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满山红柿现代背景下的柿子

《满山红柿》

《满山红柿》这部电影的面世,完成了日本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的遗愿。大陆导演彭小莲在接到小川绅介遗孀委托她完成丈夫未竟的作品时,怀着虔敬之心,历时六年,完成了这部作品。

剪辑的故事

虽然很多人认为,彭小莲的剪辑带了些许的技巧和女性视角,冲淡了小川绅介的“味道”,但这不影响这部影片的价值,不仅仅是因为经过彭小莲剪辑的《满山红柿》后来获得日本十佳纪录片之一的称誉,与土本典昭并称为日本战后纪录片领域的两座丰碑;更主要在于它真真切切的记录了牧野村村民“守柿”的敬重自然的传统、记录了牧野村那令人向往的时光。

影片内容解析

影片展示了日本千千万万个小村庄中,最为普通的一个村庄。如果没有这部纪录片,牧野村也会和众多村庄一样,在城市化的脚步中、在现代化的洪流里慢慢被改变、消失。发生在这个极为普通的,世代人以种柿、采摘、削皮、晾晒,然后储藏与买卖为生的村庄里的变迁,是所有亚洲国家大踏步迈向现代化的缩影。不可否认,农业、家庭手工业是被现代化伤害的产业,机械化固有的极大便利,使很多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也使很多人被机器代替;工业化带来的行业利润,使很多人纷纷放弃传统的生计方式,那些父辈留给我们的印记,越来越浅。很多悲观者认为:若干年后,要了解父辈们的生活方式,只能去博物馆。

影片中被访者说起自己从父辈那里继承的精湛手艺时,眼睛里、话语中满满都是骄傲与自豪。当他们展示精湛的手艺时,总是神采奕奕。这是成熟的生产链条,成熟的家庭分工。柿子的采摘、削皮、买卖等由男人完成,而串柿子、晾晒柿子等主要有女人来完成,在这个小村庄里,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生活轨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平衡被打破,柿子的行情越来越差,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拮据。虽然村民们仍感到快乐,但不可避免,这种生产链条在走向没落。“手工口味”的柿子,终究有一天会消失在人们的味蕾中。

作者言

我们口头常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究其本质,就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捏个糖人,做一张麻纸等,当时的人们是靠这个技艺生活的,而现代社会,我们已不需要传统的糖人、麻纸等,但生产这些的技艺还在,应以什么态度对待这门技艺?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小川绅介认为,纪录片描述的不仅仅是指向电影本身,更多的是透过电影事件对人生、对国家、对文化的思考。而近期“多彩·平等·包容”的亚洲文明对话如火如荼,如何让更广博的文化,蕴含在纪录片里互动,也需要我们的思考。毕竟纪录片的镜头里,有最普通的人民、有最日常的事件、是最本质的文化。

文字:吴庭悦

编辑:陶陶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资深医生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tj/4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