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31/4320043.html
年《扎鲁特文艺》汉语版第3期(总第3期)
孙淑媛简介
孙淑媛,女,汉族,通辽市诗词协会会员,年3月8日出生于内蒙古奈曼旗治安镇六号村,年毕业于八仙筒中学,后从事代课工作。年迁至扎旗鲁北镇,从事建筑、农业、商业活动。擅长散文、古体诗,在《文化月刊》《中华诗词》《新国风》《内蒙古日报》《通辽日报》《都市报》《通辽诗词》《扎鲁特文学》《罕山诗苑》《太平山》等多种报刊上发表多首(篇)作品,代表作《七夕》《鸽子花》《石竹花》《杜鹃花开》等等。年5月,获中华杯旅游诗词大赛一等奖。作品被《中华诗词文库(内蒙古诗词卷)》《当代诗词大典(旅游卷)》等国家级出版物收藏。孙淑媛出生在草原,奋斗在草原,她的人生信条是:用文字记录生活。她笔耕不辍,作品充满劳动气息,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表现出顽强不屈、坚韧刚强、隐忍大度、勤劳善良的精神。
杜鹃花开
孙淑媛
前年五一节,文友王学双打来了“孙姨,今天我们要去海日罕看杜鹃花,你也去吧。”“孩子,孙姨真的有事,脱不开身,不能应约了。”电话那头的他犹疑了一下,然后说:“孙姨,我知道你很早就有这个愿望,我们几个商量后才邀请你的,再加上今天咱们有通辽来的客人,求您陪一陪。”文友的热情感动了我,他把“陪”字强调得很重,我理解他在照顾我的自尊心,眼泪不争气,顺着脸颊缓缓流下来。我的丈夫在病床上听见了我俩的对话,他欠欠身子说:“老孙,去吧。”我忙把手机捂上,怕被学双听见。“去吧,去吧,我没事的。”我忙安慰丈夫说:“今天不去,今年不去,等你好了,明年咱再去。”医院的走廊,对着手机说:“孩子,对不起了,孙姨真的去不了。”我狠心地挂断电话,走进一个空病房,放声哭起来。我没有告诉学双,我不能离开罹患癌症晚期病危的丈夫。
转眼,一年过去了。去年5月6日,儿子和儿媳妇张罗着要去看杜鹃花儿。儿子说:“妈,大记者常永明让我告诉你,海日罕上的杜鹃花开了。”我不语。“开得可好看了。”我仍然不语。儿子瞅瞅儿媳妇,儿媳妇看看儿子,在屋里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儿子说:“我爹在海日罕杜鹃山上等着咱们哪。”空气仿佛凝固了,我们落泪了,儿子说:“明天去吧。”
5月7日,周六,上午儿子有课,下午他驾驶自家的7个座的北汽幻速拉着我们三人一路向北出发了。国道很好走,到海日罕后顺着水泥路直通杜鹃山。嗬,都下午3点了,仍有百余辆车,停车位是没了,儿子找了个挤挤吧吧的地方停好车。我们跟随上山的人流前行,大家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互不影响,有说有笑。
此地乃原始森林,今年春天降雨稀少,大部分树木无法长出长长的绿叶,却顽强地挺立着,它们的生命力让我钦佩。树下的很多植物平原上没有,我从小生活在奈曼旗教来河流域,我认识两种,翠绿的猫眼睛花和马莲草。马莲草已打骨朵了,但没开花。
我不敢多讲话,怕消耗体力。估计走出2里多地了,我抬头问下山的人:“请问,还有多远?”一个戴眼镜教师模样的人说:“阿姨,还没到一半呢,你别上了。”我笑了:“不到长城非好汉。”她顺手把她的拄棍儿(一根木棒子)送给我并说:“拄着吧,它能帮你。”儿媳妇说:“妈,我背你。”我举起木棒子:“你看,多了一条腿,走吧。”一边走,儿子和儿媳妇一边给我照相,一会儿和儿子照一张,一会儿和儿媳妇照一张,一会儿自己照一张。我不会使用照相机,不能给他们夫妇照,心中深感遗憾。从后面赶过来的一对儿年轻蒙古族夫妇看出了我的心思,他们主动走过来说:“阿姨,你们站好,我帮你们仨拍个合影。”一连拍了好几张,这可把我乐坏了。
蒙古族夫妇体力充沛,一会儿跑到北山上喊几句蒙古长调,一会儿再回到上山的路上蹦蹦跳跳。我拦住他们,对儿子说:“儿子,给我们四个合张影吧,他俩就是这山上的杜鹃花呀。”我们都笑了,开心地笑了。
还别说,我真没觉得怎么累,继续前行。走了好一会儿,儿子喊:“妈,看见了,看见了,杜鹃花!”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深粉色的杜鹃花正在半山腰的北坡上端庄地坐着,静等我们去拜访呢。
游客下山了,有人劝我:“老太太,观山跑死马,远着呢,别上了。”儿子和儿媳妇用照相机把杜鹃花拉在镜头里,让我细看。我没拿老花镜,看不清楚。一位50岁左右的妹妹站在我身旁说:“老姐姐,别上了,我在杜鹃花旁边捡到了一枝子,送给你吧,你看这花粉粉的,只开花不长叶儿,多牛啊。”说完,乘着渐浓的暮色,她急急忙忙地走了。我目送她走远,仔细观察四周,这才发现,天不早了,已漫山铺金了。我情不自禁地吆喝一声:“咱们下山喽!”
这回真的下山了。走出不远,身后过来两位有说有笑不慌不忙的女行者,一位拄的木棍又细又光滑,这个姑娘心细,她瞅瞅我说:“阿姨,把这个送给你,把你那根重的给我,上山容易下山难啊。”我儿子和儿媳妇连忙说:“谢谢,谢谢。”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儿媳妇说:“妈,你听,这鸟叫得多好听啊。”“妈早听见了,它们在演奏欢迎曲呢。”“一路上你只顾照看我了,才听见鸟叫,是不?”我们都笑了。
广袤的森林,巍峨的大山,潺潺的山泉,这里处处生长着浓浓的亲情,这里时时开放着鲜艳的友情。我们悠哉悠哉地向山下走着,儿子好唱,尽情地吼了几支歌。喘了几口气,儿子调侃他妻子:“你也高歌一曲吧。”儿媳妇说:“你的天籁之音,比我的美。”
暮色苍茫,回到车里,嗅着粉红的杜鹃花,虽未亲睹高山之巅开花的杜鹃,但杜鹃花开在了心里。此行,我收获了亲情,收获了友情,收获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无限温情和真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