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四月桃花满山红大林寺桃花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听课

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邽念guī,下邽在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年(元和十二年)白居易于初夏作于江州。当时正是四月,山下大地春回,芳菲已尽,诗人游览大林寺,遇上一片桃花春景,有感而发。

字词解释

1.大林寺:大林寺为四世纪高僧昙诜(tánshēn)所创建,位于江西庐山大林峰之上。

2.人间:山下。

3.芳菲:泛指开放的花。

4.山寺:此指大林寺。

5.恨:遗憾。

6.春归:春天结束了。

7.觅:寻找。

8.此中:指大林寺中。

全诗赏析

四月,正是大地春回、百花落尽的时候,大林寺的桃花竟刚刚盛放。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无处寻觅而伤感。在这古寺之中,我重新遇上春景,惊喜万分。原来春天悄悄溜到这深山古寺之中了。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短短的四句,把自然界的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在于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庢棭鏈熺棁鐘?
閮戝窞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zy/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