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晚报媒体中央厨房出品
年4月,一位老人带着一群人查看了黔西金坡及大方普底的杜鹃花,组织人员进行杜鹃花的相关拍摄和采访,并与当地党政领导制定了杜鹃花保护区的范围,落实保护措施。“百里杜鹃”就此被定名,这位老人就是徐健生。
徐健生(-年),贵州省毕节县(今七星关区)人,生于毕节鸭池哈郎村,于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健生(周遵鹏供图)
踏上革命道路
年,徐健生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聪颖好学,勤于思索,喜爱运动。徐健生在家乡念完小学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贵阳第一中学读书。
徐健生在贵阳读中学时,正值九一八事变,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中国东三省,全国掀起抗日救国运动高潮,徐健生毅然投入抗日救亡行列中。
青年徐健生
年1月,林青、缪正元吸收毕节进步青年秦天真入党,建立中共毕节地下党支部。徐健生通过秦天真结识林青、缪正元后,积极参与筹备“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并成为第一批积极分子。
在“毕节草原艺术社”的革命活动中,徐健生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为他之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年暑假,徐健生与爱国知名人士刘端绪、地下党员王锡桢等发展巩固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和组建“毕节民众俱乐部”,以“民力球队”和“猛鸢球队”为掩护进行党的地下活动。
草原艺术研究社旧址
肩负党内重任
年3月,经贵州省工委决定,派徐健生、周晓山、张震声、孙煊等到延安学习,指定徐健生到延安后代表省工委向中央汇报贵州地下党的工作情况。
在学习期间,徐健生先后担任过中央党校十九班党支部书记、校党总支委员、二十六班班主任;后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并担任二班党支部组委、政治指导员,延安马列学院研究室研究员,中央研究院宣传鼓动工作队队长、党支部书记、研究院秘书长、委员,延安解放日报社党总支书记、秘书长、社委会委员等。
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简介
年春,徐健生调延安解放日报社工作,任秘书长、社委委员兼党支部书记,与社长秦邦宪(博古)、总编辑陆定一一同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徐健生历任河北省建屏县中央机关土改工作队队长,区委书记、县委委员,河北省平山县西北坡中央党校秘书长,新华通讯社总社秘书长,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委员等职。
年5月,新华社秘书长徐健生(右二)夫妇与宋平(右一)、张学思(右四)在北平司法部街新华社旧址合影。宋平在年2月至5月历任新华社重庆分社和南京分社社长。
新中国成立后,徐健生历任中共贵州省委委员、省政府委员、省政府秘书长,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长、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副省长,省一届政协主席、省委侯补书记、书记处书记,省经委主任、省委宣传部部长、省财贸办主任兼党组书记,省委秘书长、省委副书记兼贵阳市委第一书记,贵阳警备区政委、省五届人大主任,省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主任;全国人大一、二、三、五、七届代表,中共十二大代表。
“百里杜鹃”定名
百里杜鹃最初被发现,源于一位叫钟德宏的老人。上世纪50年代,钟德宏作为大方县委工作组的成员到该县普底、鹏程等地农村工作,目睹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他认定很有观赏价值,就向大方县委建议对普底的“黄坪十里杜鹃”予以保护,但是没有引起重视。
百里杜鹃陈移摄
年暮春三月,已经63岁的钟德宏到普底征集红军黄家坝阻击战的历史资料,再次萌动了举荐“黄坪十里杜鹃”的想法。当年夏天,时任贵州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的徐健生到毕节视察工作,钟德宏将“黄坪十里杜鹃”的盛况向徐健生作了详尽汇报。
年4月初,徐健生委派省建设厅风景园林处到普底初视杜鹃花。年4月16日,徐健生亲自来到普底,视察了花区。4月20日,省顾委根据徐健生的安排,组成有科学界专家、新闻记者、文艺工作者参加的“普底杜鹃花考察团”,对大方、黔西两县交界处的杜鹃花进行了详尽考察。考察结果认为:“杜鹃花林区绵延百余里,品种色彩繁多,真是花的海洋。”徐健生遂定名为“百里杜鹃”。
地球彩带梅培文摄
贵州安顺的龙宫,其旅游的带动发展也离不开徐健生的功劳。
这一处是新中国首任贵州省政府秘书长徐健生,在游览龙宫景区时,对贵州旅游、对龙宫景区寄予非常殷切的期望,希望能把贵州的景区和龙宫推向国际。
年,徐健生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中国国家名胜协会授予荣誉证书。在病重期间,他仍十分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心贵州的改革开放和建设。
年3月19日,徐健生在贵阳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感谢周遵鹏先生对本文提供资料
晚报全媒体记者柯娇梅搜集整理
面对面、零距离
倾听您的心声,解决您的难事
无论是您的所见所闻还是生活烦恼事
都可以通过热线联系我们~~~
扶贫热线、晚报新闻-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