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盆景盆栽」或搜索ng免费 一、优点: 1桩形多数苍古奇特; 2萌发力强,生长快; 3花多色艳,是优良的观花品种; 4品种常见,桩头易得; 二、习性: 1喜温暖、半阴、凉爽、湿润、通风的环境;怕烈日、高温; 2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土壤;忌碱性和重粘土; 3排水通畅,忌积水; 4耐严寒; 三、栽培要点: 1采桩:映山红虽品种常见,但好桩头多长在比较难采的地方,一定要谨慎采挖,保护好根系,桩团略大,带原生土(共生菌)。在开花期前后采挖。 2修桩:将略大桩团按栽培需要修小,枝干裁截一次到位。根头、枝头要密封,以防缩节。 3栽种:用土予先消毒,疏松、素土栽种,最好下地,根系养好(约一年)后再按习性配土栽种;按习性放置.第一年保活,第二年养根,第三年养树,第四年上盆。 4肥水:第一年不用肥,第二年视情况少用肥,第三年正常用肥,薄肥勤施。全程保湿管理。 四、制作要点: 1前期造型以拉扎为主,修剪为辅。 2生长旺季视情况短截,促发侧枝,使枝干矮化。 3提根不能过急,结合换盆进行,每年一次。4因桩而异,突出树格和个性是映山红盆景造型的关键。 五、养护要点: 1映山红质硬、枝脆、皮薄、根细、环境要求高,是比较难养的树种,养护过程须细致、周到。 2映山红假活现象突出,少则一年,多则2-3年不等,须认真观察,不能急于求成。 3映山红萌发力强,下部发芽旺盛,要随时抹去,保证上部营养供应。 4第一年不留花苞,第二年少留花苞,第三年适当留花苞,并且花后摘果。 5带原生土(共生菌)栽培是成活的关键之一;前期控制开花是关键之二;按习性营造养护环境是关键之三;不能急于求成是关键之四。 6映山红枝条松脆,易折断。 7散光均匀,养护位置相对固定。 8通过蔬蕾控制开花的大小年现象。 9实施人工控光、控温,营造小季节,可以提前或推迟开花。杜鹃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广为分布,是著名的观赏物。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赞美杜鹃花“同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早在16世纪中叶,人们就开始探索杜鹃花的种类、习性并起步驯化、培养,迄今为止已发现映山红品种近千个,人工培植杜鹃花的品种有一万多个。 杜鹃花作为盆景栽培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杜鹃盆景的栽培技术相当成熟,不时有高质量的学术文章见于报刊。本人从事杜鹃栽培和盆景制作已有10余年的历史,收集了不同花色、不同花瓣的杜鹃余盆,在前人和当代行家研究的基础上,本人对杜鹃花的野外采桩、驯化栽植、嫁接、上盆、造型及管理,也略有体会,虽然肤浅,也愿作为他山之石奉献给大家。 一、摸索习性。实施分类管理 杜鹃花品种繁多,它们既有科属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客观上要求我们既要认识共性,又要区别个性,把握普遍规律,尊重特殊矛盾。在十多年的摸索中,我基本掌握了部分品种的不同习性,因材制宜进行创作与管理。如在园艺品种中,春鹃叶片稍宽,光合作用较强,根系较发达,枝条生长快,存放养枝条时,就要很好把握时间,不能与其它品种同等相待,时间可稍短,以利加速成型。如夏鹃与其它品种相比,枝条相对柔软,故整枝造型时就不易折断。对映山红品种,由于生长在野外不同的海拨高度、气温、湿度有很大差异,其管理则更为慎重。如生长在海拔m以上的映山红,属高寒杜鹃之列,该类品种不畏严寒,夏天长期处于相对低温、多雾、湿度大的环境中生长。采人工控光、控温,营造小季节,可以提前或推迟开花。下山后移栽,人为改变了它的生活习性,尤其是经不住夏天32~C以上高温煎熬,一般都难以成活。所以,就应对它实施特殊护理。一般在上盆后,应置于通风、遮阴、湿度大的地方。有条件的可建温室或用机械、人工喷雾增湿,也可因陋就简在映山红周边摆放数口水缸,靠高温蒸发缸中水增加湿度,使它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以利成为理想作品。 二、蓄枝放养,力求桩枝协调 在创作杜鹃花盆景中,容易产生两个误区:一是观花盆景是观花植物,只要蔸大,外型符合盆景大体要求,保持花色艳丽,生长旺盛,就可登“大雅之堂”二是杜鹃生长较慢,枝条难以达到粗度,不可借鉴杂木类盆帚“蓄枝截干”之技,观赏时往往出现盛花期“光彩照人”,修剪“脱衣”后,显现出桩、枝比例严重失调。我认为,应该在这方面作些探讨和尝试。 杜鹃花既是盆景,既要欣赏花,就要遵循盆景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提升整体观赏价值。 首先,要选好坯桩。无论是市场购买还是野外采挖的杜鹃,不乏干粗、桩型奇持、根基稳健的坯桩。得到这些较好的杜鹃资源后,应按制作其它树桩盆景一样,要反复斟酌,立意构图,截桩定位。在挖掘坯桩最亮“闪光点”的同时,要尽可能多保留一些原牛过渡枝。做好这些前期基础工作,为确定后期蓄枝定位作好准备。对保留的较粗过渡枝,虽然枝向不理想,则可通过实施“手术”处理。其次,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一件优美的杜鹃盆景作品,不是一年乃至3~5年就可成的,需要漫长的岁月,并付出辛勤的汗水。所谓“景成一日,功在十年”就是这个道理。根据我的实践,萌发新芽作一级过渡枝的蓄养,要达到比较理想的粗度,少则6~7年时间,多则8~9年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时光,克服心高气躁,急于求成的思想。 其三,注重管理,加速枝条生长。俗话说,“要想马儿长得好,就要马儿吃得饱”。植物牛长,离不开基本生存条件,离不开充足的“营养”,而土、肥、水管理是为杜鹃生长提供基本条件的重要因素。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各位同仁已有阐述,他们的经验给我很大启迪。为了加快蓄枝放养速度,我除了遵循杜鹃的生长所需土、肥、水的规律外,还注意做到三点:一是薄肥勤施。薄肥勤施,不是指定期相隔多长时间施肥,而是把稀释后的肥水,作常规浇水操作。我在摆放盆景的周边,置放数口水缸,缸中常年存放经过沤制的莱饼、骨类物与水兑稀,在杜鹃生长期用人工浇灌,尔后用清水配施叶面水。二是放养枝条尽量少开花。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左右,杜鹃花蕾已成雏型,应将花苞全部摘去,可以减少杜鹃内在消耗,来年立春后直接进入生长期(亦有将枝稍剪去,萌发新芽后来年进入生长期)。三是抹去多余嫩芽。杜鹃萌发力强,往往修剪后很快萌发许多新芽,应根据造型需要,抹去多余新芽,集中营养保应留枝条生长。 杜鹃盆景的常规管理,包括配土、浇水、施肥、治虫、换盆、花期管理等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马虎,必须精心操作,细心养护,做到业精于勤,工多于细,一丝不苟,尤其要注意克服三个比较容易疏忽的问题: 一是关于病虫防治。杜鹃喜阴的生长环境,较为容易感染病虫。杜鹃花常见的病虫有:红蜘蛛、军配虫、蚂蚁、叶斑病、叶肿病、茎腐病、钻心虫等。病虫防治要注意选药和喷药方法。过去大家习惯使用剧毒高效农药。现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环保的要求,一方面,市场已买不到钾胺磷等老牌剧毒农药,另一方面,低毒高效新药不断问世,所以,我们购药时,必须把握“病情”,对症购药,严格按说明要求操作,切实控制杜鹃花病情漫延。喷洒药水是盆景爱好者的必备功夫,但喷洒杜鹃盆景时要格外仔细。如红蜘蛛,一般吸附在叶片反面,如果按常规喷洒方法,就达不到预定效果。所以,喷洒杜鹃花药时既要喷洒叶片正面,还要喷洒叶片反面,不能疏忽每一根枝叶。 二是花期管理。我的看法是,花期管理不能局限在开花时短短20多天,应推前至孕蕾和顺延至花后的管理。9月份孕蕾时,应加强营养,做好水、肥管理,最好施一次磷肥。进入冬天,要保证有充足的光照,不宜继续放置阴处,并疏除一些细小和过密的花蕾。到了开花期,必须保证充足水分,应尽量避免强烈光照和雨淋,可使花色鲜艳和适当延长花期。花谢后,适当修剪,及时摘去花蒂,避免结子,徒耗养分,并追施一次肥水。 三是关于配土和换盆。杜鹃是酸性植物,对土壤的酸碱要求严格,适宜的土壤PH值为5—6,在湖南常用栽种杜鹃的土有黄泥和人工配制土,平时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土,按比例配制消毒后备用。杜鹃生长期出现生长不旺、叶片发黄,可加施硫酶亚铁。杜鹃根须较细,生长较慢,不可能象其它树种一样在短期内根须布满盆边。因此,对杜鹃的换盆,应视植物生长强弱、冠幅大小而定,在保证植物生长旺盛的前提下,不宜换盆过勤,一般3—5年均可。但对下山桩用以沙子为主配制的土,在长出根须后,两年则应换一次营杜鹃栽培十注意一、喜阴怕阳,强光直射易灼伤,但遮荫过分,又会引起生长不良,花芽不易形成。二、喜酸性土壤,pH值6左右较适宜;遇碱性过强土壤会自下而上,逐渐叶黄枯萎,甚至死亡。三、生理上缺铁,叶绿素合成受影响,叶片会变小,呈黄白色。四、一般能耐10℃以下低温,但因杜鹃根部入土浅细,离表土近,不能耐炎热。五、由于根系纤细,吸水供应能力均差,怕旱怕涝,要在空气湿度70%至90%时,才能生长良好。六、浇水要恰如其分,如面湿底干,则根系受损,老叶早落;如积水烂根,则新叶白黄;花期缺水,花瓣软垂;展叶期缺水,则心叶卷曲,叶色变黄。七、氮肥不足,叶薄无光,枝条短瘦,花少而小;缺磷肥,部分叶片呈红紫色且易落;缺钾肥,老叶灰绿,叶缘黄绿,叶片出现斑点,最终变成褐色,以至焦枯落叶。八、肥料过浓过足,则造成反渗透现象,须根因失水而萎缩,叶尖、叶缘均失去光泽,逐步变焦脱落。九、通风不良,空气闭塞,引起落叶。十、怕雪袭霜冻,越冬以8℃左右为宜;如室温过高,不能休眠,生理活动未减退,继续大量消耗养分,则对翌年生长发育不利杜鹃花对于土壤的选择,对杜鹃花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栽培杜鹃花的培养土的配法很多,因栽培品种而异,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疏松、排水通畅、通气良好,酸性土壤、腐殖质丰富、基肥充足。通常杜鹃花生活在酸性壤土才会长得旺盛,如果在碱性土壤中,不久就叶黄衰竭而死。杜鹃花被视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腐叶土一般均属酸性土,而以松叶腐殖土最好,是种植杜鹃花比较理想的培养土。可到山区松柏林下挖取,也可到庭院种植松柏树多的地下取土。并在使用前增加适量的硫磺粉、白矾,提高其酸性后再使用。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最适合杜鹃花的生长。腐殖质多,可及时补充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保水,保肥、通气、吸热保温。还能减轻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危害,促进杜鹃花的根系向四处扩展。1.杜鹃花的根须像头发丝一样细,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湿,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浇水过多,根就泡在水中,过干,枝叶萎缩,叶瓣脱落,对植株威胁很大,至于浇了重肥,则会危及生命。2.花谢后,必须剪去残花,避免结实消耗营养,新枝萌发后,适当疏枝,根据植株长势而定去留。3.杜鹃最适宜种在泥质盆里,因为泥盆吸水透气,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枝叶繁茂。4.盆栽杜鹃花放置地点有讲究,一般应放在东南方向阳台,而且要通风,尽量少移动。不通风则易患黑斑病,大批落叶。5.杜鹃对光照要求也应适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能淡莫浓,每月在盆土上施一次有机复合肥。每10天喷一次磷酸二氢钾,作根外施肥。适时浇水,还可在水中放入食用醋,以增加酸度。6。及时疏蕾疏叶,把长得过多过密的花蕾和叶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气流通,养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后,要加重营养,适量多施点磷钾肥,否则花蕾会转化为叶苞。杜鹃栽培技术十注意一、喜阴怕阳,强光直射易灼伤,但遮荫过分,又会引起生长不良,花芽不易形成。二、喜酸性土壤,pH值6左右较适宜;遇碱性过强土壤会自下而上,逐渐叶黄枯萎,甚至死亡。三、生理上缺铁,叶绿素合成受影响,叶片会变小,呈黄白色。四、一般能耐10℃以下低温,但因杜鹃根部入土浅细,离表土近,不能耐炎热。五、由于根系纤细,吸水供应能力均差,怕旱怕涝,要在空气湿度70%至90%时,才能生长良好。六、浇水要恰如其分,如面湿底干,则根系受损,老叶早落;如积水烂根,则新叶白黄;花期缺水,花瓣软垂;展叶期缺水,则心叶卷曲,叶色变黄。七、氮肥不足,叶薄无光,枝条短瘦,花少而小;缺磷肥,部分叶片呈红紫色且易落;缺钾肥,老叶灰绿,叶缘黄绿,叶片出现斑点,最终变成褐色,以至焦枯落叶。八、肥料过浓过足,则造成反渗透现象,须根因失水而萎缩,叶尖、叶缘均失去光泽,逐步变焦脱落。九、通风不良,空气闭塞,引起落叶。十、怕雪袭霜冻,越冬以8℃左右为宜;如室温过高,不能休眠,生理活动未减退,继续大量消耗养分,则对翌年生长发育不利。
谢谢盆友们支持,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