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语文好课,语文好课每日分享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课文朗读、精品好课等内容。为了帮助更多的语文老师理清本册教学思路以及帮助老师们备课,我们好课团队搜集和整理了关于每一单元的一个主题教学,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学习。单元主题教学资源抢先看,轻轻松松教语文.
0教学设计第2课时主题识字课《树之歌》+拓展文章《小猴子,吃果果》
一、教学目标
.运用形声字识字、随文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梧、桐”等5个生字;会写“松柏”两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和美好。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况,导入新课
出示各种树木的图片,交流认识的树木,并简单说一说它们的样子。
大自然真是神奇,每一种树木都各有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树之歌》去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熟读成诵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借助拼音读通诗歌,指名读。随机纠正不准确的读音。
2.再读诗歌,归类识字。
()读诗歌,圈出诗歌中介绍的树木的名称。自学结束后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课件出示,学生对照检查并改正。
(3)出示本课带有木字旁的字,依据形声字特点归类识记。
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从字形上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都带有木字旁)讲解:它们都是树木的名称,和树有关,所以都带木字旁——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字音,思考每个字右边部件的读音和这个字的读音有什么关系——指名说——开火车认读。
3.读懂诗歌,随文识字。
()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想文中介绍的树木有什么特点,并对照书中插图猜一下每幅图分别是什么树。
(2)学生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表达范例:“我知道杨树长得很高,榕树很粗壮。”)
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每种树木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补充课外阅读资料:
榕树的气生根:榕树为了适应南方雨量多、高温高湿的环境,为更好生存,长出了气根,气根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榕树主干和侧枝上常产生许多须状的不定根,垂直向下生长,有的悬空,有的到达地面后即插入土壤中,形成木质支柱,有如树干,起支撑和吸收作用。
结合“梧桐树”学习“泡桐”一词;
枫树的树叶到了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学习“枫叶”一词:叶子里有大量绿色的物质,叫做绿色素。叶子里其他带颜色的物质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花青素,它们分别是橙色,黄色和红色的。因为叶子里含有叶绿素最多,大大超过了其他几种色素的颜色,所以叶子是绿色的。秋天,枫树叶子叶绿素被破坏,花青素显示了出来,叶片变得艳红,于是就会产生满山红叶的迷人景象。
松柏四季常绿的原因,学习“翠柏、松子”两个词:松柏树的叶子一般都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叶片面积小,水分不容易蒸发。有的叶片具有厚的角质或蜡质,有的着生有很厚的绒毛,能有效阻止水分的蒸发。同时,松柏树叶片内水分少,又含松脂,当气温降低时,可以防冻。所以,虽在冬季,松柏树也不会缺水而干枯,所以松柏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感受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美妙:这样写很形象,很容易明白它们的样子。
识字指导:按形声字规律去认识“装”字;随文识字“耐”,通过读文猜意思,用“耐”字组词(忍耐、耐心、耐力),反复出现,强化记忆;随文识字“守、化、银”,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如加一加、编儿歌、猜字谜等。(“银”字教师提示和第一课学过的“铜”字联系起来识记)重点指导记忆“疆”,课件演示,字理识字,指事字。
(4)读好诗歌:拍手集体读——男女同学对读——同桌对读——师生问答读(师:什么树高?生:杨树高……)——男女同学问答读——开火车读。
(5)拓展树木知识。你还认识哪些树木?说说它们的样子或特点。
(6)学习课后第三题:关于树的三句俗语。读正确——猜意思——教师简单讲解——读流利。
课中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部首归类法、随文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了许多生字,并且了解了一些祖国各地常见树木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用多种方法朗读、积累了儿歌。我们继续用学到的方法识字、读儿歌。
(三)补充阅读,拓展延伸
整合阅读《自然妙趣》38页《小猴子,吃果果》
.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默读儿歌,画出小猴子吃的水果;按照形声字的特点记记这些字。
2.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评价:开火车读——说说小猴子吃的水果(课件出示菠萝、苹果、香蕉、葡萄、荔枝、柿子、柑橘、桂圆、橙子、柠檬)——说说认识这些字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松柏”两个字
.观察占格,步骤:先找出在横中线、竖中线或中心位置的笔画——再看起笔位置。指名学生说。
2.教师范写,强调:左窄右宽的字,注意穿插、笔画匀称;各横画之间间距要均匀。
3.学生练写:描红一遍后临写一遍。
4.集体展评。展示写得好的,做示范;展示有典型问题的,提出强调,必要时再次范写。
5.学生再次练写一遍。
三、板书设计
树之歌
各种树木
大自然真美
02教学课件获取更多内容,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