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富恒石竹后山,隐秘的杜鹃花胜境
杨木华
从没想过,在漾濞富恒的石竹后山,竟然隐藏着一个隐秘的杜鹃花盛境。当那些大树映山红,一树一树以奇特的造型,满树的繁花,如火把燃烧在本来光秃秃的山头时,我一遍遍惊呼,虽然举一次镜头就落在队伍的最后,可依旧满心欢喜——这是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徒步!
是的,苍山西坡的映山红,这久正在刷屏。每天无数游客前来,无数相机手机对准漫山红花拍了又拍,这是一个属于苍山西坡属于红色的时节。我也是苍山的仰慕者,西坡杜鹃拍过千遍不厌倦。可在这盛花期,我怎么会背道而驰来了石竹?
这是参加本地登山协会的一次徒步。我们出漾濞小城上白章水泥路,在一个山头开始徒步,据说全程大约16公里。我多乘了约5公里的车,在一个有花的山谷开始步行。那个山谷,流水清风中,野茶花且开且落,我一个人慢慢向上。向上,看见一些倒伏的枯树,看见一些与枯树对望的红花。在接近山头时,大片大片的映山红开始出现。且拍且行中,后续的队伍开始赶了上来。对着花,我们以各自喜欢的方式,记录者自己对花的仰慕。在一棵古老的映山红前,对着盛放的球状繁花,我选了一杈留空背景,删去繁杂,把干枯枝条上的勃发生命凸显出来。
沧海无穷,只取一瓢饮。越过那个叫山神牌的山顶,我们开始向石竹后山前进。下山,才真正遇见了特立独行放荡不羁的映山红树。
杂木褪尽,只有映山红东倒西歪地站散落在那些黄草坡上。似乎前世有缘,可今生却又无法相依的花树们,一株有一株的树形特色,一株有一株苍老状态,一株有一株的盛开方式。且苍老的不止是树形,更有一棵又一棵的杜鹃心——无论怎样苍凉,活下去,也是他们的一种活法。今年是映山红盛年,没有一棵花树能忍着不开花。于是,一棵接一棵苍老的树,用尽心力以花尽树亡的投入,让枯老的枝头彻底绽放盛世的花朵。公路上南边的小小圆顶山头,全是这样古老却繁花满枝的树。可惜,站在公路上的我,来不及抵近那些饱含沧桑的美妙,就在前人的催促中不断追赶大部队。
在靠近石竹水库一段路时我们走山脊。这里的映山红虽然杂生林中,可也颇具特色。大部队开始慢下来,各种手机一展神威。我却很少拍摄,因为那些花那些树,苍山西坡见得太多太多,而先前的荒坡古杜鹃,却是不多见的独特。在靠近石竹水库时,我以即将建成蓄水的库坝为背景,以几棵开满花的映山红为前景,拍下了一张纪念图——明年,这里将是一谷清澈的水体,那时,水映杜鹃红,这偏远的大山深处,也一定绽放时代之花的丰盈。
中午一点,我们到石竹一个农家乐吃饭。大片大片的紫丹参到了收获时节,一些农人正在地里采挖。那饱满圆润的淡红色根系,一根一根连接着山村的脱贫致富梦想。我买了一袋回来,明天起,每天一杯丹参茶,将伴随我度过更多的赏花季。
回来的路上,我和宏观商量,这么隐秘的映山红盛境,正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我们再来一次可好?他爽爽地答应了。
你呢,这样隐秘的盛境,花都开好了,你也来一次?
线路:出漾濞小城一公里,过新白羊大桥上水泥路,到白章后沿着即将铺筑水泥路的泥石路(水稳层已经压好)向西行。到水库的弃土场右转一公里,就是漫山盛开的大树杜鹃。全程大约35公里。亲,最妙曼的是,轿车可以畅行无阻!花海附近有农家乐,可以一品紫丹参炖土鸡等山珍!农家乐联系常先生
附图:
这是一种报春花,花剑味美!
背景就是石竹水库
这就是紫丹参
、
昨天徒步集体合影(常世伟拍摄)
作者简介:杨木华,男,年生,彝族,中学语文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民族文学》、《山东文学》、《丝绸之路》、《博爱》、《启迪》、《思维与智慧》、《辽河》、《作家天地》、《文学与人生》、《壹读》、《大理文化》、《北京青年报》、《齐鲁晚报》、《安徽商报》、《渤海早报》、《中老年时报》、《中国教育报》、《教师报》、《大理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作品数百篇。散文《弥渡的味道》获散文选刊与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合办的“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一等奖。年出版的散文集《岁月有痕》获大理州出版奖。
图文均为杨木华原创,欢迎转发分享。图片如有其他需要,请后台留言,有更多大图可以提供。
点击文首蓝色字体疯华岁月或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