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叶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叶。具有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的功效,用于气虚咳嗽,暑热烦躁,津伤口渴,头目不清,四肢倦乏。
性味:
《本草纲目拾遗》载“味苦、微甘”;
《本草再新》载“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
《本草再新》载“入肺、胃二经”。
功效:
1、《药性考》载“清肺,生津,止渴”。
2、《本草正义》曰:“参叶本不入药,惟吴氏《从新》收之,乃谓大苦大寒,损气败血,其性与参相反,太不近理”。
3、赵恕轩《本草纲目拾遗》则谓其清香微甘,清肺生津,止渴,力能行于皮毛,性带表散,养胃阴,祛暑气,降虚火,以代茶用,这醉酲第一。以理推之,赵氏之说为是。
人参叶
1年生长出一片三出复叶
2年生长齐一片五出复叶
3年生出第二片五出复叶
4年生出第三片五出复叶
5年生出第四片五出复叶
6年生出第五片五出复叶
6年后不再长出新的叶子
《中国药典》年版一部、四部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叶。秋季采收,晾干或烘干。
苦、甘,寒。归肺、胃经。
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用于气虚咳嗽,暑热烦躁,津伤口渴,头目不清,四肢倦乏。
3-9g。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6g/袋
1、三叶润燥茶
处方:人参叶12g、桑叶12g、枇杷叶12g、麦冬12g、桔梗4.8g、甘草4g,适量水煎煮,每日1次。
主治:养阴清肺,可缓解由秋冬季干燥引起的干咳、鼻咽干痛等。
2、祛痰,止咳平喘,补阳益气。用于久咳及慢性气管炎,肺心病。
满山红16g,人参叶12g,黄芪(炙)8g,枸杞子8g。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消痰益康(糖浆)
3、消热解毒方——治疗肺系外感染
板蓝根12g,夏枯草12g,银花12g,茜草12g,人参叶12g,牡蛎10g,桔梗10g,甘草10g。半剂每日2次服。
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7.9%。
——姜春华.活血化瘀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用于暑热口渴
人参叶6g,麦冬10g,滑石5g,西瓜翠衣20g。
5、用于热病伤津,胃阴不足,消渴
治热病伤津:
人参叶6g、石膏10g、知母6g。
治胃热阴伤之口干:
人参叶6g、芦根15g、茅根10g、麦冬15g。
治消渴:
属热炽阴伤者:人参叶6g、天花粉10g、天门冬6g、黄连3g。
属气阴两伤者:人参叶6g、生黄芪15g、麦冬10g、五味子10g。
6、用于肺燥干咳
人参叶能清肺生津,可治温燥伤肺之干咳。
人参叶6g,知母10g,川贝母3g,桑叶15g。
7、用于虚火牙痛
人参叶能降虚火,治虚火牙痛。
人参叶6g,生地15g,麦冬15g,生牛膝10g。
龚氏养心汤
来源于:医院心内科博士龚洪海
传承年明代御医龚廷贤
组方:人参叶3g保护心肌、抗氧化、调节血脂、排除毒素;
三七花1g活血、使气血运行顺畅;
山楂5g降脂。
用法:三味药浸泡20分钟,代茶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