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吴湖帆作品不难发现,其绝大部分画作都是临摹、或是拟古代诸家笔意。大量仿摹,源之于吴湖帆家藏名画和其特殊的职业地位。然而,在即将于12月21日举行的上海嘉禾年秋拍中,吴湖帆在年创作的《碧萝湖公园写生》,却是一件难得一见的红色经典之作。
吴湖帆?碧萝湖公园
设色纸本?镜片?戊戌?年作
题识:碧萝湖公园中丛桂亭东眺。
戊戌秋,吴湖帆写景。
钤印:吴倩画印
吴湖帆自题签条:碧萝湖公园,一九五八年,吴湖帆画。
44.8×66.8cm?约2.7平尺
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人民美术》创刊号上发表《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其中写道:“新作品的主题,不用说主要的要从新的社会生活中选取典型的事件和人物做题材;但这并不等于说拒绝与此有关之其他题材……只要能够启发、鼓舞、教育群众的建设新中国之积极性,能够使群众更团结更坚定更乐观更勇敢,能够有益于建设新中国的事业,都可以是而且应该是我们取材的对象。”
对于谙熟的“元人笔墨”、“宋人丘壑”、“唐人气韵”的吴湖帆来说,怎么样来表现新中国题材呢?《碧萝湖公园写生》无疑回答了这个问题。
(局部)
据有关资料记载,《碧萝湖公园》是吴湖帆年在碧萝湖公园写生所作,后赠与当时分管上海城市建设的领导宋季文。碧萝湖公园,也就是至今为上海本地人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长风公园。
长风公园园址原是吴淞江(苏州河)古河道中的西老河河湾地带,湾内地势高处有一村落名叫宋家滩,俗称老河滩。年初,上海市政府决定征用这块滩地,辟建公园,筹建时名“沪西公园”,年7月1日,该园南侧部分试开放,更名为碧萝湖公园。在年国庆节全园开放前夕,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取《宋书·宗悫传》中“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将园名改为“长风公园”,又取毛泽东《送瘟神》诗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句,将园中人工湖命名为“银锄湖”,大土山命名为“铁臂山”。
年建成时的长风公园
年起,新中国的建设逐渐向“高速”走去,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但是在思想层画,人们建设祖国的赤子之心却一片火热,政治学习氛围也极其溜之浓厚。在上级的领导和组织下,画家们也纷纷主动学习,“跟上形势”,用手中的画笔歌颂着新中国的建设成就。这个时期的吴湖帆曾创作过许多红色题材的作品,讴歌社国建设。例如《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等,表明他的思想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与其他的红色题材绘画相比,我们却可以看到《碧萝湖公园写生》还是带有吴湖帆传统绘画的影子,或许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在交织的矛盾之中,吴湖帆对于艺术的虔诚和认真,以及激发出来的不同寻常创作能量和智慧,将其原本崇尚的“南宗正脉”展现出来。
(局部)
红色绘画的浪潮先后绵延30年,构成对一段特殊历史的记录,但外界对这段美术史的理解却并不充分。此前在西方的艺术史观影响下,中国的红色题材作品一度是个盲点,人们觉得主题先行的创作比较单调,但是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红色题材绘画在拍卖市场上暂露头角,像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系列更是连创亿元天价,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像《碧萝湖公园写生》这样并不多见的吴湖帆红色题材作品,其所蕴含的巨大投资潜力将会越来越被藏家所重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