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满菌篇

没有真菌,万物无法轮回!

来,Music!大家跟我一起唱“采蘑菇的大灰狼,背着一个破竹筐...”

蘑菇想必大家比花鸟虫兽还熟悉,蘑菇无处不在,不论是小区树下,公园草坪,森林草原荒漠,还是菜市场的蘑菇区。

作为一个爱吃平菇香菇木耳金针菇的吃货,喜欢蘑菇不需要理由。

我们说的蘑菇其实是真菌的子实体,是生殖器官,跟植物的花差不多,产生的是孢子,不是种子,更不用授粉,有的风媒,有的虫媒。具体请百度。

我还是假装专业一点,用大型真菌这个词代替蘑菇吧。

在找野生兰花的同时,看到很多奇形怪状的大型真菌,闲着也是闲着,能拍的都拍了,自己对着图鉴依葫芦画瓢定种,后来部分真菌问过某微博大V,50%以上都认错了。即使我强行拼凑图片中真菌的名字,但是仍然一半左右查不到资料。

大型真菌定种,专业术语叫菌物鉴定,条件如下:

顶部菌盖,菌褶,菌柄,菌环,最好纵向撕开,更最好有孢子印

都是啥?我也不懂,反正我就看外形。

下面要告诉吃货们一个悲催的注意事项:

朋友们,敬告大家不要采摘和食用野生菌!

野生菌是否有毒,是否可食用,完全不能靠所谓的经验,

谣言1“颜色鲜艳的有毒,不显眼的无毒”

致死率最高的鹅膏系列和大青褶伞雪白无瑕,而且中毒初期腹泻一两天之后有个假愈期,这是人好像没问题,但是毒素侵蚀肝脏,再次进入重症期死亡率极高。而很多鲜艳的蘑菇,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甚至看起来破损后会变绿色变黑色的牛肝菌系列,红菇系列,反而没有毒。

谣言2“和大蒜同炒,大蒜变色则有毒,否则无毒”

真要是这样就不会有人中毒死亡了,不可信

谣言3“毒蘑菇舔一下有苦味辣味怪味”

有一个ICU苏醒的大青褶伞中毒患者苏醒后第一句话就是这蘑菇太好吃了,毒蘑菇可能没异味甚至口感更好。

谣言4“有昆虫或者兽吃的话就无毒”

鹅膏系列和大青褶伞经常被昆虫和鼠类啃食,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对毒素反应

谣言5“当地人说无毒,有人吃了”

蘑菇的毒性会随着生活环境周围的化学物质不同有变化,而不同的人对毒素的反应也不同,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一起吃一顿蘑菇,有的人不会中毒,而有的人就中毒,无规律可循。

谣言6“这蘑菇我吃过,没毒”

有的真菌幼时可食用,成熟有毒

那怎么识别毒蘑菇?抱歉,没有真菌专家几年的积累不能鉴别毒性,想不中毒,很简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不怕死的吃货没事,请继续往下看。

吃货们请注意!本文图片中标注的真菌是号主自己查图鉴依葫芦画瓢找来的,种名很多不对,后面是否可食用,是否有毒更不能参考。反正号主我自己不吃野生真菌。

哎,有人说了,没毒是不是可以吃啊?有的真菌比大象皮还硬,没毒你倒是咬得动,能咽下去?我为吃货同好们操碎了心。

从来没有这么长的开场白,花鸟虫兽都没有,还是坏话说在前面的好!

-----------------------------------言归正传---------------------------------

2月刚到澳大利亚的第一天,我在一个湿地观鸟,忽然发现林下有个鸟蛋,周围没有任何巢的影子,我凑近去看,原来是个真菌,现在看应该是某种马勃属。成熟后菌盖顶正中打开一个小孔,喷出孢子雾,网上有很多马勃喷孢子的视频。

5月下旬在新疆找特种鸟,树皮上突出一个瘤子,它不是树的一部分,而是一种真菌,药用拟层孔菌,又叫阿里红。

6月灵山顶上,一组图案优美的云芝引起我的注意,云芝是很多艺术家的灵感来源。

雾灵山的原始森林林下,真菌非常丰富,这个巴掌大的宽鳞多孔菌很扎眼。

7月中旬大海坨山,我记得前一天刚下过雨,这可是找蘑菇最好的天气,雨后的蘑菇满山都是。它们在林下安静地顶出地面,如果你不仔细看很容易错过,长得像珊瑚的枝珊菌,秀珍的小菇属菌盖还没有指甲盖大,其中红顶小菇菌盖直径2-3毫米。褐白灰黄各色的球型是马勃属,跟澳洲亲戚一样,它们普遍蛋型。杯型的上面密布疣状突起就是碗状杯疣菌。

这个粉瘤菌跟咱们说的“蘑菇”的大型真菌差得有点远。

7月下旬依然是雨季,各山区潮湿背阴的阴坡上,小菇马勃依旧很多。

据说干枯后很像死人手指的棒珊菌

紫薯馒头一样的某菌

注意我拍的真菌能看大菌盖菌褶里有很多虫子,如果你吃蘑菇是想吃素呢,建议干蘑菇泡发以后仔细寻找,特别是号称野生蘑菇的,不仔细洗肯定“带荤”

下图某种小脆柄菇

8月是京城雨季,这是最常见的真菌“狗尿苔”,学名晶粒鬼伞,是在我们小区的树根下拍的。查资料居然说幼时可食用,谁敢吃啊,特别是长在拖把(墩布)上的。即使是可食用的种类,如果生长在城市环境中,也建议不食用,因为城市环境中的真菌通过菌丝吸收聚集了大量的有害物质。

小皮伞们真的就像一把把小伞,指甲盖大小。

下面是毒红菇,我再拍这蘑菇时,正好旁边游客采集了一塑料袋的这种蘑菇要回去吃,我说“即使你认为颜色鲜艳的蘑菇一定有毒,也不能认为野生蘑菇可以吃啊”避免了一家人中毒。他将信将疑地扔了。周围一大片都是,蘑菇很容易长成一片,在草原上能看到“蘑菇圈”现象,西方传说是仙女转圈跳舞产生的,中国有地方传说是魔鬼,总之好像很神秘,其实没什么神秘的,地下的菌丝不停向外圆形扩张,然后在圆形边沿子实体(蘑菇)顶出地面形成的。

这种鲜红的蛇头菌,老熟以后鲜红色部分会分泌像稀屎一样的孢子液,不仅颜色像,闻起来也像。孢子液是包含很多孢子的液体。分泌这种液体,用脚指头想也能想到是为了吸引苍蝇甲虫等吃恶心东西的昆虫传播孢子。

下图这个干枯了,更没法查图鉴了。

一听牛肝菌,很多人会抢答,我知道,我知道,牛肝菌好吃啊。其实牛肝菌是一个科的名字,下面好多种,其中很多有毒。牛肝菌的特征是菌盖下不是放射状的菌褶,而是蜂窝状,像海绵一样。比如下面的紫红牛肝菌,资料说可以使用,但是也强调了据记载有毒,就是说即使一般来说可以吃,也曾经发生过中毒事件,是和其他食物一起呢还是食用的人相冲,那就不清楚了。

又有人要抢答了,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是毒蘑菇,你看那橙红色的顶盖,还有个白色的托,一看就有毒。投去45°的白眼,如果我没认错,这是著名野生食用菌,民间人称“黄罗伞”的橙盖鹅膏菌,说起鹅膏菌这个家族啊,人命累累。查查鹅膏菌多肽毒素

很多真菌都是药用,《盗仙草》把灵芝神话了,灵芝茯苓作为药用真菌的代表,背后是一大堆可以药用的各种真菌。

拍花鸟虫兽我是从来不碰拍摄对象的,更别说捕捉破坏了,但是真菌不行,为了日后回家能查图鉴,问菌友,至少要把菌盖掰断,或者把整根拔起,看有没有菌托(像杯托),菌环(像芭蕾舞裙子)

这棵树上长满了白色小鬼伞,树木逐渐枯死,菌丝吸收它的营养,逐渐把它还原成沃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必须得有真菌参与。(很多都不是我们说的看得见的大型真菌(蘑菇),而是微型真菌)

盘菌的形状也很奇特。更像碗。

这又是小区树下的一种真菌,查资料是出血齿菌,不确定,下图右侧中间是出血点,很多不同科的真菌都能“出血”。

某种牛肝菌,能看到很多蛛形纲动物在菌孔里。很多昆虫和蛛形纲动物以蘑菇为食,鸟类,哺乳动物也吃。有棕熊吃了毒蘑菇致幻,在森林里跳舞。狗吃了毒蘑菇流口水,幻觉咬主人。(道听途说的事情没有可靠记录)

这是在雾灵山看到的,首先看到是一队大妈在不停的采,我就问你们回家吃吗?她说不认识不敢吃,那我说你不敢吃采什么?她说采着玩,一会儿就扔了。我在很多地方看到很多次这样类似的行为,采蘑菇的,采花的,哪怕你拿回家把花放瓶子里看一天,也行,非不,刚采完就扔路边,多可惜,去天山把天山雪莲采集一大堆的驴友,去河北山区把国家一级植物大花杓兰采一大把,它开花不传粉,不结果不散播种子,怎么繁殖,怎么脱离濒危?还在网上发视频显摆,好像只要不是自家的东西,没有什么理由都可以破坏。我就想说一句,花也没用,大多数特别难家养,多可惜,野蘑菇没毒,都挺好吃的,采点野蘑菇回家吃吃看...(注意,此句针对喜欢乱采花采蘑菇的咸猪手)

这应该是某种盘菌(这可不能看外形就是我知道,这是木耳,我吃过,现在网上有一种风气,你发个罕见鸟,有人回复,“罕见什么?没见过世面,我老家多得是”,然后你说的是栗斑腹鹀,他说的是麻雀,你发个真菌问这是什么,人家说“我知道,这是木耳”,哎,你只能追加一句,“木耳不是张木头上的吗?怎么张地上呢?”他说这是地耳,“那行了,张人身上的我知道了,叫人耳对不?”太无知......)特别诚恳的建议,别在百度贴吧里问蘑菇,五花八门的回答。

这像核桃仁一样的真菌查不出来,我没碰,万一真是谁掉的核桃仁也可能。别笑,我多次被游客乱扔的煮鸡蛋皮骗了,爬高坡下深谷后发现,狗屁真菌,鸡蛋壳!嘿,这坑人,剥得还挺全乎!

这黄色拳击手套是黄地锤菌

又是云芝,传说古代设计云龙纹(皇袍官服上的装饰)时要参考云芝

还好,这不是乱扔的葡萄皮

谁扔的土豆?大小形状纹路,都一模一样。这是多疣硬皮马勃

这盘子非常标准,就是小了点,一厘米直径

这很像一次性纸碗的质感吧?

一看就是好吃的样子,我拔倒一个是因为太矮了,看不到菌柄和菌褶,原地放着,自然有消耗它的其他生物。

顶部马上要开孔的马勃

下图看着是不是真菌都不清楚,更别说定种了。

我早就想看的几种之一,镂空球型的网球菌,菌盖蜂窝状的羊肚菌,还有这个地星,别人发现的告诉我位置,我赶紧去拍了,真菌从萌出到腐烂太快了。

这个应该是淡黄枝珊菌,已经干枯了。

某种牛肝菌

这是某种盘菌

研究真菌的人太少了,连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zy/6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