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梅女士执教于美国科多拉多州,当地一华侨知其来自河北邯郸,很兴奋地告诉她,岳飞的《满江红》“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不是宁夏与甘肃交界的贺兰山,而是磁县的贺兰山(现属冀南新区)。梅女士惊喜之余,又是百度,又是地图上查找,确认果有其说。但总感觉纸上得来终觉浅,趁暑假回国,约我一同骑行考察贺兰山,欲寻访其庐山真面目。

文字|王清华

摄影|王清华

满江红·写怀

岳飞〔宋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出发

清晨五点半,相约出磁县城,过高架桥,经溢泉湖,走磁西路,赴林坦镇。天公作美,清风做伴,白云遮阴。一路坦途,一路欢笑,两侧花树浓郁,村落参差,谈及磁县风土人物,兴致盎然。

出发途中

磁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边,华北平原中西部,与河南安阳接壤,属中原故地,乃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磁县地形西高东低,东部为地势平坦、河沼广布的平原,西部为太行山,中部为山区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自南向北有两条河——漳河、滏阳河大致自西向东流经磁县境内。千年以降,文化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历史事件与民间传说丰富多彩。抗金英雄岳飞,出生于河南汤阴县,距磁县不过九十里地,当年抗金,曾驻兵磁县南部漳河北岸,建有城堡,如今遗迹尚存,即现在岳城镇;传说岳飞曾等待皇帝诏令于县城东,即现在城东之东候召村、西候召村;磁县人民为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尊岳飞为城隍爷,现庙宇尚存,香火鼎盛。

《磁州志》中贺兰山

1

游记选点

成峰线

站在成峰线北望,只见北部有一条连绵不断的山梁,此为磁县丘陵地带(今属冀南新区)。此处,山梁连绵起伏,而且高出平地很多,这在磁县是不多见的。我摇指北方山梁,告诉梅女士:据我推测,这应该是《满江红》中的贺兰山了!

成峰线远望

2

游记选点

东贺兰村南贺兰河谷

从成峰线向北横穿林坦村,我们来到马峰线。据磁县县志记载,这里是贺兰山的最西点李兵庄。我们转向东骑行,马峰线南侧有西贺兰村、东贺兰村,而且两个村的规模都比较大。贺兰山下贺兰村,地名忠实长久地保留了历史记忆。这时我们停车,激动地在村牌坊前拍照留念!

来之前,我查阅了文字资料,并查看了卫星地图,知道贺兰山北侧是蜿蜒曲折的牤牛河,古代称作贺兰河。我很想亲眼见识一下贺兰河的风采。于是,在我的提议下,我们两人心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沿东贺兰村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街道,一路向南骑行大约八百米,贺兰河赫然呈现在我们眼前。啊!贺兰河!贺兰山!我激动地几乎跳起来!看到你们,仿佛看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仿佛看到了威武不屈的岳家军饮马河畔,仿佛看到了游牧骑兵阻于贺兰山前,无奈地悲叹!

贺兰河(今称牤牛河)示意图

站在河边,仔细观察,贺兰河紧邻贺兰山,与贺兰山的走向一致,向东绵延不断,静静地,紧紧地背靠贺兰山,仿佛一位羞怯的少女紧紧依偎着自己的情郎,千秋万代,痴心不改!这样的地理格局,也造就了贺兰山北侧坡度陡峭,难以攀爬,我忽然意识到其军事意义非凡:贺兰山犹如护城河,贺兰山犹如高大的城墙,易守难攻,千百年前,忠实地护卫着汉族人民,免受北方游牧骑兵侵袭!

贺兰河河床

六月初夏时节,北方还未进入雨季,贺兰河已露出干枯的河床,河床上死去的鱼虾蟹蚌,数量众多,展示着不久前这里河水丰沛,生态环境良好。走在河床上,可以看到基岩出露,是典型的砂砾岩,岩性坚硬。我忽然意识到,是它,坚硬的砂砾岩,不易被风化侵蚀,才成就了贺兰山的高大和威名远扬!

3

游记选点

车角村牤牛河大桥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返回马峰线,继续东行,来到车角村西的一座牤牛河大桥上。一位老者正在路边打扫卫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位老者,就是一部历史书、一部故事会。

礼貌地和老人打了招呼,问及牤牛河、贺兰山的历史。老人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起了这千年山水的典故。牤牛河古称贺兰河,原来水量大,上游七十二道沟的水都汇聚到牤牛河,浇灌着两岸的农田,保障了这一带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有时河水泛滥成灾。如今人们抽水浇灌农田,才使得河水干枯。老人七十多岁了,还打扫卫生,身体硬朗,说起话来声如洪钟,不由感叹此地人杰地灵、物阜民丰。

牤牛河近照

4

游记选点

车骑关--贺兰山缺

满怀敬意地告别老人,东行来到车骑关。抬头南望,贺兰山至此低下了它高昂的腰身,变成了一马平川。看着这一切,我忽然灵光一现,激动地跳起来!啊!车骑关,你才是真正的贺兰山缺!百度可知,缺,是指险要的关隘。西部牤牛河宛如护城河,贺兰上山是自然天成的高大城墙,到此地戛然而止,东部沟渠沼泽广布,造就了车骑关成为南北一线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隘,造就了贺兰山缺,造就了车骑关的古往今来的军事价值!

车骑关

从古代地图可以看到,此地原有常年驻军的军事重镇,修筑有坚固的城墙,是南北交通要道,而东部地势平坦、河沼众多、交通不便的平原,成就了她的交通军事价值!据当地一村民介绍,车骑关村城墙四五十年前还基本完整,现在已荡然无存。但现存四眼古井,其中一口古井水面常年保持在一个位置,旱涝不变,年轻的时候曾沿青石台阶下至井里,井里空间有五间房子那么大!这是古兵营用水保障,这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我们从车骑关村自北向南步行而过,看到了街道边的两口古井,看到了两株郁郁葱葱的古槐树。静静地走在这座古垒的街道,想象着车骑关的过去和未来!

车骑关村古井

5

游记选点

杏园

一路的观察,一路的想象,一路的激动,触摸着贺兰山的肌肤脉搏,想象着车骑关的战鼓声声,我们依依不舍地骑车返程。饥渴劳累也悄然而至,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已经骑行近三个小时。行至过道旁的杏园村,正好有早点摊位,坐下来,要了两碗豆沫,贪婪地喝了两口,顿然惊叫:好喝!细腻,醇香,回味无穷!从来没有喝过如此美味的佳肴!上天太眷顾我们了!不但给了我们无上珍贵的精神食粮,也给了我们如此美味的物质食粮!

车骑关城墙遗址后记

骑行回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顾历史,慷慨万千,每当民族危难之际,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挽大厦于将傾!正是靠了这些民族脊梁的不懈奋斗,才使得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绝,才使得中华文明异彩纷呈、光耀古今!

游记延伸阅读

磁县古代设州,据清康熙三十九年蒋擢《磁州志》载:“贺兰山在州西北三十里。山非高俊而蜿蜒起伏长亘二十里。宋贺兰真人隐居于此,因以得名。”

磁县贺兰山原名“西山”,于宋景德二年(年)易名为“贺兰山”,为太行山余脉,在磁县县城西北三十里处,至今仍以“贺兰山”为名。贺兰山东起冀南新区马头镇车骑关,西至林坛镇李兵庄,北临牤牛河,河的北边有东、西贺兰两个自然村。贺兰山东西长10余公里,南北宽1至2公里,海拔最高.7米、最低米,南侧山势平缓,北侧稍显高峻。

《磁州志》记载,磁州方域“袤七十里,广六十里,为豫省门户。驿路通京畿、陕西、湖广、广西、云南、贵州”。近代县志云:“在铁路(指京汉铁路)未筑以前,所有官厅公文之传递、仕宦之往还,悉经此道。”该官道在《磁州志》中绘有详图,而车骑关就位于贺兰山东端山冈上,扼南北要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堪称雄关。

古磁州的河道有滏阳河、漳河和贺兰河。沟渠纵横,池沼众多。山被林木,池多芦荷,原野平衍,物阜民丰。关隘山河利于据以防守,物阜民丰利于重兵屯驻,原野平衍利于车马驰驱,官道要冲为兵家所必争,因而贺兰山一带又为著名的古战场。

宋金交战时,磁州方圆一带成为黄河北岸的军事要地。《磁州志》云:“磁地脉本于太行,风气完固。前环漳水,后倚贺兰。滏流负其左,苍嵬神麇拱其右,冈阜嵌崎,原野平衍,密迩畿甸,屏障中州。洵河朔之要地也。”当太原陷落,真定被围时,著名抗金将领宗泽奉命驻守磁州,使磁州成为河北抗金的重要防线。当时,金兵分两路南进,东路完颜斡离不沿南北官道南进,连陷真定、庆源、邢州,进至贺兰山一带,宗泽遣兵拒之。金兵无法取胜,只得绕过磁、相二州,东趋魏县渡河。但又恐宗泽蹑其后,乃分遣数千骑返回,由南门攻打磁州城。宗泽披甲登城,亲自督战,命壮士以神臂弓射之,矢石如雨。金兵无隙可乘,只得回师南去。此时,宗泽令大开城门,纵兵追击,重创金兵,斩首数百级,缴获大量牛马、金帛。直至开封陷落后,又坚持抗金达19个月。

#王清华#

现任磁县申庄中学党支部副书记,负责高中部教学工作,中学高级教师,年毕业于河北师大地理系,年毕业于河北师大外语系,双本科学历。年至年在磁县一中工作,多年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教研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风格通俗易懂,生动幽默,成绩突出。任教28年,仍热情似火,不误人子弟是我一生的坚持,像蜜蜂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是我的一贯人生态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yp/9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