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灵川县采取部门联动、源头管控、政策支持三项措施,积极排查化解涉农民工领域的矛盾纠纷,工作实施一年来,没有发生因欠薪而引发的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部门联动,常态核查。由县政府主导,成立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在县人社局设立办公室,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城建局等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在充分发挥自身部门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做好涉嫌欠薪情况及相关信息的预警监测和纠纷化解。年以来,领导小组多次对全县在建以及完工的工程项目进行集中排查和实地督查,排查出在建工程存在个别工程项目未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没有农民工工资结算的相关材料、没有落实农民工工资分账管理制度、没有通过农民工专用账户发放农民工工资的凭证、没有为新招用的农民工办理个人工资账户实名制支付银行卡等问题。对此,县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组织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进行分类梳理、对号入座,及时拉单列表限期进行整改,完善工作流程,切实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涉农民工工资领域内出现的因工资问题而引发个人极端案事件的苗头。源头管控,妥善化解。县人社局及县相关职能部门立足“以防为先”“以调为主”“以控为要”原则,采取先入为主方式,深入排查、积极疏通,最大限度化解菜农、果农以及住建领域打零工等农民工讨薪的矛盾纠纷。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外地收购商无法进入收购,导致部分农产品滞销,一些菜农、果农存在很大焦虑情绪。针对这种现象,县农业农村局及时主动对接乡镇,积极吸引外地采购商进行有防护的规范收购,最终缓解了农产品滞销而可能引发的矛盾隐患。下半年,企业复工复产后,针对资金回笼慢,为防止类似涉嫌欠薪引起的群体性、极端事件的发生,灵川县及时启动相关预案,及时联合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和银行,及时做好资金储备,县财政局拨付30万元作为应急周转金,及时缓解了个别在建施工项目拖欠农民工薪资的矛盾。政策支持,注重长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一个在建项目、一名县领导包联、一个突出问题、一套专班化解”的领导包案责任制,全程做好住建领域的摸排与调处并行。同时,县人社局完善“三位一体”(县本级—乡镇—村委)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将就业服务搬到群众家门口,做到政策到家、服务到人,帮助农民工找工作,让其在增加收入的同时缓解因缺钱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事件。年以来,全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余人,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人,解决了部分大龄人员的就业难题;同时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全年帮助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人次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切实从经济和精神上解决了农民工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往期精选★人民日报评论员: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郭声琨: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陈一新: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到“八个深刻把握”,达到“五个成效”★新疆推动政法宣传舆论工作创新发展★这个村遇事有人管,党员冲在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