鹃花品种不需要去防治,以减少污染。
4、金龟子:金龟子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所以在一些晚上有灯光的地方(如公园的景观灯边)危害严重,而且不易察觉,这些地方最好每年5-6月份幼虫期进行防治一次,有专用药剂,使用方法参考说明。
杜鹃花其他虫害不多,一般择机择区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