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连,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它的一句俗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苦是它的一个典型的特性,而在中医实践中,黄连其实还是有着广泛应用的,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黄连,又叫川连、味连、鸡爪连,黄连属于多年生叶基徨,羽状深裂,草本植物,三全裂,卵状三角形,坚纸质,边缘有锐锯齿,中央裂片卵状菱形,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野生或栽培于海拔荫蔽密林-米的山谷凉湿中。叶柄长5-12cm。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功效。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胆、肝、大肠经。
功效作用:
1、保护胃黏膜
有些患者在服用一些药物以后,会对胃部黏膜造成损伤,例如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后很多患者都会觉得胃部特别不舒服,这个时候就可以服用适量的黄连,可以有效的缓解胃部不适的感觉,而且还可以保护胃黏膜。2、湿热泻痢
现在很多人因为不注意饮食都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而且体内会觉得特别的湿热,而黄连可以有效的治疗泻痢,所以很多拉肚子的患者都会服用黄连。3、镇痛消炎
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受伤,例如被开水烧伤、热油烫伤,出现这种受伤的情况,患者都会觉得特别的疼痛,这个时候可以服用黄连,它可以缓解疼痛的症状,而且还可以治愈烧伤或烫伤。4、抗溃疡
黄连对于胃病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它可以抑制患者的胃溃疡,所以很多胃病患者在服用中药的时候,药材里面都会含有黄连。5、清火
一部分患者在夏天的时候会出现血热、心火旺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使自己烦躁不安、高热神昏,而黄连有很好的清火作用,它可以有效的治疗阴虚火旺导致的烦躁。黄连的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尤长于清中焦之热,治疗由于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或配黄芩干姜半夏如半夏泻心汤。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2、湿热泻痢,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红肿。
黄连的副作用:
中药成份复杂,药理作用更是复杂,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准确的说明黄连的不良反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副作用小。
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拉肚子,影响到肠胃的运化功能,从而会影响到食欲,导致消化不良。除非体内有实热,否则慎用。
黄连具有着清热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对于大肠杆菌等都具有着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因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饭后服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
食用禁忌:
1、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慎服。
2、药用禁忌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3、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来源:学医有方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