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把菇的季节已经到了,朋友圈已经陆陆续续晒三把菇了,已经很多年没吃过了,但是味道还是那么的记忆犹新,一个字,鲜,口水已经来了!对这一山野珍品你有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普及一下吧!三把菇又称“三塘菌”,蘑菇的一种,常见于四川,云南,贵州。在云南叫鸡纵菌,四川则称伞把菇,金沙则习惯叫三把菇,咱们遵义一般叫三白菇,是一种天然野生食用菌。三把菇生长出土前呈圆锥形,出土后逐渐伸展,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白色至乳白色,长老后带黄色。喜欢偏酸性的黄泥巴土壤。
三把菇一般在农历的七月中旬左右生长,味美鲜香,可烧汤,炒,三把菇的汤煮面吃那叫一个爽,实乃难得山野珍品!三把菇出土的地方较隐秘,不被人轻易发现,所以寻找三把菇时,除了早起和独到的观察力外,还得是有心人才能碰到,你早到或是迟到,都将与它有缘无份。一个找三把菇高手的老人,他曾用本子详细的记录下他每年寻找到三把菇地方、时间,以后每年都到其附近寻找,基本没有空手而归过。
//贵州民间传说//一说三把菇一长就是三“坝”(有处、片的意思)。三把菇不会单独生长,只要生长一“坝”,紧挨着三五米或十来米范围就有另两“坝”。所以有经验的捡菇人,捡了一“坝”三把菇之后在周围仔细寻找,一定有惊喜的收获。
二说三把菇一长就是三年。意思是说三把菇在这个地方生长一年后,第二、三年还会接着在这里生长,连续生长三年后才会搬家到别的地方。
三说三把菇只能蹲着捡。发现三把菇时,讲究的捡菇人要先拜山神,感谢山神赐福,祈求来年三把菇再生长,再碰上好运气,然后再蹲下捡三把菇。并有“站着捡三把菇,回屋就不见”的说法,说的是一户人家的房头地里长有一“堂”三把菇,主人站着捡了几朵回屋去拿东西来装,掉头去看三把菇已渺无踪影。四说捡三把菇时要戴斗篷,不能讲话。正在捡菇时,如果有人走近,捡菇人是不会和人打招呼的,一直要把三把菇捡完才说话。同样有不戴斗篷和捡菇时说话,会吓跑三把菇,来年不会生长的说法。五说蚂蚁蝼子不能挖穿。生长三把菇的地方,菇底十多公分深处必然伴生有白蚂蚁蝼子,没有白蚂蚁蝼子的地方,或者有白蚂蚁蝼子但被挖穿敞气的地方,是绝对不会长出三把菇的!有经验的捡菇人,捡了三把菇后会留下标记,防止蚂蚁蝼子被耕作或牲畜踩踏而破坏,只要精心保护好蚂蚁蝼子,来年的三把菇生长季节又三晴两雨,到老地方捡三把菇就十拿九稳!六说能捡到三把菇是有“口食份”,即有食运。捡到三把菇是大家的食运来了,是众口之福,捡菇人回家后会安排女主人烹制好,再准备几斤包谷好酒,邀上要好的左邻右舍共品美味,喝好酒,话家常,祝来年再遇此口福!乡间有关三把菇的这些传说,有很多合理的成份,也有几分神秘之说,合理也好,神秘感也罢,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珍贵”。据说三把菇是菌类中目前唯一不能人工培植的品种,更见其珍贵!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三把菇具有增强体质、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和“益胃、清神、治痔”等药用功效。据网络报道:三把菇能健脾和胃,令人食欲大增。它内含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另一特点是含磷量高,是需要补磷人士的佳肴;常食三把菇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制癌细胞,降低血糖。洗净撕成细丝的三把菇加水煮汤的时候为了保持新鲜原味,除了一点猪油盐巴和大蒜之外什么也不要加,必须要加蒜是怕万一遇到有问题的三把菇时蒜会变色。
怎么辨别三把菇
老百姓辨别三把菇的土办法是这样说的:真正的三把菇可以用手撕起很细的丝,一般的新鲜菌子撕不起那么细的丝丝,还有就是要看卖三把菇的人,如果脚上一脚的泥和露水,肯定八九不离十是真的了。三把菇的价值正是因为三把菇数量少,寻找不易,导致价格一路飙升,去年80—元/串,今年已涨到—元/串,涨幅达到20%。一串最多10朵,平均算下来每朵10元左右,纯毛利,搞得很多村民这两天都丢下地里的活路,专业去捡三把菇了。然而,三把菇好吃不好捡,而且如果没有经验的话捡的还不一定是真正的三把菇!有一些小伙伴有将“毒蘑菇”误认为三把菇的,食用后引起中毒。
三把菇[又名三堂菇],贵州高原野生特产,人间神奇富硒美味野生食用菌,形似越南斗笠,顶尖硬,灰白色,菌褶白色,脚韧性强.忌用刀切,手撕最好,每年的7月初至9月初三个月的时间在高温高湿雨淋的夏秋是其生长季节,家乡的土地里和山林中都生长,一般会生长三堆,相距有远有近,几朵到几十朵一堆.甚至一二百朵.同一地方会年年生,每年的时间都在同一时期间生长,最多相差1至2天.有好几处是我在孩提时候就生长;已有四十多年了,遇着贪婪心重的人捡后就从此不生了,我已印证了好几个人.三把菇菌种生长在地下白蚂蚁窟群里,如果把它挖穿了,蚁群或死之或搬迁,来年也不会再生菇了,五六年后会在原来生菇相距十到几十米的地方生新菇.你如与它无缘,天天去了你也遇不到,你看没有才刚走过,别人会在随后半小时后捡到.有时前面已过几人找菇,脚都踩着了一二朵,然而被后面的人捡到.现在值钱了,捡的人很多,没有缘的天天找也难捡到.每斤鮮菇刚岀土才半开盘的已经卖到元,多时也要元.我今年[在桃形李果园里]已捡到了三次,很有口福.小时侯我最多的一次捡了三四十斤,那时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家乡野生菌很多如:[黄丝菌;牛大脚;奶浆菌;羊肚菌;马桑菌;香菇;彩虹菌......],像大红菇在山林中满山遍野都是,没人要,现在希缺了,就很少了.曾记得:迎新千年[年]的中秋和国庆节,广州的各大媒体大版力推贵州野生菌,当年在广州吃一餐贵州三把菇每人收费六百至一千元.
三把菇味美超过其它的食用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味神仙汤配方,用少许猪肉烧汤煮三把菇下面条,味美无穷,似鸡肉汤但又比鸡肉汤鮮美,只放少许姜葱和盐,不能放其它如味精酱油之类的调味品.三把菇是我们贵州名贵特产野生菌,护肝抗癌,可能很多朋友没看到过,更谈不到吃过,如果您说吃过人工生的,那您就理解错了,世上还没有人工技术培植岀此种菌,云南的鸡纵菌和茶树菇形似三把菇,但其味不能相提并论.其它省份的野生三把菇因其地域土壤及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其美味就差贵州的,贵州要数黔北的最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