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秦岭带您认识秦岭常见植物3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28

豆科

86、山合欢(夜合树、夜胡老、山槐)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6-15米。羽状复叶,羽片2-4对。头状花序2-3朵花生于上部叶腋,总花梗被柔毛,花白色。荚果扁而薄。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米间山坡或沟谷、荒地、路旁。

用途:可做行道树。树皮纤维可供制人造棉和造纸。根及茎皮入药,能补气活血、消肿止痛。花有催眠作用。

识别要点:花白色,叶羽片2-4对。

87、紫荆(罗圈树、馍叶树、乌桑)

形态特征:乔木,高15米。树皮幼时暗灰色光滑,老则粗糙而片裂。叶近圆形,长6-14厘米,宽5-14厘米。花先叶开放,多生于老枝上,紫红色。荚果紫红色。

分布:多见于秦岭海拔-米间的山坡、河流旁、村庄旁。

用途:庭院栽培观赏、绿化。树皮、木材、根可入药,能活血行气、消肿止痛、祛瘀解毒。

识别要点:花生于老枝上,簇生;紫红色。

88、云实(倒挂牛)

形态特征:落叶攀援灌木。幼枝密被褐色短柔毛,密生倒钩刺;老枝红褐色,无毛,有短钩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10对。总状花序顶生,黄色。荚果狭长圆形。

分布:生长于秦岭南坡海拔-米间沟谷或川地路旁、村旁山坡上。

用途:花果、种子、茎及根可入药,有发表散寒、活血通经、解毒杀虫之效。种子也可榨油。

识别要点:黄色总状花序大形、繁多,且多生于路边、村旁。

89、黄花草木樨

形态特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高0.5-3米。托叶三角形,基部宽。总状花序长4-10厘米;花瓣黄色。荚果圆柱形,长3-4毫米。

分布:现在沿秦岭各条道路旁均有分布。

用途:为重要饲料植物;也可做绿肥;干茎叶用作烟草、化妆及香皂等香精调和原料。

识别要点:花冠黄色。

90、紫藤(藤萝花、藤花、硬葛藤、铁葛麻藤、葛花藤)

形态特征:落叶大型藤本,长10米。茎直径可达25厘米;多分枝。叶长20-30厘米,小叶卵状长圆形,长5-11厘米。花序长15-30厘米,花冠蓝紫色。荚果线状倒卵形。

分布:多见于秦岭海拔-米山谷坡地、路旁灌丛。

用途:供观赏;根入药,主治咳嗽,消水肿,利小便。

识别要点:花蓝紫色;小叶7-13片,成熟后无毛。

91、紫云英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高10-40厘米。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3枚。总状花序近伞形,腋生,花黄色或黄白色。荚果线状长圆形,长1-2厘米。

分布:产于秦岭南坡海拔-0米的山坡、谷地、荒地。

用途:做为绿肥,改良土壤。

识别要点:总状花序伞形,有5-9朵花。

92、山蚂蝗

形态特征:半灌木,高0.5-2米,无毛。茎有棱角。托叶披针状钻形;小叶3,顶生叶椭圆状菱形,长5-11厘米,宽1.5-3厘米。顶生花序圆锥状,腋生花序总状,花淡紫色。荚果半倒卵状三角形,密被短柔毛。

分布:多见于秦岭南坡海拔-米间的山坡、谷地、路旁和田边。

用途:全株入药,能解表散寒、祛风解毒,主治风湿骨痛、咳嗽吐血。

识别要点:小叶椭圆状菱形,果柄短,仅3-4毫米。

93、黄檀

形态特征:乔木,高10-17米。小叶革质,长3-5.5厘米,款。5-3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淡紫色或白色。荚果长圆形,扁平。

分布:产于秦岭南坡海拔-米的山坡灌丛和路旁。

用途:木材坚韧、致密,制作各种负重力及拉力强的用具。

识别要点:小叶9-11片;雄蕊10数,合成5数与5数的合体。

94、野大豆(乌豆、野毛豆)

形态特征:茎细弱,缠绕或平卧。小叶3枚,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花淡紫红色。荚果小,密被黄色长硬毛。

分布:秦岭较多见于海拔-米间的山野、河岸、草甸和灌丛。

用途: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家畜的精美饲料。极重要的大豆野生种质资源。全草入药,有补气血、强壮、利尿、平肝敛汗之效。

识别要点:野生植物,茎细弱,缠绕或平卧;荚果小,长1.7-2.3厘米。

95、野葛(葛藤、葛条、绵葛藤、葛麻藤)

形态特征:大型缠绕藤本,长10米。块根肥大,直径达8厘米。茎灰褐色,分枝;嫩枝密被褐色粗毛。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紫红色。荚果扁带形,密被褐色长毛。

分布:秦岭较多见于海拔-1米间温暖湿润山坡及沟谷路旁。

用途:茎可拧绳、织麻布、造纸。块根可制葛粉,供食用和酿酒。根入药,能解表退热、生津止渴、止泻痢、解酒毒。

识别要点:大型藤本,幼枝密被褐色绒毛;荚果亦密被褐色长毛。

29

牻牛儿苗科

96、毛蕊老鹳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具肉质长须根。茎单生或自基部分枝,高30-80厘米,全体有白色硬毛或腺毛。叶肾状五角形,掌状5中裂或深裂。聚伞花序顶生,花瓣蓝紫色。

分布:秦岭产于海拔-2米的湿润灌丛中。

用途:茎叶可提取栲胶。

识别要点:全体有白色硬毛,叶掌状5中裂或深裂。

30

芸香科

97、竹叶花椒(狗椒)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小枝光滑,皮刺弯斜。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具翅;小叶3-9枚。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花淡绿黄色。蓇葖果红色。

分布:常见于秦岭海拔-米的沟谷或山坡灌丛和路旁。

用途:果实和叶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可榨油。果实、根和叶入药,有散寒止痛、消肿、杀虫之效。

识别要点:小叶3-9枚,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酷似竹叶。

31

苦木科

98、臭椿(樗木、白椿、椿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20米,树皮平滑;幼枝赤褐色。羽状复叶长45-80厘米;小叶13-25枚,揉搓后有臭味,叶片基部齿端有1腺体。圆锥花序长10-20厘米,花白色带绿。翅果长圆状椭圆形,黄褐色。

分布:秦岭分布较普遍,也普遍栽培。

用途:木材可供制作车辆和家具;叶可饲养春蚕;树皮、根皮、果皮入药,有清热利湿、收敛止痢之效。

识别要点:树皮光滑,有皮孔;幼枝赤褐色;叶有臭味。

32

楝科

99、香椿(红椿、春芽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20-2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片状剥落。幼枝暗褐色,有柔毛。羽状复叶长25-50厘米;小叶10-22枚。圆锥花序顶生,下垂,花白色。蒴果木质。

分布:秦岭广布,多栽培。

用途:幼嫩芽叶可食用;木材细致美观,是造船的材料;树皮及果入药,有收敛止血、祛湿止痛之效。

识别要点:树皮纵裂,片状剥落;叶具香味。

33

马桑科

、马桑(马桑果、红娘子)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6米。小枝红褐色,有棱和疣状突起。叶对生,长3-8厘米,宽1.5-4厘米。总状花序侧生于上年枝上,花杂性。瘦果紫黑色。

分布:生于秦岭南坡海拔-米的山坡灌丛、路旁。

用途:含有马桑碱,有毒,可做土农药;茎叶可提取栲胶;果实可制酒精;种子可榨油。

识别要点:幼枝红褐色,有棱和疣状突起;路旁多见。

34

漆树科

、粉背黄栌(黄栌柴、枦木树)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叶广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9.5厘米,宽3.5-7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花黄色。

分布:多见于秦岭海拔-米间的山坡灌丛、路旁。

用途:叶含芳香油;树皮可提取栲胶;木材可提取黄色颜料;枝及叶入药,能消炎、清湿热。

识别要点:小枝和叶无毛。

、黄连木(药树、黄果树、药木子)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0-20米。羽状复叶,小叶10-12枚,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核果倒卵圆形,熟后红色、紫蓝色。

分布:秦岭分布普遍,生于海拔-1米间的山坡及河谷、路旁。

用途:木材可供建筑用材;种子含油率高达35%,是新型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之一。

识别要点:核果繁多,较小,颜色红色、紫蓝色,有白粉。

、盐肤木(花倍、麸杨树、泡木树、五倍子树)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2-8米。小枝、叶柄和花序都密生褐色柔毛。羽状复叶长25-45厘米,叶轴及叶柄有翅。圆锥花序长15-30厘米,花白色。核果圆形,红色。

分布:秦岭分布普遍;生于海拔-米间的疏林、灌丛和路旁。

用途:根皮入药,有消炎、利尿作用;枝叶上寄生的虫瘿叫“五倍子”,用于轻工业及医药;种子可榨油。

35

卫矛科

、卫矛(巴木、篦子木)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2米。枝斜出,绿色,具2-4条纵裂木栓质翅,或有时近无翅。叶对生,椭圆形或菱状倒卵形。聚伞花序腋生,花淡黄绿色。种子褐色,外面为橙红色假种皮所包。

分布:秦岭很普遍见于海拔1米以下山坡、沟谷丛林。

用途:茎叶含鞣质,可提取栲胶;根、木栓质翅入药,主治漆性皮炎(漆疮)、烫火伤等症。

识别要点:枝条具木栓质翅。

36

省沽油科

、膀胱果(白凉子、泡泡果、铃子树)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3-5米。小枝深绿色,光滑。小叶3,顶生小叶椭圆形或长圆形。圆锥花序下垂,生于上年枝条的叶腋;花白色或粉红色。蒴果梨形,长4-6.5厘米,3浅裂。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2米间的杂木林。

用途:种子可榨油。

识别要点:花序下垂,果实有3浅裂。

37

槭树科

、青榨槭(青蛙皮)

形态特征:乔木。高10-15米。树皮绿色,有黑色条纹;小枝绿色,有条纹,短枝上有环形叶痕。叶椭圆形或宽卵形,先端尾状渐尖。总状花序下垂,花黄绿色。翅果长2-3厘米,两翅水平状开展呈钝角。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2米间山坡丛林、路旁。

用途:可做造林树种;树皮可制造人造棉、打绳索、织麻袋。

识别要点:树皮绿色,具黑色条纹,似青蛙皮肤纹饰。

38

七叶树科

、七叶树(梭罗树、娑罗子)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25米。叶柄长6-15厘米;小叶5-7,长9-16厘米,宽3-5厘米。圆锥花序直立,花白色。蒴果近球形,直径2-4厘米,表面密被黄褐色疣点。

分布:在秦岭生于海拔-1米间的山谷丛林。

用途: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种子入药,有理气宽中、杀虫之效;也是著名的行道绿化树。

识别要点:掌状复叶,较大;圆锥花序直立,花白色极醒目。

39

无患子科

、栾树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5-10米。羽状复叶,有时二回或不完全的二回羽状复叶;叶柄和总轴上面有二槽纹。圆锥花序长25-40厘米,花黄色,中心紫色。蒴果肿胀,长椭圆状卵形,长4-5厘米,宽3-3.5厘米,红色。

分布:生长于秦岭海拔-米的山坡杂木林和沟谷林缘。

用途:叶可提取栲胶及做青色颜料;花可做黄色颜料;种子可榨油;现在是有名的园林绿化树。

识别要点:叶是一回或二回奇数羽状复叶;蒴果卵形膨胀。

40

凤仙花科

、水金凤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茎直立,分枝。叶卵形或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厘米。花大,黄色,喉部有红色斑点。蒴果狭长圆形,长3-5厘米。

分布:在秦岭常见于阴湿环境;海拔1-2米间的山谷林缘或河边草丛。

用途:全草入药,有理气和血、舒筋活络之效。

识别要点:基生叶叶柄长2-4厘米;花大黄色,喉部具红色斑点。

41

鼠李科

、铜钱树(鸟不宿)

形态特征:乔木,高15米,幼枝无毛,黑褐色,初具刺,后无。叶两面无毛,基出3脉。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黄绿色。核果周围具木质宽翅,直径2-3.5厘米,紫褐色。

分布:秦岭南北坡均有分布。多见于海拔米以下河谷林缘或河道边。

用途:树皮可提取栲胶。

识别要点:果实周围具水平展开的木质翅。

、勾儿茶

形态特征:常绿攀援灌木,高2-6米,枝黄褐色,无毛。叶纸质,卵形,侧脉8-10对。圆锥花序顶生,花黄绿色。核果圆柱形,黑红色。

分布:生于秦岭海拔-2米的山坡、沟谷或路旁林缘。

用途:栽培可供观赏。

识别要点:叶柄无毛,侧脉8-19对。

42

葡萄科

、爬山虎(爬墙虎)

形态特征:大型藤本,枝条粗壮。叶宽卵形,长10-20厘米,宽8-17厘米,先端通常3裂。聚伞花序生于短枝顶端,花黄绿色。浆果球形,蓝黑色。

分布:秦岭多见;有也是也有栽培。常生于潮湿岩壁上。

用途:根、茎入药,能破瘀血、消肿毒;果实可酿酒。

识别要点:叶常3裂;只在幼苗期和下部枝上叶分裂成3小叶或全裂。

43

猕猴桃科

、猕猴桃(羊桃、阳桃、鬼桃)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长8米。枝红褐色,具刺毛或无毛。营养枝叶宽卵圆形或椭圆形,花枝上叶近圆形。花两性,单生或数朵聚生叶腋,乳白色,后变为橘黄色。浆果近球形或椭圆形,密被柔软的柔毛。

分布:生于秦岭海拔-米的山坡、林缘或灌丛中。

用途:果实富含维生素C,是重要水果。花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果可入药,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健胃、催乳、抗癌。

识别要点:小枝、叶背面密被星状毛;果实密被柔毛。

44

藤黄科

、黄海棠(柳叶草、大接骨丹、大对劲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米。茎直立,有4棱。叶对生,长5-9厘米,宽1.2-3厘米,基部抱茎。花数朵顶生,黄色。蒴果圆锥形。

分布:生于秦岭海拔-2米的山坡林下或草丛。

用途:全草入药,有活血调经、止血止咳、利水消肿、祛风湿之效。

识别要点:茎具4棱;花柱5枚,在中部以上5裂。

45

堇菜科

、紫花地丁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短白柔毛。叶基生,叶形变化多,一般为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三角状卵形,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花梗长,中部有2线性苞片,花淡紫色。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米间的荒地、路旁。

用途: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除脓消炎之效。外用将其捣烂敷患处,可排脓生肌;根煎剂可止痢。

识别要点:叶长圆状披针形,基部近截形。

46

旌节花科

、中国旌节花(通草、通花杆、秤砣)

形态特征:灌木,高2-4米。叶互生,卵形至卵状长圆形。穗状花序长4-8厘米,花黄色,先叶开放。浆果球形,绿色。

分布:秦岭较多见于海拔-米间的山坡、沟边、路旁林缘。

用途:精髓供药用。

识别要点:早春开花,先叶开放,黄色,穗状花序较醒目。

47

秋海棠科

、中华秋海棠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块茎球形。茎直立,红色,高20-60厘米,叶斜卵形,基部偏心形。上面绿色,下面和叶柄都红色。花粉红色。

分布:秦岭分布普遍。多见于山谷、河岸和崖旁阴湿岩石上。

用途:块茎入药,有活血散瘀、清热、止血、止痛的功效。

识别要点:全体肉质,生于岩石苔藓中,叶背面、叶柄红色。

48

胡颓子科

、披针叶胡颓子(羊奶子、麦桑子)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1-4米。叶革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3厘米,下面具锈色或银白色盾形鳞片。花淡黄白色,3-5朵簇生叶腋。果实椭圆形,长1-1.5厘米,红褐色,被银白色和锈色鳞片。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米间山坡、沟谷和路旁。

用途:果实可食用。

识别要点: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果实长1-1.5厘米。

49

八角枫科

、八角枫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叶卵形或近圆形,长8-16厘米,宽7-10厘米,两侧不对称,全缘或2-3裂。花8-30朵组成腋生二歧聚伞花序;花白色。核果卵圆形,黑色。

分布:生于秦岭海拔-米间的山坡、路旁灌丛。

用途:树皮纤维可做人造棉材料;根、茎、叶入药,有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之效,有毒性。

识别要点:叶卵形或近圆形,全缘或2-3裂。

50

柳叶菜科

、柳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大,紫红色,花柱先端4裂。蒴果长圆柱形,长7-10厘米。

分布:产于秦岭海拔1米以下山谷草地。

用途:全株含鞣质,可提取栲胶;也是极佳的蜜源植物。

识别要点:叶似柳叶;花大,紫红色。

、待宵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70-厘米。茎直立,被柔毛。叶线状披针形,长10厘米,宽1-1.5厘米。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鲜黄色,无柄,夜间开放。蒴果圆柱形,略带四棱,4瓣裂。

分布:各地栽培,现在野外有许多逸生种。

用途:观赏植物。

识别要点:花大,鲜黄色,顶生于叶腋。

51

五加科

、楤木(飞天蜈蚣、刺龙苞、鸟不宿、百鸟不落、刺椿头)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8米。茎直立,具针刺及斜环状叶痕。叶为二回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长40-厘米。伞形花序聚成大圆锥花丛,白色。果实近球形,黑紫色。

分布:生于秦岭海拔-米间的山谷林缘。

用途:嫩芽可做蔬菜;根皮入药,有活血、散瘀、止痛、祛风湿和健胃利水之效。

识别要点:全身具针刺;叶为二回或三回奇数羽状复叶。

52

伞形科

、鸭儿芹(六月寒、水蒲莲、鸭脚板、铜箍散)

形态特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叶三出,基生叶叶柄长达17厘米。复伞形花序不规则。果实线状长圆形,有时弯曲。

分布:秦岭较普遍。多见于海拔-0米间的山坡或沟谷阴湿处。

用途:幼苗可做蔬菜。全草入药,有活血祛瘀、镇痛止痒之效。

识别要点:叶为三出复叶,花梗参差不齐。

、前胡(石防风)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茎单一,带紫色。叶二回至三回出式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花白色。果实卵状椭圆形。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2米间的山谷或路旁草地。

用途:根入药,能降气祛痰、发散风热。

识别要点:花白色;果实长3-6毫米。

、野胡萝卜

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高25-厘米。根圆柱形,较细,白色。茎直立,单生。基生叶二回至三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为线形至披针形。复伞形花序直径5-10厘米;花白色、黄色或淡红色。果实长圆体形。

分布:生于秦岭海拔-1米间的荒坡、路旁、沟谷。

用途:嫩叶可食用。果实入药,称鹤虱,用于利尿剂和驱虫剂。

识别要点:外观酷似胡萝卜,无肥厚肉质根。

53

山茱萸科

、红瑞木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3-5米。树皮暗红色,平滑,枝血红色,常被白粉。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小,黄白色。核果斜卵形,成熟时白色或稍带蓝色。

分布:野外多见于海拔1-米间山坡、沟谷林缘。

用途:四旁绿化树种;种子榨油,供工业用。

识别要点:枝条血红色;果实白色或稍带蓝色。

54

杜鹃花科

、杜鹃花(映山红、山踯躅)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3米。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6.5厘米,宽1-3厘米。花2-6朵簇生于枝端,花萼5深裂,蔷薇色。

分布:生于秦岭海拔-1米间山坡林内。

用途:全株入药。春季采花,夏季采叶干用或鲜用,主治气管炎、荨麻疹;秋季采根,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

识别要点:花蔷薇色、鲜红色或深红色;雄蕊花丝下部有短柔毛。

55

报春花科

、齿萼报春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叶薄膜质,长圆形或匙形,缘具不整齐锯齿,两面被纤毛,无白粉。花葶无毛,高5-15厘米,伞形花序着2-8朵花,紫红色或淡紫色。蒴果球形。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2米的林下或沟谷、路旁。

用途:观赏植物。

识别要点:叶背面无白粉。

、过路黄(金钱草、爬地黄、黄花藤)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单一,平卧匍匐状,长20-60厘米。叶对生,宽卵形或心形。花黄色。蒴果球形。

分布:秦岭分布较普遍。多见于海拔-2米的山坡荒地、路旁或沟边。

用途:全草入药,主治胆囊炎、胆结石、尿路结石、黄疸肝炎;外敷治烫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识别要点:花萼片背面扁平。

56

山矾科

、白檀(檀花青、野丝绵树、白花茶、牛筋叶、黄檀树)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5-5米。叶纸质,椭圆形或倒卵形,两面被柔毛。圆锥花序生于新枝顶端,白色。核果蓝色。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2米加的山坡灌丛及沟谷林缘。

用途:种子榨油可做油漆及肥皂;叶药用;根皮可做农药。

识别要点:嫩枝、叶面及花序被柔毛,果实蓝色,无毛。

57

木犀科

、连翘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小枝展开,褐色,稍具四棱,中空。叶对生,卵形、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花黄色,先叶开放,腋生。蒴果卵形,长2厘米,先端有长喙。

分布:秦岭较多见,生长于海拔-米间的山坡及沟谷灌丛。

用途:果实入药,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排脓、利尿之效。

识别要点:枝中空,仅节部具髓。

、华北紫丁香(紫丁香、龙背木、丁香)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4米。叶对生,卵圆形至肾形,通常宽大于长,长3-10厘米,宽3-11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紫色或淡粉红色。蒴果长圆形。

分布:多见于海拔-1米间的山坡路旁、沟谷石滩。

用途:叶子是当地人做“神仙豆腐”的原料之一。

识别要点:叶卵圆形,宽大于长;雄蕊着生于冠筒中部以上。

58

龙胆科

椭圆叶花锚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分枝,四棱形。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长1.5-8厘米,宽0.8-3.5厘米。花序顶生为伞形或腋生聚伞花序,花蓝色,檐部4深裂,裂片基部一平展之距。

分布:秦岭分布普遍。多见于海拔-2米的山坡草地或林下。

用途:观赏植物。

识别要点:花的整体外观酷似船舶停泊用的“锚”。

59

萝藦科

、杠柳(北五加皮、山五加皮、羊角条、臭加皮、香加皮)

形态特征:落叶蔓性灌木,长2-5米。具白色乳汁,除花外,全株无毛。叶膜质,卵状长圆形,长3-10厘米,宽1-3.5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紫红色。蓇葖果双生,纺锤状长圆形,长7-12厘米,直径5毫米。

分布:多见于秦岭浅山区的河边、路旁以及林缘。

用途;根、茎皮入药,能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北方都用杠柳皮泡酒,功能同五加皮,但有毒,不宜过量久服。

识别要点:叶膜质,花直径较大为1.5厘米,花冠裂片中间加厚,反折。

60

旋花科

、菟丝子(无娘藤、热痱子草、金线草、无娘子)

形态特征:寄生肉质无叶绿色藤本,茎细弱,淡黄色。花序侧生、簇生;花冠钟形或壶形,白色。蒴果球形。

分布:秦岭较多见。生长于海拔-2米间的路旁各类草本植物上。

用途:种子药用,有补肝、益精、壮阳、止泻、润燥之效。

识别要点:寄生肉质无叶绿色藤本。

61

紫草科

、倒提壶

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5-60厘米,有分枝,密被贴伏短柔毛。基生叶具长柄;茎上部叶无柄。花序分枝成锐角,花冠蓝色,5裂。坚果4个,卵形,长3-4毫米,密被锚状刺。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2米间的山坡荒地、路旁草地。

用途: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效;外用治创伤出血、骨折、关节脱臼等症。

识别要点:花梗长2-3毫米,小坚果表面圆形。

62

马鞭草科

、臭牡丹

形态特征:小灌木,高1-2米。叶有浓烈臭味,宽卵形或卵形,长10-20厘米,宽5-15厘米。聚伞花序顶生,花亦有臭味,花淡红色、红色或紫色。核果倒卵形或球形,蓝紫色。

分布:秦岭多见。常生长于海拔-1米的山坡、林缘和路旁。

用途:根、茎、叶入药,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之效。

识别要点:花序顶生,紧密;花淡红色、红色或紫色。全株有臭味。

63

唇形科

、活血丹(佛草、金钱草、透骨消、金钱菊)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茎节生根。高10-30厘米,呈紫色,具白色硬毛。叶多心形。轮伞花序腋生,每轮生2-6花,花冠漏斗形,蓝色或蓝紫色。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米以上阴湿沟谷和多水环境中。

用途:全草入药,治膀胱尿道结石;跌打损伤、疮疖、风癣等。

识别要点:叶先端钝尖不具针状芒。

、香薷(臭荆芥、荆芥)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常有分枝。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表面暗绿色,背面带紫红色。轮伞花序集聚于茎顶或侧枝端呈偏向一侧的假穗状花序,花淡蓝紫色。

分布:生于秦岭海拔-1米的山坡、沟谷荒地、路旁草地。

用途:全草入药,治急性肠胃炎、腹痛、霍乱、发汗、口臭等症。

识别要点:假穗状花序偏向一侧,形似牙刷状。

64

茄科

、挂金灯(野辣子、锦灯笼、灯笼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节稍膨大。茎下部叶互生,上部叶假对生,长卵形、宽卵形或菱形。花单生叶腋,白色。浆果球形,橙红色,包藏于膨大的花萼内,似灯笼状。

分布:秦岭较常见。生于海拔-1米的山坡、路旁草丛。

用途:果萼入药,能清热解毒。果可食用。

65

玄参科

、细穗腹水草(钓竿藤、钓鱼竿)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圆柱形,可达1米,近直立或弓曲。单叶互生,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于侧生分枝上,花冠筒状,白色或紫色。

分布:见于秦岭南坡海拔-米间的林下阴湿地、路旁潮湿岩石上。

用途:全草入药,有利水、消肿、解热毒之效。

识别要点:叶互生,具短柄,穗状花序顶生。

66

苦苣苔科

、吊石苣苔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高5-30厘米。叶在枝端密集,在下部为三叶轮生。聚伞花序具花1-3朵,花白色常带紫色,二唇形。蒴果长7-11厘米。

分布:多见于秦岭南坡海拔-1米视频林下岩石上、老旧的石头墙体上。

用途:全草入药,有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疼、吐血之效。

识别要点:花二唇形,白色带紫色,蒴果长近10厘米。

67

车前科

、平车前草(车轮菜、小车前)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20厘米,具主根。叶基生,直立或平铺。花葶少数,长5-18厘米,穗状花序,长5-10厘米。

分布:秦岭较常见。生于海拔-2米间的路旁、田边及河岸。

用途:全草入药,有镇咳、利尿之效;种子有利水清热、止泻、明目作用。

识别要点:有主根;基生叶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而大车前、和车前没有主根。

68

茜草科

、鸡屎藤(女青、臭老婆蔓、老鸹食)

形态特征:缠绕藤本,长3-5米;多分枝,无毛。叶对生,叶片大小和形状变异很多。聚伞花序排列成顶生的大型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筒状。果实球形,黄色。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1米间的山坡荒地、河谷、路旁林缘。

用途:茎皮纤维可供造纸和人造棉的原料。全草入药,可治毒虫螫伤、冻疮等症。

识别要点:叶揉碎有鸡屎臭味;全体无毛。

69

忍冬科

、双盾木(多花双盾、满山红)

形态特征:灌木,高6米;树皮剥落。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聚伞花序簇生,紧贴萼筒的1对苞片盾片状。果具宿存苞片,近圆形,直径2厘米。

分布:多见于海拔-2米间的杂木林和路旁灌丛。

用途:观赏植物。

识别要点:花萼深裂至基部,裂片线形。

70

败酱科

、岩败酱

形态特征:株高30-60厘米。茎单一或数枝丛生,稍带紫色。基生叶丛生,茎生叶对生,3-6对羽状深裂或全裂。聚伞花序3-7枝排成伞房状,花黄色。

分布:多见于秦岭海拔1-2米间的山坡草地或路旁岩石上。

用途:根入药,能治腹部胀痛。

识别要点:花黄色;植株个体较小,茎下部弯曲。

71

川续断科

、续断(山萝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米。茎多分枝,具4-6棱,棱上具倒钩刺。茎生叶对生,倒卵状长圆形,3-5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刺球形,花冠紫红色,漏斗状。

分布:秦岭分布普遍。生于海拔-米间的山坡草丛或路旁。

用途:根入药,有补肾、强筋骨、接断损、活血祛瘀、止痛之效。

识别要点:花皿状,4极浅裂;花冠紫红色。

72

桔梗科

、紫斑风玲草(灯笼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20-50厘米,不分枝或中部以上分枝,被短柔毛。基生叶丛生;中部叶互生;下部叶柄有时具翅。花稍俯垂,花冠淡紫色或白色,钟状,具多数紫色斑点。

分布:多见于秦岭海拔-米间的山坡丛林或沟谷、路旁草地。

用途: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止痛之效;主治喉炎、头痛等症。

73

菊科(Compositae)

、下田菊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厘米,被短节毛。叶对生,叶柄具狭翅。头状花序半球形,在茎端和上部叶腋排列成疏散的圆锥状伞房花序。花白色。

分布:生于海拔-米沟谷田地梗和荒地。

用途: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祛风消肿之效;治感冒发热、黄疸肝炎、肺炎、支气管炎、痈疮疖肿等症。

识别要点:全身有短节毛,叶对生。

、珠光香青(山荻)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生或丛生,高30-60厘米,被灰白色蛛丝状棉毛。叶无柄,微抱茎。头状花序多数聚集成复伞房花序。

分布:多见于秦岭海拔-2米的山坡谷地、路旁和林缘。

用途:干燥花序可做枕芯,有明目之效。

识别要点:叶不沿茎下延成宽或狭的翅。

、蜂斗菜(葫芦叶)

形态特征:花茎高10-20厘米,中空。茎部叶苞片状,基部抱茎;中部叶后出;叶片圆肾形。雌花白色;雄花黄白色。果实无毛,冠毛白色。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米以下山谷溪流旁或路旁潮湿岩石下。

用途:全草入药,具消肿、解毒、散瘀之效;主治毒蛇咬伤、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等症。

识别要点:花茎上苞叶排列密集,常20以上。

、羽裂华蟹甲草(水萝卜)

形态特征:茎高60-厘米。叶纸质,叶片心形,羽状深裂;中部叶片裂片3-5对。头状花序极多数,密集成宽圆锥花序;花黄色。

分布:秦岭多见于海拔-0米间的山坡草地、山沟旁、路旁。

用途:水土保持作用较强。

识别要点:叶片羽状分裂,裂片3-5对。

、蒲儿根

形态特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厘米,单生,上部多分枝。叶纸质,叶片心状圆形,长宽为2-4厘米,边缘有不规则三角状牙齿。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复伞房状,花黄色。

分布:较普遍。多见于海拔-米间的山谷、山坡、路旁及疏林下。

用途:全草入药,可治毒虫伤痛。

识别要点:叶心状圆形,边缘有不规则三角状牙齿。

End

来源

西安市教育局

转载请注明以上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jn/8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