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
耒阳境内为低山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壤为主,光、热、水充裕,林业资源丰富。
商周时期,境内为原始森林区。唐宋时期,人口繁衍,毁森开垦农田,扩大耕地区性面积,森林面积逐渐缩小。后经历代不断开发,形成“山岭林木,丘岗油菜、平地禾稼”格局。清光绪十年()《耒阳县志》载:县东的天门山、五姥山、狮宝山、金紫山、云峰山等,峰迥嶂合,古木器厂蓊翳、樟、储、梓、松、杉、竹,面积不下万亩,有两人合抱的松树万多株,5人合抱的樟树数千株。丛林密布,鸟兽鹿茸集。清末至民国年间,灾害频仍,军阀混战,日军掠夺,森林资源惨遭破坏。民国34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县有林地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59.26,其中的用材林11万亩,油菜林87万亩,油桐林22万亩,竹林14万亩,其它林26万亩。属湖南省第九大林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制订发展林业产的政策,颁布保护森林的法令,县人民政府制定发展林业的规划,林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到年,全县有林地万亩,占山地面积的61.83%,其中杉、松、梓等用材林16万亩,油菜林90万亩,竹林14万亩,其它林42万亩。人均森林面积2.亩。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后,组织社员开展集体造林,发动机关、厂矿和其他事业单位开展全民植树活动。年后,又发动个体造林,联营造林,林业生产得到发展。至年,境内有森林面积万亩,其中用材林保有面积43.7万亩,经济林万亩(油菜林万亩),竹林14万亩,其它林3.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6.7%。耒阳先后被湖南省定为速生丰产要林、用材林、油茶林、竹林商品生产基地县(市)。
第一章森林资源
第一节林种
一、用材林
清代,耒阳境内深山老林多,用林自给有余,通过水运销往长沙、武汉等地。民国时期,战争频仍,森林遭到破坏。年森林普查,耒阳有以松、杉、梓、樟、槠、竹叶球、梧桐为主要树种的用材林16万亩。
耒阳用材林以耒水为界,主产于河东、立木畜积约占全市总蓄积量的80%。陶洲、大义、长冲、盐沙、夏塘、南阳、江头、龙塘、石准、三都、上架、枫泉、东湖、导子、浔江、沙明、亮源、黄市18个乡镇和泗门洲、芭蕉、坪田3个乡镇的大部,公平、白鹭、小水、竹市、高炉、马水6个乡镇有一部分,计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以及国营五峰仙林场,有林地万亩,占全市林地的54.9%,人均2.98亩。年,全市有人工营造以杉、梓、松为主的用材林31万亩。
二、经济林
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耒阳有经济林92万亩,其中油茶林87万亩,油桐林2.2万亩,板栗、桑叶子、茶叶等其它经济林2.8万亩。年,县委、县人民政府重视发展经济林,到年油茶林就增加到90万亩。年,全县有经济林万亩,其中油茶林万亩。油茶主要分布于河西的仁义、长坪、罗渡、南京、龙形、余庆、花石、集贤、石枧、太平圩等11个乡镇,河东的大义、长冲、竹市、东湖、枫泉等9个乡镇,其它乡镇也有部分面积的油茶林。
三、竹林
民国后期,耒阳有竹木14万亩,品种以楠竹为主,还有少量的金竹、箭竹、苦竹、箬竹、水竹。主产于黄市、陶洲、盐沙、坪田等乡镇。
耒阳市年第三次森林普查油茶林分布状况
单位:亩
乡、镇(办事处)面积乡、镇(办事处)面积乡、镇(办事处)面积南京乡
白鹭乡
夏塘乡
集贤乡
长坪乡
石枧乡
仁义乡
南阳乡
罗渡乡
泗门洲镇
大市乡
陶洲乡
哲桥镇
龙塘乡
坪田乡
东湖乡
马水乡
三都乡
枫泉乡
盐沙乡
花石乡
芭蕉乡
竹市乡
城关乡
小水镇
长冲乡
洲陂乡
大义乡
亮源乡
雅江乡
公平圩镇
江头乡
灶市镇
黄市镇
东湾乡
肥田乡
导子乡
磨形乡
沙明乡
余庆乡
太平乡
23
永济乡
上架乡
遥田镇
新市镇
三架乡
石准乡
大和圩乡
浔江乡
坛下乡
五峰仙
27
高炉乡
龙形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县委、县人民政府号召各乡人民修山抚育,扩大鞭面积。~年,竹林个体所有,以户营林,勤于修山抚育,竹林面积仍保持原状。年,部分竹农过量砍伐后,将竹林加入农业合作社。是年收购到.54万根,1年相当于4年的收购量。~年,生产、生活用竹过多,楠竹资源又遭严重破坏,竹林面积虽未减少,但亩均根数减少。年政府只收购44.78万根的小径竹。年,县政府、县林业部门从外地引进重型蔸、竹鞭,无偿送往各公社种植,因水土不适,管理不善,成功甚少。此后至年,对其竹林采取勤修山,勤抚育,保面积,保丰产的措施。市境尚有竹林14.万亩,计有万多根,亩均.54根,其中楠竹14.万亩,小径竹亩,散生竹8.万根,折合亩。
耒阳市年竹林分布状况
单位:亩
乡镇
面积
乡镇
面积
乡镇
面积
黄市镇
东湖乡
长冲乡
陶洲乡
石枧乡
2
龙塘乡
盐沙乡
太平乡
龙形乡
坪田乡
沙明乡
南京乡
亮源乡
上架乡
五峰仙
三都乡
夏塘乡
芭蕉乡
马水乡
磨形乡
竹市乡
南阳镇
4
导子乡
小水镇
石准乡
枫泉乡
洲陂乡
浔江乡
8
高炉乡
江头乡
18
四、薪炭林防护林
薪炭林清代至民国,耒阳的薪炭林有30多万亩,大都分布于全县各乡村所属的灌木林,边远山的杂木林、疏林地,以及乡间各自然村的“后龙山”,又叫“禁山”。薪炭林少的乡村,也只能确砍杂柴,不准砍成林材,更不得砍大树。西乡、北乡各村只准入“禁山”扫落叶,割茅草为薪。年“大炼钢铁”,薪炭林几乎被砍光烧木炭。年大办农村“公共食堂”,以杂木、灌木为薪,复遭砍伐。年后,大办粮食,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带头开荒,灌木、杂柴山多被毁林开荒,种旱粮作物。东湖乡株木山,山高岭大,呈原始丛林状,经过这三次的乱砍,几乎成了秃岭。年开始人工造林,进行封山育林后,才长树木。年,东乡、南乡居民以炭为薪,原来的薪炭山多开垦为耕地或用材林山,只有边远无法管理的少量山地仍是杂柴区。西乡、北乡部分乡镇划定了少量的山村为薪炭林。市境尚有薪炭林亩。
防护林清至民国时期,耒阳村前村后的风景林,护塘=护路、护堪林,多系天然林,人工林很少,无数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陆续营造环境保护林、护路林、水土保护林。年,市境有防护林亩,环境保护和护路林共造1多万株,保有株。
第二节树种
清代,见于史籍记载的树种有:杉、松、梓、竹、槠、桕、油菜、油桐等75种。年森林资源普查,境内树种有72科,多种。
苏铁科:苏铁;
银杏科:银杏;
松科:雪松,马尾松、湿地松、火松、华山松、华南五针松、云南松、金钱松;
柏科:柏木、侧柏、圆柏、龙柏、菊柏、日本扁柏、塔柏;
红豆杉科:南方红豆杉;
罗汉松科:罗汉松、竹柏;
木兰科:白玉兰、凹叶厚朴、木莲、鹅掌揪、火力楠、白兰等;
樟科:猴樟、香叶樟、山胡椒、大叶樟、闽楠、梓木、山苍子、毛叶姜、乌药等;
蔷薇科:麻黎、沙黎、杜黎、豆黎、苹果、枇杷、毛叶石楠、光叶石楠、罗木石楠、火刺、玫瑰、桃树、李桃、杏子、樱桃、石灰花椒等;
苏木科:紫荆、皂夹、云实;
含羞草科:合欢、金合欢、山槐等;
蝶形花科:槐树、黄槿、刺槐、大叶胡枝槐等;
山砚科:山矾、茶条果、白檀;
四照花科(山茱萸科):八角枫、华瓜木八角枫;
兰果树科:喜树、兰果树;
五加科:忽木、刺揪;
忍冬科:忍冬、糯米条、蝴蝶夹连、接骨木;
金缕梅科:枫香、继木、红继木;
悬铃木科:二球悬铃木;
黄扬科:黄杨、细叶黄杨;
杨柳科:加杨、意大利杨、垂杨、旱柳、河柳、银叶柳;
杨梅科:杨梅、野杨梅;
壳斗科:板栗、茅栗、铁周、苦槠、小红栲、青光株、多穗柯、麻栎、小叶栎、全皮栎、槲栎、白栎;
胡桃科:核桃、化香、枫杨;
榆科:糙叶树、紫弹朴、光叶榉、榔榆;
桑科:鸡桑、枸树、小枸树、天仙果、无花果、异叶榕、黎泉榕、柘树、杜仲等;
海桐科:崖花海桐、扁担杆;
杜英科:杜英、冬桃;
梧桐科:中国梧桐、法国梧桐;
锦葵科:木芙蓉、木槿;
大戟科:三年桐、千年桐、葡萄桐、霍阳木、白背叶、野桐、粗狼柴、山乌桕、乌桕、山麻杆、算盘子;
山茶科:油菜、茶、杨桐、野山茶、川鄂连蕊茶、山茶花、银木何、鹅眉木何、木何、华南厚皮香、柃木、翅柃;
猕猴桃科:穗状猕猴桃;
杜娟科:满山红、杜娟、紫花杜鹃;
越桂科:乌饭树、米饭花;
石榴科:石榴、重瓣红石榴;
冬青科:冬青、枸骨、大果冬青、大叶冬青、亮叶冬青;
卫矛科:丝棉木、大叶黄杨等;
省古油科:野鸭椿;
胡颓子科:胡颓子、大半夏、滕胡颓子;
鼠李科:积俱、长叶冻绿、冻绿、薄叶鼠李、枣树、云南勾儿茶;
柿树科:柿树、油柿、乌柿、山柿;
芸香科:柚子、柑桔、蜜桔、金桔、积壳竹叶椒、花板、香椒子、岩石椒、黄蘖;
楝科:苦楝、香椿;
无患子科:复羽叶栾树、无患子;
桦木科:光皮桦;
漆树科:南酸枣、黄连木、盐肤木、漆树、野漆树;
槭树科:三角枫、飞鹅槭;
木犀科:桂树、野桂、女贞、小叶女贞、花曲柳、茉莉花;
夹竹桃科:夹竹桃、浴石‘
茜草科:鸡子木、黄栀子、栀子花、榄绿粗叶木、六月雪、山黄皮;
紫薇科:紫薇;
紫草科:粗糠树;
马鞭草科:玲珠枫、紫珠、红紫珠、广东紫珠、大青、黄荆;
桃金娘科:大叶桉、赤桉、柠檬桉;
腊梅科:腊梅;
南天竺科:阔叶十大功劳、十大功劳、南天竺;
玄参科:白花泡桐、紫花泡桐;
桑寄生科:毛叶桑寄生;
毛莨科:牡丹;
茄科:枸杞;
木通科:木通;
莜葜科:菝葜、小叶菝葜等;
棕桐科:棕桐、蒲葵;
禾本科:水竹、毛竹、金竹、箸竹、苦竹、麻竹、绿竹。
耒阳市年珍稀优良乡土树种分布表
单位:株、年
树名
保护级别
分布地点
土壤类型
株数
年龄
红豆杉
省属
石枧
黄壤
1
25
红豆杉
省属
太平农林场
黄壤
1
30
红豆杉
省属
太平寿洲场
黄壤
1
泡桐
衡阳市属
部队
红壤
3
20
泡桐
衡阳市属
部队
红壤
1
20
泡桐
衡阳市属
耒阳林业局
黄壤
3
5
泡桐
衡阳市属
耒阳林业局
黄壤
2
7
泡桐
衡阳市属
高炉乡政府
黄壤
1
10
泡桐
衡阳市属
东湖乡林场
黄壤
1
9
苦槠
衡阳市属
竹市
黄壤
14
苦槠
衡阳市属
芭蕉
黄壤
14
小红烤
衡阳市属
芭蕉石壕
黄壤
24
南酸枣
衡阳市属
部队
红壤
1
50
桂花
耒阳市属竹市
黄壤
1
喜树
耒阳市属
南阳
黄壤
1
11
香梓
耒阳市属
高炉
黄壤
16
水杉
耒阳市属一级
市林业局
黄壤
4
8
银杏
耒阳市属二级
导子红旗林场
黄壤
1
19
银杏
耒阳市属二级
沙明乡
砂壤
1
银杏
耒阳市属二级
沙明乡
砂壤
1
银杏
耒阳市属二级
罗渡乡
黄壤
1
檫木
耒阳市属三级
沙明
砂壤
3
16
闽楠
耒阳市属三级
夏塘葵田村
黄壤
36
11
第二章
造林与采伐
第一节采种育苗
清代,靠飞子发芽育苗,很少人工采种,山区群众采野生树种苗营造本杉、松、桐、梓等树,或封山更新,飞子成林,也有少量采用直播、插条、引鞭等方法营造油茶、柳、楠竹等。民国元年()5月,北乡兴一区大塘水口(今三架乡)一邑绅集资办了“杉竹公“苗圃,每人出铜钱文,营育杉、松、竹、桑、油茶、柏、槠、枣、栗、柚等苗木。民国21年(),县政府在县城北郊外保林庵兴办试验场,培育少量的苗木。民国24年,县办苗圃2个,面积5亩,育苗6.4万株。以后面积逐年增多,至民国28年,县办勒圃2个,面积23亩,每年育苗约10万株。次年,县农业推广所成立,在试验场办苗圃39亩。民国32年,县政府颁布《强制造林办法》后,26个乡林场设立苗圃,每个林场苗圃地3亩,计78亩。由于缺乏科技知识、成功甚少,每年每个苗圃仅能生产苗木0多株。
50年代初期,县派出专职干部组织采种辅导组,以乡为单位发动群众,在划定的采种区内采种。国家所需种子,与农户签订合同,定点收购。同时,开展育亩。1年,县人民政府明文规定:凡采种育苗有成效者,可选为劳动模范。年,县人民政府贯彻“自采、自育、自造”的方针,发动群众采种,以自采、自育为主,政府贷款扶助。年,县人民政府选定竹市乡孔明碑(今属水东江街道办事处双洲村)一块开阔荒地建立国营苗圃基地,总面积达亩,苗圃配全民职工24名,其中干部2人。当年育苗36亩,供应乡村造林。在国营苗圃的示范下,集体、个体育苗发展较快。的全县有育苗36户个。石准乡大木农业合作社林业委员郑德玉,育杉苗1.25亩,经过精心培育,一年苗高一尺余,超过了当时国营苗圃的苗木质量,一年苗龄全部上山。50年代初期,油桐、油茶、马尾松、乌桕、苦楝子以直播为主。50年代后期,改用实生育苗技术,重点培育用材林苗木。
60年代初期,不少公社大搞群众运动采种,提出“采光”的口号,既损坏了母株,又不能保证种子质量。年后,社队场组织专业队采种。自办小苗圃,就地育苗,就地造林。全县每年育苗亩左右,产苗木0多万本株,做到造林苗木自给。全县有18个公社建立了杉木林苗圃基地,培育杉木苗木。县苗圃转向以“科学试验为主,适当开展多种经营”和为城市旁(路旁、水旁、村旁、宅旁)绿化服务,培育平分珍稀树种大苗。
70年代,全县已建立20多万亩的杉木林基地,苗木的需要量增大,采种育苗也随之发展,全县育苗面积每年发展到0亩左右,较50年代增加1倍多。
80年代,由零星采种发展为建立采种基地。全县建立采种基地16处,面积1亩,专门采集马尾松、杉、梓3个树种。年,遵照湖南省林业局《关于认真抓好当前林木采种工作的紧急通知》,县林业局建立和完善“五定一奖”(定任务、成本、产量、规格、报酬,奖罚兑现)的采种育苗责任制,继续实行苗肥、苗粮、苗钱挂钩定补。乡镇、村两级个集体林场固定民育苗场地和专业劳力。洲陂乡堰中村林场固定了育苗场地和专业劳力。洲陂乡堰中村林场,扩建一个“百亩种子园”,嫁接国外松等珍贵树种共青团33亩,获得成功,还培育湿地松、银杏、香樟、喜树、广玉兰等特种林苗木。在技术上,由垫盖本土改为垫盖黄心客土,由护荫育苗改为全光育苗。年,全县专业育苗户2户。南阳镇南阳村梁承斌,~年,育苗12亩,出苗32万株,精心培育引进湿地松一级苗2.5万株,被评为湖南省林业厅和衡阳市的先进个人。年,育苗亩左右,能满足造林的苗林需要。
耒阳市~年林业育苗面积统计表
单位:亩
,TR
年度合计
杉
松
梓
其它
10
6
3
1
1
13
7
4
1
1
20
15
1
3
1
30
20
5
2
3
13
6
2
2
3
42
30
5
2
5
30
7
20
20
15
12
50
10
79
0
50
10
10
10
2
10
10
10
89
50
10
9
20
10
6
40
40
8
10
4
20
6
15
11
1
40
29
70
41
20
7
30
10
60
37
2
7
1
50
0
4
0
50
1
20
0
20
80
53
50
30
8
10
10
70
10
59
90
0
20
30
50
5
20
50
0
49
0
耒阳市~年林业采种基地表
单位:亩
单位
地名
树种
所有制形式
面积
合计
1
五峰仙林场
坳背岭
杉
国营38
高炉乡林场
老鸦背
杉
集体
60
导子红旗林场
碑边
杉
集体
夏塘共葵田林场
虎猫边
杉
集体
53石准乡林场
选发皂
杉
集体
53
芭蕉石壕林场
曹名荒
杉
集体
98
亮源睦村林场
马皂
杉
集体
56
五峰仙林场
新龙皂
马尾松
国营
30
仁义先锋林场
窖眼皂
马尾松
集体
83
芭蕉石壕林场
兴隆皂
杉
集体
41
盐沙田心林场
塘背皂
杉
集体
23
夏塘福利林场
下彭家冲
杉
集体
53
仁义先锋林场
仙岭夏家
马尾松
集体
90
五峰仙林场
兴隆皂
梓
国营
11
马水园艺场
罗家冲
梓
集体
30
三都双红林场
猫形
杉
集体
75
第二节植树造林
清代,东湖、上架桥、平陵、夏塘、上堡街、陶洲、盐沙铺、亮源桥、坪田等地,民间用插条杉、栽竹蔸的方法人工造林,基留树蔸,长再生林。民国23年(),县政府规定各镇、乡山地业主所管辖过多过远的山地,自己无力经营者,应将所管山地招佃造林,收入分配,由东佃双方协议。当时,佃户无力与业主相抗衡,致使此项规定没有全面施行。民国28年,湖南省政府播迁耒阳,发出强制性的植树文告,实施投资和免费提供苗木等造林办法,3年植桐1万亩,加上原有的油桐林,共2.2万亩。民国31~37年,年均造林亩左右,约20万株。
年3月,耒阳县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普遍造林,重点保护”的方针,劝导群众零星造林。1年2月实行“谁造谁有,伙造伙有,村造村有”,苗木实行“全价、减价、免价”供应的奖励政策,发动群众有目标、有组织、有检查的造林。年1月,县政府召开首届林业代表会议,作出“大力营造用材林,重点营造水源林,区域性的发展经济林”的决定,推动了全县造林。年,开始在铁路、公路两营造造护路林。到年,全县造林7多亩,成活5多亩,占76.3%。第十四区山碧乡(今属太不平圩乡)农民肖富枝植树5万株,成活80%,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县里统一培训集体林业员0人,各农业社开始成片造林。年~年,全县组织男女老少上山,掀起造林高潮,共造林24万亩,保存11万亩,占造林数的确良45.8%
年县政府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造国有,社造社有,社员屋前屋后零星植树归个人所有”的造林政策。是年,造林亩。年,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大办杉木林基地指示》,耒阳县被列为杉木林基地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夏塘、南阳、盐沙、石准、三都、上架、枫泉、导子、浔江、芭蕉、大义、东湖、马水公社为全县杉木林生产基地,造林转向以杉木林为主,推行造林基地化、林场化、丰产化。当年造林2.92亩,较上年增长5.65倍。夏塘公社葵田大队青年资朝华,在本队的新冲、枯桐坳等地安营扎寨,连续4年垦荒造林2多亩。从年起,定为杉木林基地公社,组织造林专业队,造林面积逐年增长。年,县里开始对各公社的造林实行验收制度,合格者给予粮食和经济补助,以激发林农造成林的积极性,当年造林14.42万亩,较年增长3.94倍。年,造林15.46万亩。~年,全县成片造林54.22万余亩,保存面积43.3万亩,占80%,其中杉木林28.1万亩,占保存面积数的64.9%,四旁植树万株。
年4月,将上堡(今黄市镇)、陶洲、盐沙、南阳列为楠竹商品生产基地。次年,以抓基地化造林为为重点,坚持基地办林场,林场管基地,县里固定造林投资和粮食补贴。年起,实行群众造林与专业造林相结合的办法,社、村、三级办林场均有发展。同年,国家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在植树节前后突击造林10天,全县成片造林2.78万亩,四旁植树62万多株。年山林定权发证,林农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高涨,联办、户办林场应运而生。年起,县政府免除林区派购粮折代金或免除农业税,当年用于造林和退耕还林的补助粮指标.15万公斤。年增加亮源、坪田、芭蕉、上堡、雅江乡为用材林基地。至此,全市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共18个。年,市委提出“农村富,长远计划靠林业”的口号,市委社教工作队先后在高炉木兰村、三架七岭、哲桥石塘铺桔柑蹲点,组织垦荒造林亩。~年,全市造林用材林18.66万亩,经济林8万亩。
第三节林木采伐
清代至民国时期,山林私有,山主自由采伐,自由买卖,砍伐无计划,有的地方采伐过量,特别是富户和木客,逐利经营,择近而采、沿耒水、淝江、舂陵水一带砍伐频繁,而交通闭塞的亮源、坪田、马水、东湖一带林木则很少采伐出售,郁闭成深山老林。
年10月后,国家虽实行计划管理,分肖派木材收购任务,但林木采伐的手续不严,竹木市场无人管,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需要增加,导致过量采伐,县境森林资源锐减。年,全县上交国家木材7立方米,以后每年以10%左右的递增率完成上交国家所分派的木材任务。年大炼钢铁,以木炭为炼铁燃料,建木炭窑上千个。年冬至年春,80%的禁山、薪炭林山被砍伐。成材的樟、槠、枣、栗等树几乎被砍尽。~年完成上交木材2.97万方米,是上交木材最多的年份。~年,全党大办粮食,干部、党员带头毁林开荒,村前村后的“禁山”、疏林地、灌木林地、油菜山,复遭砍伐。用材林的中幼株出在劫难逃。油菜被毁开荒9万多亩。年森林资源清查,全县立木蓄积仅存4万多立方米,是年只上交国家木材立方米,较年减少96%。
年,县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布告》精神,作出“所有木材、楠竹的采伐都要由县林业行政部门按计划完成,凭证采伐”的规定。集体林采伐,由林权社队提出申报,林业部门确定采伐山场面积,采伐方式和采伐树种材种数量,签订合同,填入采伐证,凭证采伐交售。私人零星林木经生产队批准,方可采伐。年,群众误解林业“三定”的政策,怕政策多变,加入对社员生产用材砍伐的手续规定过死,生怕自留山、责任山归集体,将其大、中用材林砍伐过半。根据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年5月30日,县政府发出《关于木材采伐审批和管理几项规定的通知》,对采伐审批权限和管理制度作了具体规定。坚持“三不批”,即林龄不到15年不批,无申请书不批,无规划设计不批。并规定间密不间稀、间劣不间优、间小不间大的“三间三不间”原则。年完成采伐亩,其中全伐亩,间伐亩,材积3多立方米。~年,全市采伐量为年生长量的8%。
耒阳市~年木材收购任务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立方米
年度收购年度收购年度收购年度收购年度收购年度收购0.390.790..290..3.040.8019....0.451.861....760.791..640.080.170..010....9..640.470..030.181..780.790.9770.040.79第三节分配方式
新中国建立以前,耒阳的地豪绅发地租剥削和雇工剥削的方式榨取收入,地租剥削,即将田佃给农民耕作,佃农生产的粮食,与地主对半或四六开(地主进60%)分成;穷苦人被地主雇佣为包身工,长工、月工、短工等。包身工终生为地主做工,没有产品分配权,享受最低的生活待遇。长工,长年累月在地主家耕田种地,每年工资10石谷左右,月工、短工分别按日付酬,工价都很低,陈棣满日均雇长工、短工80个,秋收时多达多个,自己不劳动,粮食堆成山,年收地租谷万多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年耒阳实行“二五减租”运动。年,土地改革运动中,实行土地平均分配,耕者有其田,废止封建地主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农民劳动所得,除交公粮和农业税外,剩余部分全部归己,至互助组未变。
初级社时,土地作股入社,大的生产工具交社统一使用,社里给社员一定的报酬。按劳动强弱语,评定底分,男劳一般以10分为固定底分,有生产技术的,底分可提高到到11~12分。
劳力弱的6~9分不等。妇女劳动力的底分一般固定为6~8分。实行“底分死记”,按劳动工分分配,但一些出工积极、扎实劳动的社员没有多记分,而一些偷懒、出工不出力的社员也没有少记分。
高级社时,社员的劳动产品除了必要的扣除外,分配给社员,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产品一律归集体所有,年终分配决算时,社员按工分多寡领取报酬。实行基本吕粮加劳动粮的分配办法。有少数高级社推行“三包一奖”(包工、包产、包成本、加奖惩)的分配办法。
年至年春,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谁家劳动多、劳动好就多得,劳动差就少得,更好地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调动了广大村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章
耕地劳力
第一节耕地
清道光六年()耒阳有耕地55.39万亩,其中水田49.34万亩、旱土6.05万亩。年,全县有耕地面积亩,~年,耒阳耕地面积一直保持在51~54万亩之间。
1年土改中,登记全县有耕地面积亩,年查田定产,丈量核实,全县实有耕地面积82.33万亩,人均耕地1.63亩,此后,人民政府奖励开垦荒地,至年,扩大耕地5.16万亩,人均增加0.08亩。
年后,兴办交通、水利、工矿、学校、游乐场、私人建房等用地较多。年同个比,耕地面积净减11.54万亩,水田面积净减9.02万亩。
人口增加,耕地锐减,引起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