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考题分享
今天先出题,再回顾上次练习题的答案喔!!!
今天的练习题内容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三章中药化学与药效物资基础
第七节萜类和挥发油
考题预测
一、最佳选择题
1.属于倍半萜类的化合物是
A.龙脑
B.梓醇苷
C.紫杉醇
D.青蒿素
E.穿心莲内酯
2.倍半萜有
A.2个异戊二烯单位
B.3个异戊二烯单位
C.3个异戊二烯单位
D.3个异戊二烯单位
E.3个异戊二烯单位
3.简单而有效地区别挥发油和脂肪油的性质是
A.溶解性
B.挥发性
C.稳定性
D.旋光性
E.折光性
4.薄荷挥发油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A.黄酮类
B.有机酸类
C.萜类
D.甾体类
E.有机胺类
5.《中国药典》中,以挥发油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的中药是
A.龙胆
B.穿心莲
C.黄芪
D.薄荷
E.黄柏
二、配伍选择题
[1~2].
A.三萜
B.二萜
C.环烯醚萜醇
D.环烯醚萜苷
E.裂环环烯醚萜苷
1.獐牙菜苦苷是
2.栀子苷是
[3~4]
A.伪麻黄碱
B.广藿香酮
C.穿心莲内酯
D.青蒿素
E.齐墩果酸
3.抗疟的有效成分是
4.抗钩端螺旋体的有效成分是
[5~6]
A.吸咐柱色谱法
B.液相色谱
C.薄层色谱法
D.柱色谱法
E.冷冻析晶法
5.分离莪术挥发油的有效方法是
6.分离薄荷挥发油的有效方法是
[7~8]
A.知母
B.丹参
C.熊胆
D.黄连
E.莪术
7.主要有效成分为倍半萜的中药是
8.质量控制成分甾体皂苷的中药是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2]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青蒿素是其抗疟的主要有效成分,系我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次从青蒿中分离得到。临床应用表明青蒿素对间日疟或恶性疟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优点,是一种高效、速效的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
1.青蒿素的结构类型是
A.单萜
B.倍半萜
C.二萜
D.三萜
E.四萜
2.青蒿素抗疟作用与结构中最密切相关的基
团是
A.内酯环
B.醚基
C.过氧桥
D.内酯羰基
E.以上基团都密切有关
四、多项选择题
1.结构为二萜类化合物的是
A.紫杉醇
B.穿心莲内酯
C.苯丙酸
D.苯乙酸
E.苯甲酸
2.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二萜苷
B.三萜苷
C.单萜
D.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
E.倍半萜
3.可用于衡量挥发油质量的重要化学常数有
A.酸值
B.酯值
C.相对密度
D.折光率
E.皂化值
4.中药挥发油中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主
要有:
A.单萜
B.倍丰萜
C.二倍半萜
D.三萜
E.四萜
5.评价挥发油质量的物理常数有
A.比旋度
B.折光率
C.相对密度
D.熔点
E.闪点
已经看到这里,就证明您已经完美完成了今日的考题,不要忘记核对上一次的题目的答案哟
第三章第六节黄酮类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
1.E解析: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主要是利用分子中的基本母核及其所含的酚羟基的性质。盐酸一镁粉反应为其最常用的反应。
2。E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游离黄酮苷元的溶解性。
3.D解析:本题考查糖的化学性质。
4.E解析:本题考查葛根所含主要化合物成分。黄酮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降血压等作用。葛根发霉后,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
5.B解析:本题考查满山红的质量控制成分。满山红中主含杜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杜鹃素为对照品对满山红进行含量测定。要求杜鹃素大于等于0.08%。
6.A解析:本题考查黄芩苷水解/氧化反应。黄芩经水解后生成的黄芩苷分子中具有邻三酚羟基,易被氧化转为醌类衍生物而显绿色,这是保存或炮制不当的黄芩能够变绿色的原因。黄芩变绿后,有效成分受到破坏,质量随之降低。
二、配伍选择题
1~2.CB解析:本组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黄酮醇含有3-OH。异黄酮B环在3位上。
3~6.ACBD解析:本组题考查常用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盐酸一镁粉(或锌粉)反应是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橙红至紫红色,少数显紫至蓝色。当β一环上有一OH或-OCH3取代时,呈现的颜色亦即随之加深。虎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功效。其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二苯乙烯类、黄酮类、水溶性多糖和鞣质等成分。秦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有清热燥湿、凉肝明目等功效,主治痢疾、崩漏带下等。大多数生物碱在酸性水溶液或稀醇中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络合物或复盐,这一反应称为生物碱沉淀反应,这些试剂称为生物碱沉淀试剂。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化铋钾试剂、碘化汞钾试剂、碘一碘化钾试剂、硅钨酸试剂、饱和苦味酸试剂、雷氏铵盐试剂。
7~8.EA解析:本组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黄酮类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7,4′-2-OH7-或4′-OH-般酚羟基5-OH。
9~10.CE解析:本组题考查花类中药的化学成分。槐花的化学成分有芦丁、槐花米甲素、三萜皂苷类、桦皮醇、槐二醇。洋金花的化学成分有东莨菪碱、莨菪碱、去甲莨菪碱等。
11~13.BCA解析:本组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加入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形成黄色络合物,说明有3-OH和(或)5-OH;再加入枸橼酸后黄色消退提示含有5-OH而无3-OH,黄色不消退提示含有3-OH。
14~16.EAB解析:本组题考查物质的有效成分。葛根的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槐花的有效成分为芦丁,银杏叶的质量控制成分为总黄酮醇苷类和萜类内酯。
17~19.ADE解析:本组题考查常用中药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橙皮素应为陈皮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成分;芦丁为槐花中质量的测定成分;大豆素为葛根中的成分,能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20~22.BCE解析:本组题考查常用中药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结构类型。葛根主要成分是含异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7,4′一二葡萄糖苷及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陈皮主要成分是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橙皮苷等。满山红主要成分为杜鹃素、8-去甲基杜鹃素、山柰酚、槲皮素、杨梅素、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以及莨菪亭、伞形酮、木毒素、栊牛
儿酮、薄荷醇、杜松脑和α一勃、β-、γ一桉叶醇等。其中杜鹃素是祛痰成分,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23~24.BD解析:本组题考查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所含成分。芦丁是槐米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变脆引起的出血症,并辅助治疗高血压;满山红中的杜鹃素是祛痰成分。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3.BBD解析:本组题考查常用中药槐花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是槐米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变脆引起的出血症,并辅助治疗高血压。芦丁为黄酮醇类化合物,水解后得到槲皮素和芸香糖。
四、多项选择题
1.ACDE解析: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为二氢查尔酮类、二氢黄酮类、高异黄酮类、查尔酮类、花色素类等。
2.AD解析:本题考查主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黄芩中主要有效成分有黄芩苷(含4.0%~5.2%)、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槐花中主要成分是芦丁、槲皮素、皂苷、白桦脂醇、槐二醇以及槐米甲素、槐米乙素、槐米丙素和黏液质等。其中芦丁是有效成分,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
并用做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剂。据近代研究表明槐米中芦丁的含量高达23.5%,槐花开放后降至13.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指标成分为总黄酮,要求槐花总黄酮(以芦丁计)大于等于8.O%,槐米总黄酮大于等于
20.0%,对照品采用芦丁。
3.ABC解析:本题考查银杏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无论练习题做对了多少,做错了多少,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本错题集,吧自己错误的题写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到考前一个月的时候,我们拿出这本错题集,上面才是我们查漏补缺的重中之重。
我们还老样子,今天的题做完了,要核对在这里
答案获取方式
1.请大家密切怎样预防儿童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