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桃李满园
奉献/热情/真诚/无私
——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李玲老师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班主任幸福的基石。春林初盛,春风十里,都不如有你在身边。
李玲,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八年级10班班主任,物理教师。胶州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多次出示胶州市、青岛市公开课及名师开放课;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教学工作:有特色重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李玲老师的物理课,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1.利用实验轻松学。初中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爱玩”、“爱摆弄”。教学中,李老师将课本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在进行大气压强教学时,她将课本中演示大气压存在实验的玻璃杯装满水,并用纸片盖住,然后倒置过来,学生会发现水流不出来。再将纸片用针扎许多小洞,重做上述实验,水也流不出来。像这样,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及课外有趣的实验搬进课堂,如纸锅烧水、瓶吞鸡蛋、气球提杯、水火箭、细线割冰等。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习物理的热情更高了。
2.语言魅力促教学。风趣生动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李老师在讲“物体的三态”时这样打比方:“固体好比上理论讲授课,大家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讲;液体好比上分组实验课,可以相互走动,同学之间交流讨论;气体好比下课休息,大家置身于校园的各处。”在学习熔化与凝固时,采用对联式教学“盘中冰水,冰化水,水温不升;盘中水冰,水结冰,冰温未降。”生动形象的比喻,整齐押韵的对联,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
3.补充资料激兴趣。课堂上,李老师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讲光的直线传播时,介绍古代中国人发现“小孔成像”现象的故事;在讨论“磁现象”时,讲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用磁石来防刺客的故事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学习轻松愉快,还大大激发学生追求物理知识的兴趣。
4.分层教学重实效。李老师遵循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的原则设计教学、作业和测试。上课时,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她会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在问题设计上有梯度。有难度的知识点由优秀学生回答,以鼓励创新为主;一般问题由中等生回答,以激发兴趣为主;简单的问题由学困生回答,以增强信心为主。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下,李老师和备课组的同事认真集备,精心设计必做题A和选做题B。必做题A面向全体学生,重在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初步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习的最基本要求。选做题B面向优秀学生,重在发展智力和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班主任工作:重细节润心田
在20多年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李老师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包容学生,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感召学生,她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朋友,更是孩子们的“玲妈妈”。
1.爱之自强。刚毕业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位:一下课四个楼层乱窜,围观打架,谈恋爱,不服管教,甚至在级部主任的小册子上都是挂号的。李老师像一位妈妈一样细心教育:关心他是否吃得惯学校食堂,是否能听懂老师讲课,是否适应宿舍生活;安排班干部主动与他交往,给他讲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初二下学期临近地生会考时,早晨他是第一个来到教室,到了饭点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课下办公室里出现了他的身影。在最后的一年里,他重拾斗志,找到航线,驶向心中的彼岸。毕业典礼上,他献给李老师一大捧的康乃馨,他说:康乃馨代表了母亲,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在我找不到航向的时候是您给我指明了方向;在我坚持不住想放弃的时候,是您微笑地鼓励给了我动力,恩师永生难忘,感谢您没有放弃我。
2.爱之自励。对于家庭离异的学生李老师给予的是更多地关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外的温暖,树立自励自强的志向。她从生活细节上做起:给他们打饭一起吃,嘱咐他们增添衣物,甚至在大休不回家时请他们到家里吃个便饭。这看似极易做到的事,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大事,他们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爱,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她曾经教过的一个家庭离异的学生在毕业时直接问:老师,我可以叫您妈妈吗?升入高中的学生,遇到苦恼总会给她打电话诉说心声。已经上大二的学生,假期还要到李老师家小住几天。李老师的爱就在一个信赖的眼神里,一个鼓励的微笑中,一个赏识的决定上,一个温暖的拥抱中。这就是爱的效应,爱的助力。
3.爱之自信。一个班级中总会有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既要发动全班力量帮助他,又不能让他们感到自卑。李老师通常是发挥家委会成员的作用,私底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她班小宇从小失去父母,在外公外婆家长大,外公年迈腿有关节炎行走困难,外婆由于失去女儿、女婿精神失常。她通过家委会发动捐款,给他捐了1万多元,学校每月资助他生活费元。他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快乐健康地成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三中。学生小泽是再婚家庭的孩子,他内向自卑,从没过过生日,李老师在他生日那天,给他定了一个大蛋糕,让他感受亲情的温暖。现在已经上大学了,李老师每年还给他过生日,现在他越来越自信,在大学当学生会主席并入了党。李老师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一股正能量,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茁壮成长。
教师成长:重合作同发展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路上成为他们的铺路石,帮助他们尽快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是中老年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为一名老教师,李老师认为要做好“传、帮、带”工作,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不管在课下还是课上,她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用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过硬的工作功底,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不断影响着新老师。集备时,她先让年轻老师各抒己见,然后再提出合理的建议;听课评课时,她将自己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老师。
李老师作为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与青年班主任打成一片,共同讨论解决遇到棘手的问题。工作室主持小课题研讨活动时,李老师和赵老师重点介绍在班级中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受到了与会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