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高中的自招考试到底怎么考?
考试题目难不难?
考察哪些知识和能力?
面试面对考官时该注意哪些事?
实高学长们的第二波“自招攻略”
已经为你准备好啦~
快快收藏吧!
”
第二波备考大招,赶紧行动起来吧!
初中时通过多方面的了解,我对青岛实验高中有了向往。“一人一张课程表、六个百分百、30多个艺体俱乐部……”有名师大咖来学校讲座,有专门的老师带领学生做科研课题,还有机会到千里之外的贵州进行研学,更有五大学科的竞赛培训。学校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广阔的舞台,还有高端优质的学习资源。因此我参加了实高的自招考试,并最终成功取得录取名额。
笔试考两科,物理、化学。因此在自招前的2-3个月,我在学习大三科的同时,开始了两科的复习,以刷往年考试题目为主,刷的题目可以不只是出自实验高中。自招题目并不像日常的作业那样以基础为主,而是更加的注重拓展延伸。我的经验是,对待题目不局限于做对,而是更深层次地做懂、做透。在初三冲刺阶段,不能浪费时间,一定要注重效率。建议大家主要针对自己两科中偏弱的那个复习。
第二天的面试,首先要在穿戴上下点功夫:衣着打扮得体,干净利索,第一印象还是很重要的。面试时,会把考生分成几组,抽签决定顺序,5-6人一组依次进入。进入考场,有一分半的时间读题并打草稿,随后开始正式面试,答题时间5分钟。在我看来,礼貌是最重要的一点:见到老师一定要问好,随手关门,临走感谢老师等等,细节要到位。其次不要紧张,面试时老师坐在对面,还有录像设备。提前做好心理建设,把自己要表达的都表达出来,在说话的时候,目光可以多看看老师,不要只看草稿。
在我看来,笔试是最重要的环节,相当于一块敲门砖,面试则是升华,一定要注意前期的复习,记住,学习没有白学的。自招考试考验了各位同学们对知识的拓展与临场的随机应变能力,前者要求我们在学习时不单单只是学了个知识点,背过就完事,而要清楚理解;后者是对我们个人能力的检测。
以上就是我的自招攻略,愿各位能够自招成功,大家加油!
我的自招经验
自招在大多数同学的眼里是升入好高中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请大家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困难与艰巨。在年的自招考试中,由于疫情影响,实验高中对城阳招生只有笔试环节,分为文科素养(政治、历史)和理科素养(物理、化学)。对于文科可以建立知识结构框架,理清知识脉络,注重知识的灵活迁移;对于理科,则需要做一做往年自招真题,熟悉题目类型和做题方法。另外,在考场中保持积极心态、沉着冷静,发挥正常的水平,也是十分关键的。
我的实高生活
当我步入校园时,就立即被充满人文气息的建筑所吸引,红瓦与蓝天映衬着,给人一种“舒适感”;而更让我喜爱的是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科周、社团大集、校本俱乐部、艺术节、合唱比赛等,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学习方面,学校实施分层走班制度,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在不同层级更加从容、扎实地学习和发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在中考冲刺阶段坚守初心、继续努力,期待今年九月与你在美丽的实高校园相遇!
说实话,在报自招之前我也有些犹豫的,因为我知道会参加自招的大家都很厉害,在这里会遇到很多能力比我强太多的人。如果没被选上,我能接受这个结果吗?我会不会因此影响到中考发挥呢?可是最终我还是选择报了实验高中,我选择尝试,是因为我想踏上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实验高中有着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率先开展选科分层走班制度。行知合一,人文固本,在这里,我相信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为此,自招前我在很认真地准备。那段日子里,我尽量每天在学校里写完作业,回到家里继续刷题,我渐渐培养出了良好的学习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到了自招这天,我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学校,在自己的队列里站好。进场后,我们找好自己的座位,等待老师发卷。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考场此时静得仿佛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考试开始,大家都拿起笔“唰唰”做题,我也不例外,写物理的时候觉得有好多不会的,看着身边的同学们渐渐停了笔,心里觉得慌慌的。出了考场觉得一身轻松,面试完了,出来综合成绩也不敢看,最后以微小优势通过,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进入实验高中,我立刻被各种丰富的活动吸引了。艺术节、体育节、社团大集、各种俱乐部课程、社团活动等等。实高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有了更多选择,有了更多前所未有的体验机会。除了各色活动,实高还有五大学科竞赛,有专门的教练授课。在实高,有多种选择、多种发展方向,我们的学习能力与个性发展齐头并进,让每一个学生在精彩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触动,在学习中有自信有所成。
总的来说,自招考试不仅考验了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表达能力的强弱,还考验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无论自招成功与否,只要把该做的都做了,就不留遗憾。
在实高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生长,
下一期,
实高学长将继续为你带来“自招干货”自招干货!
统筹:黄绘玉
执行:杨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