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历史的过去和科幻的将来附苹果老师诵读

最近抽空看了几篇刘慈欣的科幻短篇小说,包括《吞食者》、《时间移民》等等。这个理工男,有着看破世事的眼界和悲悯情怀,对大自然和宇宙的神奇力量存有敬畏之心。小如蝼蚁,甚至比蚂蚁还要微小的微型人类,乃至无形人,大如宇宙来的超级入侵者,世间万物,都在他的笔下具有了某些不可言传的力量和意义。他构建的科幻世界足以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对自然及对宇宙的终极思考。

在《吞食者》里,地球经过入侵者的吞食之后像被嚼过之后吐出的口香糖,所有的一切资源都被吞食掉,天地变得荒凉不堪,没有任何生命。地球的希望不再是人类,而是被有意保留下来的一片青草地上的一群蚂蚁。被吞食星赦免幸存的一群人面临两个选择:一个跟吞食星离开地球,在他们的星球上建立人类博物馆;另一个是留在地球上,等待死亡的命运。小说的结局是他们选择留在地球上,躺下来,在稀薄的空气中慢慢失去知觉,成为蚂蚁的食物。因为蚂蚁存活需要的能量少,更容易恢复地球原来的生态空间。为着心中的梦想——重新打造出一个适宜生命存续的地球,他们甘愿牺牲自己。

而《时间移民》,描述的故事也极为残酷和不可思议。由大使带领的被选中的八千万冷冻人,可以逃离现世的困境,在数百年或数千年之后解冻。小说写了好几幅时间场景,有年后的地球,已经完全是黑色,经历过超级大国间的核战之后,地球已面目全非。大使选择再次冷冻,进入年后的世界,结果发现人类只剩下冷冰冰的最后一代人,大脑可以植入芯片储存所有知识,人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只要老化就可以随时换新的。地球已变成铺满水晶的大厅世界。人类好像已进入消灭死亡的理想社会。可是作者指出,他们好像得到了一切,也仿佛失去了一切。

大使无法融合进入这样的世界。于是决定再冷冻一千年。人类彼时已进入无形时代。世界由无形世界和有形世界组成。无形世界就是一台超级电脑的内存,每个人是内存中的一个软件而已。无形世界的人没有实体的模样,只是一堆脉冲的组合。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创造想要的一切。但这也与大使的期望相去甚远。

大使决定还是离开,在能量被消耗完之前,进入年之后的地球。他们苏醒过来,见到了真正的大自然,像回家一样。地球又显现出原来的样子,山是山,水是水,草是草。他们这些地球仅存的8千万移民流着泪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留在这个真实的地球中,重新开始新生活。

这两篇小说篇幅不长,可读起来惊心动魄,各种奇异诡谲的想象层出不穷,令人匪夷所思,可是仍然能够感受得到作者的苦心。人类自以为是地球的主宰,其实穿越千万年之后,谁又能保证谁呢?恐龙当年在白垩纪强大到无以为继的地步,到头来不都变成了化石供人猜想?毁灭一切之后,人类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吗?

在刘慈欣的小说里,恐龙并未完全灭绝,有的到了外太空,占领了吞食星,再回到地球来报复人类。又或者人类已变成恐龙的宠物和食物,要么被关在动物园里供恐龙观赏,要么被恐龙当做点心吃掉。

强烈震撼我的是幸存下来的那群人自愿作为蚂蚁的食物,他们怀着美好的重建地球的愿望。这个对我有限的想象造成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大。

从此,我对花园里的蚂蚁多了份敬畏之心。花园里很多角落、石板下、灌木间,只要见到隆起的土堆,大概率是蚂蚁窝。看似松散的土堆拢在一起,像是混凝土的样子,中间有无数的孔洞,建造极其复杂,翻开石板,可以见到蚁穴中的虫卵密密麻麻。忙碌的工蚁进进出出,搬运着一切可能的食物,毫不偷懒懈怠,维护着这个土堆中的王国。

假如不可避免的灭绝性灾难出现的话,能继续存活下来的生命可能真的就是这些毫不起眼的土中生灵。而地球,在惨遭人为或自然的灾难之后,会慢慢地恢复生气,会被幸存下来的生灵“主宰”,延续我们不可想见的世界。

回顾历史,人类的漫漫长河中,屈指可数的文明史五千年。这其中的文明兴衰沉浮已让后人引以为戒。普通人的生命被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中,无奈又悲凉。战乱令苍生涂炭,民不聊生。而战乱引发的饥荒、流亡更是惨不忍睹。一切美好不复存在。

我们能够安心赏花的时光还有多少呢?清香的白玉堂在我眼前优雅地盛开。谁能忍心破坏人世间的这些美好?

先秦的《诗经》就已经有大量诗歌诉说战争残酷百姓逃亡之苦痛,《桧风·苌楚》里因国破而逃难的百姓携家带口,看到沿途野生的猕猴桃,羡慕其无家无室,无牵无挂,没有忧愁。诗曰:“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而数千年来全球各种内外交患引发的战争无一不是令百姓死伤无数,流离失所。占领者对被征服者的残酷杀戮也令人发指。

中国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就是惨烈战争下的真实写照。国破家亡,安得完卵?重读历史,掩卷长叹。抗金名将岳飞和辛弃疾的两首气壮山河的词作壮怀激烈,慷慨激昂。“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岳飞和辛弃疾的报国志向不得施展,令后人唏嘘不已。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引发的民族之间的仇恨和苦难更加永无止境。

而今历史仿佛又到了考验人类的生死抉择的关头。经历过无数战乱灾祸的人类是否有足够的清醒和智慧,来化解兵临城下的战乱危机?人类可不可以收敛起狂妄自大的面孔和争强好斗的秉性,对我们人类立足的地球保有一丝敬畏之心?文明高度发展的人类能否不用战争的方式消除各种偏见、争端、敌视和仇恨,用和平方式解决共同的危机?

在祸不双至的病毒、天灾面前,人类真的不能承受更多的人为制造的苦难。

倘若真能如此,我相信壮志凌云的岳飞和辛弃疾也宁愿功名无所求。人类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历史,让远去在尘埃里的苦痛不再重来。

七月底的德国,夜里清凉如水,白天的燥热一到夜晚就消失无踪。我在天台上,感受当下的宁静和凉爽。仰望挂在枝头的月亮,它的光芒柔和地透过树梢,均匀地洒在万物上,沉静明亮,一如往昔。

附:苹果老师诵读满江红和破阵子。

满江红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飧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原创不易,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tj/9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