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要发展,产业要先行。目前,黔西县“夏秋攻势”正火热推进,近日,黔西县杜鹃街道组织街道干部和各社区干部、种植大户、群众代表等80多人,到所辖岔白社区进行农业产业观摩。
观摩队伍依次参观了岔白社区南瓜仓库和蜜本南瓜种植点,在种植点上,遍地硕大的南瓜,瓜体饱满,色泽诱人,引来大家的阵阵赞叹。合作社的农户们喜笑颜开,正忙着摘瓜,并把一篓篓的南瓜装上车运往仓库。
观摩现场,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肯定了岔白社区的组织能力、宣传带动能力和落实能力,真正做到了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
去年以来,岔白社区通过“三个一”狠抓社区发展,“三个一”即是:建强一个班子、完善一处阵地、树立一种思想。
建强一个班子,是加强社区“两委”建设。曾经的岔白社区干部组织涣散,政治素养低,这样的班子,显然不能满足脱贫攻坚“大决战”的要求。面对新局面和新挑战,新到任的驻社区领导通过细致分析,找到症结所在,快刀乱麻,多番与社区干部民主商议,一起建立了社区干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通过建立一系列规章建制和奖惩措施,提升责任担当能力,让社区干部摈弃过去缺乏担当的陋习,加强党务村务公开,把民生监督落到实处。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净化党组织的必修课,岔白社区还通过抓党建来增强干部的政治素养,加强党性锻炼。做到凡事讲政治、顾大局,时时处处已大局为重,以组织利益为先,为了组织和群众利益,奉献和牺牲个人利益而甘之如饴。
完善一个阵地,即完善办公阵地,这是社区办公的地方,也是为老百姓办事的场所。岔白以前的办公楼是一栋狭窄的二层小楼,内部空间被桌椅和电脑、打印机和杂物所占据,多进来几个人就变得拥挤,转身侧身也不得小心翼翼,相当拥挤,严重影响服务效率,群众没少抱怨,甚至有村民调侃道:”哟,这里只能你们干部些关起门做事,不适合老百姓进来。“社区干部们听到这样的话,既尴尬又无奈。有鉴于此,去年下半年,社区向街道办事处申请,经街道党政联系会议研究,批准投入80万元用于岔白社区新建办公楼。
如今的岔白社区办公楼可谓是鸟枪换炮,上下两层,宽敞明亮。楼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广场上簇簇繁花,安设了便民文体设施,文化墙上内容丰富,是群众了解时事,增长见闻的好地方;广场旁有全省第一个“党建园”,一幅幅画卷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先烈们的伟大形象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今日的党员干部不断开拓进取。
新的办公楼投入使用后,宽敞的服务大厅告别了过去的逼仄局促,明亮整洁环境使人身心愉悦,每天来办事的群众总是乐呵呵地,在等候间歇可以坐下来喝茶看报,大家真正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这也无形中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树立一种思想,即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基层干部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每天要接待各种来办事和反映情况的人,要跟群众拉近距离,干部们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定位,有了准确定位,才有正确的方向。在街道党工委的要求和指导下,岔白社区把干部的政治素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抓好集中培训、个别指正、公开监督、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强化干部的服务意识。实践群众路线,把老百姓当成亲人,群众担心的,就是干部要考虑的;群众追求的,就是干部要解决的。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岔白社区干部精神面貌有了全新转变。家住社区居委会附近的陈大爷说:“干部们和以前确实有点不同,以前我们去随便问点事,他们经常一个推一个,哪个都不管,现在不管问到哪个,都会认真地答复你,还会主动过问大家的生产生活,我们觉得很满意。”
思想转变了,态度端正了,干事创业的劲头自然也上来了。在岔白社区集体合作社的带动下,年底,入股社区合作社的44户贫困户第一次分红就各自获得多元收益。眼看合作社搞得红红火火,不少非合作社股民的农户也跟着搞种植,其中李德贵家今年种植了20亩蜜本南瓜,预计纯利润达到元。说起这次种瓜,李德贵掩不住心中的喜悦:“一开始我只是想着试一试,确实没想到,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比想象的要好得多,来年还会考虑种这个。”八九月份正是岔白社区的蜜本南瓜大丰收的时期,多亩的特色南瓜将带来超过15万元的集体收入。
杜鹃街道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