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人民的名义演员高英去世,只有6

大家好,我是老樊。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高英老师。

前几天,听到她去世的消息,心里挺难受的。

69岁,真的不算高寿,感觉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做,就走了。

高英老师,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

但要是说起《人民的名义》里陆亦可的妈妈,你可能就有印象了。

戏份不多,但就那么几场戏,一个眼神,几句台词,就把一个深谙官场规则的母亲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就是功底,这就是演员的魅力。

其实高英老师成名很早,比我年龄都大。

想当年,一部《她俩和他俩》,那可是相当火爆。

据说观影人次1.8亿,什么概念?

放到现在也是妥妥的爆款。

高英老师一人分饰两角,把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演活了。

那会儿她就登上了《大众电影》封面,成了那个年代的偶像级人物。

后来她又演了《等到满山红叶时》、《燕归来》等等,都是响当当的作品。

她和达式常老师合作的电影,有人说是中国版的《廊桥遗梦》,这评价,高吧?

人家还三次提名百花奖呢。

这要是搁现在,不得各种通稿满天飞?

但她没有,一直很低调。

最让人佩服的是,在90年代影视行业火得一塌糊涂的时候,高英老师却选择回归话剧舞台。

当时有个导演请她拍电视剧,片酬是当时她工资的三倍!

要知道她当时一个月才82块钱,这诱惑力,啧啧。

但她拒绝了,说舞台是根,影视是叶。

这话说得,多有境界!

回到话剧舞台的高英老师,那真是拼了命地干。

带着《苍天在上》连演场,《生命》的排练更是连续36小时没合眼。

据说她谢幕时流的汗,都能把舞台地板渍出个人形。

这得多么热爱舞台啊!

后来她当了江苏省话剧院院长,还搞了个“影视反哺话剧”的新模式。

把热播剧《蜗居》改编成话剧,还带着演员去房产中介体验生活。

这在当时可是新鲜事,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晚年的高英老师非常低调,主要是在学校教书育人,给学生们传授表演经验。

她最后一条网络动态,是年教师节,还在给学生改剧本。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到最后还在想着艺术,想着学生。

高英老师这一生,说精彩也精彩,说平凡也平凡。

她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平淡,但她始终对艺术保持着纯粹的热爱,对舞台保持着敬畏之心。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这种精神尤为可贵。

高英老师,一路走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zz/13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