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脸盆里的杜鹃

洗脸盆里的杜鹃

文图/香格里拉麦田

普达措国家公园线路(长廊距离69公里)。主要观赏红棕杜鹃、栎叶杜鹃、紫玉盘杜鹃、宽钟杜鹃、灰背杜鹃、腋花杜鹃等树型杜鹃与杜鹃灌丛群落。颜色有粉红色、红色、白色、乳白色,观赏期为4月下旬—6月中旬。

普达措国家公园南线入口处,当地人称之为“洗脸盆垭口”。其实,我也和外地的很多朋友们一样,对为什么要叫“洗脸盆垭口”这个名字而感到好奇,是不是有什么寓意?还是因为地理形态的依据因此而得名?不懂就要问,所以请教了迪庆州文物管理所的李钢老师“此垭口盆状似洗脸盆形得名,好像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测绘的解放军起的名儿。”

从4月下旬就开始在朋友圈欣赏了一段时间的花,终于在5月14日,借机陪同VIP一行的时间,去实地赏花。外地客人总是会被眼前的景象给征服,难免会发生一路惊呼,一路狂摄的自然现象。真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的壮观景象!我年年看,每次看,依然还是会狂喜,何况外地的客人呢!

从观察花的长势和颜色的艳丽度来做初浅判断,我认为红棕杜鹃和栎叶杜鹃,可能在5月初至10日之间,这个片区的两种杜鹃应该是最艳丽的时期,明年我将根据这个初步判断和气候参考,试验一下洗脸盆垭口的最佳观花期。

给大家做个科普参考,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红棕杜鹃(学名:RhododendronrubiginosumFranch.):常绿灌木或成小乔木,高达10米。幼枝粗壮,褐色,叶通常向下倾斜,上面密被鳞片,下面密被锈红色鳞片,鳞片大小不等,叶柄密生鳞片。花序顶生,5-7花,伞形着生;花梗密被鳞片;花萼短小,花冠宽漏斗状,淡紫色、紫红色、玫瑰红色、淡红色,花丝下部被短柔毛;花柱长过雄蕊,蒴果长圆形,(3-)4-6月开花,7-8月结果。

生于海拔(-)-(-)米林缘或林间间隙地,或混交林中,产中国四川、云南、西藏。该种多色,有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3米,或成小乔木,高达10米。幼枝粗壮,褐色,有鳞片。

叶通常向下倾斜,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5-8厘米,宽1.3-3.5厘米,顶端通常渐尖,有时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以至钝圆,上面密被鳞片,以后渐疏,下面密被锈红色鳞片,鳞片通常腺体状,有时薄片状,大小不等,大鳞片色较深,褐红色或黑褐色,散生但常密生于中脉两侧,小鳞片覆瓦状排列或相距为其直径之半;叶柄长0.5-1.3厘米,密生鳞片。

花序顶生,5-7花,伞形着生;花梗长1-2.5厘米,密被鳞片;花萼短小,边缘状或浅5圆裂,密被鳞片;花冠宽漏斗状,长2.5-3.5厘米,淡紫色、紫红色、玫瑰红色、淡红色、少有白色带淡紫色晕,内有紫红色或红色斑点,外面被疏散的鳞片;雄蕊10,不等长,略伸出花冠,花丝下部被短柔毛;子房5室,有密鳞片;花柱长过雄蕊,不被毛。

蒴果长圆形,长达1.8厘米。花期(3-)4-6月,果期7-8月。

主要变种

洁净红棕杜鹃

RhododendronrubiginosumFranch.var.leclerei(Levl.)R.C.Fang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花丝完全无毛,花萼外无鳞片或仅边缘有少数鳞片。

产云南禄劝、东川。生于海拔-米的山坡灌丛。

毛柱红棕杜鹃

RhododendronrubiginosumFranch.var.ptilostylumR.C.Fang

本变种的特征是花柱下部有微柔毛。

产云中国南丽江玉龙山、禄劝拱王山(乌蒙山)。生杜鹃-落叶阔叶林,冷杉林缘或山坡灌丛,海拔-米。

产地生境

产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北部、西藏东南(察隅)。

生于云杉、冷杉、落叶松林林缘或林间间隙地,或黄栎、杉木等针-阔叶混交林,常成群落中的优势种,海拔(-)-(-)米。

生长环境

土壤:杜鹃花对土壤要求是疏松、呈酸性pH值4-6,野生映山红、满山红适生pH值4.5左右的酸性土,大部分杜鹃喜pH值4.5-6.0,研究报道pH4-5时扦插成活率最高,但茎生长与根系生长的长度和质量pH4时最好。在pH值大于7以上及粘重土让生长不好

光照: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是植物对光照要求的定量指标:相对光强度达到60%左右时,杜鹃生长、发育、开花达到最佳。杜鹃喜光,但又怕强光,是属半荫偏阳植物。

栎叶杜鹃(学名:RhododendronphaeochrysumBalf.f.etW.W.Smith):常绿灌木,高可达4.5米;叶革质,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薄层黄棕色至金棕色多少粘结的毡毛状毛被,叶柄疏被灰白色丛卷毛,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8-15朵,花萼小,杯状,花冠漏斗状钟形,白色或淡粉红色,花丝下半部被白色短柔毛,花药椭圆形,蒴果长圆柱形,5-6月开花,9-10月结果。

生于海拔-米的高山杜鹃灌丛中或冷杉林下。分布中国四川、云南和西藏。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中甸。

该物种花美丽可植于庭园花坛中、亦可作切花瓶插,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5-4.5米;幼枝疏被白色丛卷毛,后变无毛。叶革质,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7-14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具小尖头,基部近于圆形或心形,上面深绿色,微皱,无毛,中脉凹入,侧脉13-16对,微凹,下面密被薄层黄棕色至金棕色多少粘结的毡毛状毛被,由放射状短分枝毛组成,中脉凸起,侧脉不显;叶柄长1-1.5厘米,疏被灰白色丛卷毛,后变无毛。

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8-15朵,总轴长1-1.5厘米,无毛或疏被微柔毛;花梗长1-1.5厘米。疏被丛卷毛或无毛;花萼小,杯状,长约1毫米,裂片5,钝尖,无毛;花冠漏斗状钟形,长4-4.5厘米,白色或淡粉红色,筒部上方具紫红色斑点,内面基部被白色微柔毛,裂片5,扁圆形,长1.2-1.5厘米,宽2-2.5厘米,顶端微缺;雄蕊10,不等长,长1.5-2.5厘米,花丝下半部被白色短柔毛,花药椭圆形,黄褐色,长2.5毫米;子房圆锥形,长7毫米,无毛,花柱长2.4厘米,无毛,柱头近盘状。

蒴果长圆柱形,直立,顶部微弯,长1.5-3厘米,直径4-6毫米。花期5-6月,果期9-10月。

近种区别

该种与宽钟杜鹃R.beesianumDiels相近,但本种的叶较短、较窄,通常长圆形,长7-14厘米,宽2.5-5.5厘米,下面毛被黄棕色或金棕色,毡毛状,多少粘结,花冠漏斗状钟形,花萼和子房无毛,易于区别。

主要变种

凝毛杜鹃

凝毛杜鹃与栎叶杜鹃的区别是幼枝无毛;叶长圆状卵形,长5-8厘米,宽2.5-4厘米,下面毛被黄棕色,粘结,有时呈块状分裂;花较小,花冠长2.3-3.5厘米;蒴果圆柱形,直立。花期5-6月,果期7-10月。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西部和西北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米的高山杜鹃灌丛中或冷杉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木里。[2]

毡毛栎叶杜鹃

毡毛栎叶杜鹃与栎叶杜鹃的区别是叶较小,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2-3.5厘米,下面密被黄棕色或肉桂色毡毛状毛被,不粘结,花亦较小,花冠长2-3厘米,有时子房疏被短柔毛。花期5-6月,果期9月。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西部和西北部、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米的高山冷杉下或杜鹃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德钦。

产地生境

产中国四川西部、西南部和西北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米的高山杜鹃灌丛中或冷杉林下。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中甸。

生长环境

土壤:杜鹃花对土壤要求是疏松、呈酸性pH值4-6,野生映山红、满山红适生pH值4.5左右的酸性土,大部分杜鹃喜pH值4.5-6.0,研究报道pH4-5时扦插成活率最高,但茎生长与根系生长的长度和质量pH4时最好。在pH值大于7以上及粘重土让生长不好

光照: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是植物对光照要求的定量指标:相对光强度达到60%左右时,杜鹃生长、发育、开花达到最佳。杜鹃喜光,但又怕强光,是属半荫偏阳植物。

话说,我几乎是从年开始,每年至少到洗脸盆垭口打卡一次赏杜鹃的,以前都是自娱自乐的赴这盛况,又不喜在朋友圈暴露行踪。如今也有了通过社交软件把美景宣传出去的分享意识,“色诱”更多人来到香格里拉赏花的动机。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要忙碌生计,很少有说走就走的勇气。所以,以后只要麦小田还在香格里拉的一天,一定尽到各地花期如实播报的职责,让更多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zy/2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