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文学总第期,张舒欣散文

编者:文友张舒欣本期发表两篇作品:①过年,回忆昔日其家乡内蒙人民过年的情景,也写了年之后新式过年,阖家团圆,开起家庭演唱会,体现了吉庆和热闹气氛。该文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生活,让感受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②秋游记,写游览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所见所闻。作者文笔朴实,流畅,作品洋溢着对新时代的热爱,也反映了现在安度晚年的快乐。主题鲜明,内容有生活气息。文学作品语言是第一要素,只有把握好了语言的运用,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作者今后要加强文字方面的修炼,用心地把文句写得生动活泼一些,这样写作水平则会不断地进步和提高。文川山人、12、2

张舒欣散文、游记

1、过年

时间过得真快!又要过年了。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现在早已不盼过年了,大概是年龄的关系吧?颇有些感慨。岁月无情,一晃从孩童-青年-现在又晋升奶奶了。儿孙们要回家过年,老早开始就忙碌着准备着,现在愁的不是买什么好吃的东西,也不是做什么好吃的饭菜。春节就是孩子们放假,回家和父母团聚,享受天论之乐才是是主要目的。所以我们把精力主要放在打扫室内卫生上。

年前家家户户打扫卫生,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已经流传至今,当然我们也不能例外。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得打扫一遍,整洁明亮,干干净净,还真是很累,但是心情很好,很有成就感。要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身体很好,依然很能干!上了几岁年纪就喜欢怀旧,每当过年时就情不自禁的想起小时候过年。想着想着小时候过年点点滴滴的事情,就浮现在眼前。是那么遥远而清晰,亲切而温暖。小时候,我家住在内蒙的一座小城市,我家算是一个大家庭,有父母和我们兄弟姐妹七个。想想在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过来人都会有所体会吧。物质比较匮乏、收入也普遍不高,小孩子每家还都不少。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爸爸妈妈为把我们养大成人要吃多少苦,要受多少累!长大后才明白,父母当年是多么不容易。当年百姓家平日生活是很简朴的,饭菜很简单,省吃俭用。但是到了过年父母非常重视,孩子们早早就盼着过年呢。一进了腊月就开始筹备预算了。年前爸爸开工资了,开始计划购买年货了。我大哥拿笔,再准备一张纸,爸爸口述,由我大哥记录,按照爸爸说的购买顺序一笔一笔记录着。

首先把粮本供应的细粮,香油,豆油买了。第二大项就是用肉票买猪肉。一般得买二十几斤肉,要派一个人专门负责排队购买,一定要买肥肉,不然回家要挨训的。因为当年买肉不像现在这样,想要哪块买哪块,而是赶哪块算哪块,大家都想买肥的肉,能否买上肥肉就看运气了,所以这差事谁都不爱去。第三是买葱姜蒜、花椒、大料等调味品,这些平时是很少用的。第四买副食本供应的花生瓜子,再买些糖果。然后再买一副扑克牌和一些鞭炮,因为这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预算已经完成了,我们围着我大哥还七嘴八舌的提出各种要求,父母只能再答应我们一个要求那就是买“冻秋梨”(当时北方的一种梨买家里就是冻的)真是高兴!三十晚上有冻秋梨吃了,一阵欢呼。过了腊月初八,(内蒙古的冬季很长)妈妈就开始蒸馒头、做粘豆包、白面豆包,还要买豆腐。院子里有个大缸把这些东西统统的放在这个大缸里冻上,等着春节吃。春节前做这样准备,是当年关外人民的生活习俗。现在回想起来习俗也是由当时条件所限而形成的,那时家家一般只有一口大锅,做完菜,再做饭,很是麻烦。节前准备点主食,过年做饭就能省点时间了,尤其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盼望已久的大年三十终于来到了,马上就要开饭了,我们看着一桌子饭菜,真是两眼放光,一会功夫,一桌子的饭菜一扫而光,满意着、幸福着!爸爸妈妈看我们吃的那么香甜,这顿年夜饭孩子们很满意,再苦再累也值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穿上新鞋,新衣服,到院子里找小朋友,当然也有显摆显摆新衣服的意思。小朋友们不约而同的都来到大院的空场,商讨着给院子里的每家每户拜年的事,为先去哪家拜年吵吵嚷嚷,意见一致后,就挨家挨户拜年。到哪家拜年都能得到一些糖果,很是高兴。这些糖果是很珍贵的,舍不得一下子吃完,要慢慢的享用。吃完糖果还要把糖纸叠的整整齐齐夹在书本里。大人们也要到邻里家去拜年,进门第一句就是某某“过年好”!然后大家都互道“过年好”!这样的交流互动,更加深了邻里和睦,整个节日都是喜气洋洋的。小城过年非常热闹,鞭炮声从三十晚上到初一早上几乎就没有间断过。大街上还有扭大秧歌的,一拨接着一拨,争相展示他们最拿手的演技。有时几个秧歌队在街心广场相遇了,那就更热闹了,各队更加精神抖擞大显神通,伴奏的锣鼓队也把乐器敲打的震耳欲聋,周围的欢众更是高声喝彩、鼓掌助威。把秧歌队的表演推向高潮。人们追逐着看,不厌其烦,真是看不够。街上这种热闹的场景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的晚上才会结束。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的腾飞,祖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歌舞升平。过年不再为吃什么,穿什么犯愁了。再也用不着肉票,副食票,粮票了,这些票证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到了年以后,我们的孩子们都长大了,有的已经成家立业了。现在过年已经不满足吃喝玩乐了。我们增添了娱乐项目搞“家庭春晚”。总策划,导演,指挥通过选举由我大侄女担任晚会资金由我小妹妹一家负责出。我们家庭春晚一般选定在初三晚上。白天就开始布置会场,贴标语,奖品年前已备好了。

晚会开始啦,主持人上场讲话,宣布老张家“家庭春晚”现在开始。接着由报幕员按节目单顺序报幕。节目多样化,有三句半。台词是由我大侄子写的,演员是我妹妹弟弟们,记得最后一个人说的一个字分别是“吃、喝、玩、乐”台下一阵哄笑。时装模特表演是由侄女外女们,学着不太像的猫步,更是搞笑,台下观众笑的直不起腰来。另外还有猜谜语,独唱,贴鼻子等等。参加演出的人是有奖品的,但是要通过抽奖才能获得。奖品提前准备好了,把同样大小的纸条放入气球里,并写明奖品名称。每个节目演出结束演员在众多气球中选择一个,点破气球??奖品诞生。获奖者拿着麦克风要说几句“获奖感言”是真实的感言,不是说笑。这样的春节晚会举办了好几期。

我是年末离开我的家乡的,但是每年都要回家乡过年,持续不断二十多年。我家是和睦的大家庭,家庭氛围温暖而热烈。家的温暖及家乡过年的气氛这些都是我对“年”的情感认知。现在我是有孙辈的人了,当奶奶了,不能回老家过年了,只能在平常日子回去看看亲人们。但是,对家乡的情结以及对过年的记忆早已深深地、牢牢的根植在我的大脑记忆中。

2、秋游记

秋天翩然而至,秋色宜人,北京的秋天更是美丽。今年我们战胜了突发而至的“新冠病毒”,更加显现出今秋的不寻常,现在终于可以放松身心享受自然了。我和老伴准备去北京周边走一走,退休前也很少出去玩,市区那些“传统”的旅游景点总是人满为患。思来想去,我俩选择到“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9月20日天气晴朗我们出发了。上方山属于燕山支脉。位于北京房山区境内,是一座集自然、佛教建筑和溶洞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有北京最大的名木古树群,称得上是森林世界,植物王国。公园里的游人确实不多,清静,空气极好,远离喧嚣的市区,心立刻静下来了。远远望去群山迭翠,林木茂密。我们漫步在一条山间小路,两侧都是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树林里不时传来鸟的鸣叫,在山谷里回荡,那么清脆悦耳,这是大自然最美的音乐。不知不觉,我们来到通往“云梯”山下,为安全起见我们乘缆车到达山顶。那些年轻人来上方山,云梯是必登的,云梯在绝壁凿石为台阶,大有智取华山一条路之险。我们到了云梯山顶,往下望去,只见云梯石阶弯弯曲曲的好似一条长蛇盘延而上,那些人正一步一步的艰难往上攀登,很欣赏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佩服他们的勇气及顽强!我年龄大了,不能加入这登山行列,觉得有一点伤感。这些年轻人经过艰苦的攀登当到达山顶时,一定别有一番感动与兴奋,为他们加油!云梯的顶端就有一座庵称“云梯庵”,据介绍这是明朝时期建造的庵寺。心里不由得感慨不已,我们的祖先能在如此险要的崇山峻岭中建造如此宏伟的建筑,要用“勤劳、勇敢、智慧”来形容,绝对不过份。云梯庵依山傍水,清清的溪水流淌在这山谷间,好不惬意。再向上行道路渐缓,茂密的古树藤蔓映入眼帘,五千多亩原始森林绚丽多彩。走过款龙桥,便见一古刹坐落在山坳中的古树丛中这就是上方山总方丈的住处“兜率寺”这里是各寺庵的中心。最早建于隋末唐初院内遗存有碑刻、经幢等。看到此建筑群,不由得又有一番大大的感慨……这时我俩的体力不允许我们再往前走了,休息片刻,往回走,在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季节,悠闲的漫步在这深山峻岭中,享受着太自然赐给我们的天然氧吧!呼吸畅快,飘飘欲仙,爽!在行走的路上不时有树叶,像蝴蝶似的,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落到山间小路上,落到游人的身上,落到大树下。这些树叶即将和泥土一起酿成沃土,滋润着上方山的万物,使上方山苍松翠柏枝叶繁茂直入云端,生生不息,诠释着生命的永恒!。由于上方山生态环境好,有很多动物栖息在这山上,偶尔抬头可见群猴在树枝上嬉闹玩耍,给游人增添了乐趣,动物与人类共享这优美的环境中,好和谐!真是一幅生动的绝美的山水画卷。我和老伴一边走,一边聊天,一边欣赏这山山水水,还有这各种各样的树木,其中有许多珍稀树种。上房山有多种植物,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还有这些树木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只见多数树叶及枝丫依然嫩绿不见秋意,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照下来,斑斑点点、层层叠叠。一阵微风吹来,沙沙作响。这一切简直是梦境一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真的感觉到“造化钟神秀”,我们的祖国真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呀!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恋恋不舍的走出大山,结束今天的旅程。在这秋收的季节里,我们收获了快乐!

作者简介:

张舒欣,女,汉族。年生于内蒙古通辽市。年考入哲盟卫校后医院,年调入北京。爱好文学及书法。

征稿说明

《杜鹃花文学》是“紫云山文友群”期刊中的对外期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jn/7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