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无边落木萧萧下”,在万物凋零净尽的秋天,当我们看到强劲的秋风将树叶吹落,会不由得感到一阵凄凉与悲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悲落叶于劲秋”。公历每年的十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二百一十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霜降。深秋的夜晚,温度骤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茫茫大地上,附在花草树木上,凝结成冰晶的状态,这就是霜。霜大多数形成于无风无云的夜晚,从深秋开始到第二年早春都有可能降霜。水汽凝结的时候,可以放出大量潜藏的热量,让气温下降的速度得到缓和,减轻植物的冻结程度。霜,还能让蔬菜甜脆。低温有利于植物体内的物质转化,并增加糖分。所以,“霜打蔬菜分外甜”,打了霜的萝卜也会甜一些。但打霜往往出现霜冻,“风刀霜剑严相逼”,霜冻会使植物遭到冻害。“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什么是“露为霜”?露和霜虽然都是水汽凝结而成,但二者的作用却完全不同,露使草木滋生,而霜给草木以摧残。此时,人们会在苗圃园地上盖上稻草,或是覆上薄膜,不让植物因冻害而枯蔫。霜降时节,正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候。“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朝诗人杜牧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还有人家。他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的晚景。经秋霜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枫树的叶子经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此时,人们常常会到山上去观赏红叶。此时,也是视野最为开阔的时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天晚上吹了一整夜的秋风,把窗前原来枝繁叶茂的树上的叶子吹得凋落了。诗人独自登上了那最高的层楼,由于没有了往日遮蔽视野的密叶繁枝,所以一下子就望到了那天涯的尽头。这个时候,也正是吃柿子的季节。“霜降到,柿子俏,吃了柿,不感冒。”在闽南,霜降这一天,有吃柿子的习俗。“履霜坚冰至。”这是《易经》上的一句话。当我们在行进中发现脚下有霜了,我们就会意识到天冷了,那个冰天雪地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秋,即将过去;冬,就要来了。

本文节选自朱爱朝著《时节之美》图片来源网络

二十四节气延伸阅读:

春分

清明

谷雨立夏

小满

芒种夏至

小暑

大暑立秋

处暑

白露秋分

寒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yp/7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