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霜叶满山红
散文\王捷-闲看霜叶满山红清霜冷,红叶满,立冬前的一个周末,几个朋友兴致盎然地相约去平陆看红叶。
不巧那天起了雾,路口盘亘好一阵后,我们小心翼翼地上了运三高速。车子转过几个山弯,驶过一座大桥,渐上坡至中条山顶时,雾竟一下子散开来,太阳斜挂在半空中发着暖暖的光,顿时有种“守得云开日月明”的意境。
最早听说红叶,是香山的。只可惜去了北京N多次,却也没有在“故都的秋”里去过一次,所以一直与红叶无缘。去年家乡周边的三门峡甘山红叶开始风靡,接着又有绛县紫家峪的红叶如火如荼,却也一直未得空去。这一次的红叶倒要好好欣赏一番。
车子下了高速,穿过平陆县城,在黄河北岸的公路上一路疾驰向东。深秋的黄河闪着粼粼波光,或宽阔或蜿蜒跟随在车右,山梁上的树还是绿色的。在一个“几”字形路口,车一个左转弯驶进了一个山凹,却看见右边原有一座大桥,似弦架在两个山梁之间,只可惜是座断桥。同行中有在平陆工作的朋友,就给我们讲起了典故,传说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疏通三门峡的河道后,看到南北两岸百姓来往不便,就决定在这里造一座桥,便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建造。住在北岸山上的妻子心疼他,就天天不辞劳苦送饭到河边。一天一阵大风吹得河边的大鼓发出振聋发聩的巨响,妻子以为大禹饿急了在催送饭,便急忙将红豆米汤装进瓦罐里跑下山,刚到沟里,一不小心罐子被路边的枣刺挂住,米汤全洒到沟里了,一时生气地捋了下枣刺,枣刺就变成了直的。碰见赶来的大禹也没好气地埋怨,罐打了饭也洒了,还是跟她回去吃饭吧。大禹是治水的,造桥不是他干的,她看他造不成!结果,大禹的桥就怎么也造不起来了,三门峡谷里只留下了三个桥墩,就是后来的"人门岛"、"神门岛"和"鬼门岛"。从此,这边山沟的山坡都变得像红豆一样红,每逢下雨,到处都是稠糊糊的红水,人们称之为"米汤沟"。而这山沟的枣刺从此也不带钩了。听朋友这么讲述,顿时觉得这里真是个神奇的地方。现在这座桥是多年前建在黄河北岸两个山梁间可通行的,两年前意外坍塌了,目前还在抢修,若修成从桥上走是可以省一些路程的。车子继续前行,路过“三门峡大坝”----万里黄河的第一坝,从北岸换一个角度看大坝亦是别样的壮观情景,记得春天时从南岸的三门峡市上过大坝,浑厚高耸的坝体、大型的起重吊载设施、整机组的运转发电设备,有种满满的重工业工厂的味道,给我们带来不同于商业城市的感觉。大坝下游的河道中“中流砥柱”屹立在水中,张公岛炼丹炉隔水相望,流淌的黄河水写满了远古的故事。思绪跟着疾驰的车子一路飞舞着,远远看见河下游对岸竖立着高高的绝壁,行近看时却是黄河在这里水流静缓地转了一个水湾,竟还冲出了一片沙滩,水质清澈,阳光温暖,时常有人在沙滩上休闲嬉水,难怪人们管这里叫“黄河三亚”呢。
我们继续沿着可以通往临县夏县祁家河的路,在坡底乡拐上了一个斜坡,一路直朝后窑村而去。弯弯曲曲的山路虽约三四米宽却是公路,景色渐入佳境。路两边渐渐出现了一些柿子树,红红的柿子挂在叶子凋零的树上好似一个个小灯笼,路边一闪而过的农户的屋檐下挂满了串起来的红柿子串,很是喜兴。朋友说这是水化柿子,入口即化。是吗?待会儿可要尝尝。车子转过几个山弯,驶过了一个村子,又前行了一段便来到了马泉沟。红色的、黄色的、深绿色、浅绿的乔木、灌木就在路前面、车两边蔓延开来,乍一看去像是晕染了一层红的、黄的烟霞,又似密密集集开满在田野上红色、黄色的小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当年的杜牧诗人看到这般景象也是如此沉醉吧。
站在山梁上远望,朋友便指着远远近近的红叶介绍,这里的红叶有黄栌、红枫、槭树、柿子树、卫矛、荀子等十多种,最多的是黄栌,与香山红叶类似。哦,这也算圆了些我看香山红叶的愿望了吧。那圆形、椭圆形、五角形等等形状的红叶,深深浅浅的颜色簇拥在一起,铺展在高高低低的山梁上蔚为壮观,像极了一幅颜色艳丽、图案别致的织锦飘落在整个山川。那织锦的色彩,随着地势起起伏伏,追着光影明明暗暗。对面山梁上那片红叶生长集中的山坡,在此时下午太阳的光照下,呈现出最美的颜色与景致,很是惹人喜爱,人们纷纷驻足流连。群山围绕的谷底平坦开阔,绿色的农田中整齐的点缀着几排干净的房子,在周围的山峦绿树衬托下似乎有点中欧山谷草甸的既视感,映衬着周围绵延不绝的红叶山川有了一种别致的美感。我们继续往里走,爬上一个小山坡,这里的红叶更茂盛一些。一条小路蜿蜒于树丛之中,四周的红叶随风摇曳,我们穿行于红叶间,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枚红叶,舞蹈于秋的色彩斑斓中,美不胜收。“夕日红霞,秋景瑰艳,霜色流丹”。早已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人面枫叶相映红了。走着拍着,远远地望见正北方向有一个尖尖的山顶,朋友说那是当地人称之为“锥子山”的平陆最高峰,海拔多米。要是时间足够啊,会当临绝顶极目远眺,连绵起伏层林尽染的红叶风景定然会更加壮阔绝美。
回来的路上,我们做客村委大院,和从各地络绎不绝来这里赏红叶的人们一起吃了顿简单美味的农家饭,还尝了尝那红红的水化柿子,拿在手里看上去和一般柿子无二致,吃在嘴里软软甜甜,有些许香气,味道的确不一般。深山里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资源和有机质含量高的红壤土质环境,孕育出了含糖分很高的柿子,用开水泡即可融化,并能溶解于水中呢。据说唐贞观年间,水化柿子就开始成为“贡柿”,到现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淳朴的人们辛苦劳作,将柿子削皮后串成串,挂在树上、木架上、屋檐下晾晒,也有了一份吉祥的兆头,喜柿(事)连连、柿柿(事事)如意,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把整个小山村点缀得如诗如画。
回市里的时候,我们还绕道黄河湿地旁,再次近距离亲近了一番天鹅。也许天气还不到很冷的时节,天鹅已经飞来一些了,数量还不是最多的时候。姿态优雅的天鹅悠闲自在地或在水中、或在岸边追逐嬉戏,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的粼粼水中散发着白色丝绒的美感。不时会有几只天鹅扑棱棱凌空而起、掠过水面,细长的颈项与优美的翅膀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极赋闲情逸致。人与天鹅的和谐相处,得益于近几年黄河两岸人们治理水陆环境和保护珍稀动物意识的提高,为西伯利亚长途迁徙而来的天鹅们提供了休憩越冬的环境和保护,而可爱的天使们也给家乡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路上,朋友一直在聊平陆正在思考着如何打造旅游大县,如何为人们在观赏红叶、天鹅的时候提供一体化的民俗休闲娱乐。我也从吃、行、赏方面的便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其实从村子里悬挂的旅游标语到央视专题报道、报纸、白癜风医院为您一查到底白癜风医院石家庄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