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酒文化碰杯,三首名诗擦出怎样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50328/4599150.html
清明节是一个古老节气,处于春分和谷雨之间,仲春和暮春之交,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列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和春祭。自唐代始,清明节逐渐合并上巳节、寒食节,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风俗,上巳节郊游赏花习俗融合一体,成为官方“依例放假”的法定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万物吐故纳新,大地春和景明,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成为两大传统主题。这一天,人们祭拜祖先,慎终追远,唤醒对家族历史的记忆;这一天,人们踏青郊游,亲近自然,享受人世间美好春景。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清明节汇集人文精神与自然习俗,可谓集“天人合一”思想之大成。如此盛大的清明节日,自然不会被唐宋诗人错过,他们或追思先人,或兴致春游,或喟叹人生,其中不乏酒兴之作,如:杜牧询问牧童“借问酒家何处有”;高翥思醉悲叹“一滴何曾到九泉”;程颢劝酒“莫辞盏酒十分劝”。清明节与酒文化“碰杯”,擦出无限的情怀与妙想,不妨一赏。清明节行路问酒——“借问酒家何处有”《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虽仅四言二十八字,全无用典,却自然天成,在清明节诗歌中久负盛名。在这首小诗中,凝练了“起承转合”的艺术创作章法。第一句起,“清明时节雨纷纷”,交代了清明时节细雨绵绵的景象,既不是夏日大雨倾盆,也非秋雨缠绵不已,而是润物无声的纷纷春雨,密如细毫,纷然不停。第二句承,“路上行人欲断魂”,由景而人,描绘了行人凄凉迷乱的神态,如此节日,天阴雨绵,扫墓祭祖,更觉悲伤,一句“欲断魂”凝练出纷乱愁绪。第三句转,细雨愁人怎么办呢?总得找一个解决办法。于是,行人不禁想到,找一家酒店避雨、歇脚、干衣,再饮上几杯,减料峭春寒,解内心愁绪。问路吧,“借问酒家何处有?”。末句合,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成为全篇的精彩所在,牧童不仅给出行人答案,也为读者展示出广阔想象空间,犹如余音绕梁。这首唐诗,将清明、细雨、行人、愁绪、酒家关联,不仅使用起承转合的艺术手法,更留下意犹未尽的神思——虽言之,却言犹未尽,尽在不言。杜牧之作堪称清明第一名篇,其来有自,实至名归!清明节扫墓思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日对酒》宋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代诗人高翥笔下的清明节,满是哀情。《清明日对酒》描绘出这样一幅场景:南北山上有很多墓地,清明节到处都是上坟祭扫的人们,焚烧的纸钱如白色蝴蝶在空中翻腾,满山红杜鹃好像被亲人痛哭的血泪染成。黄昏落日时分,坟场一片凄凉场景,狐狸睡在了坟墓上,而归家儿女却各自恢复欢笑。人生就是如此而已,今朝有酒今朝醉,死后一滴酒也不会带到九泉之下的。宋诗颇讲究用典,高翥引用了庄周化蝶、杜鹃啼血的典故,为清明节增添了生死两茫茫的虚无和悲情。作为世间万物的一部分,衰老死亡都是天命,令人感伤而又无奈。诗作中“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与李白《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颇为神似,也反映了两位诗人顿悟后“及时行乐”的想法。事实上,高翥与李白确有不少共通之处,此人满腹才华,却不屑官场,终身布衣,固穷无忧,游荡于西湖之畔,筑草屋“信天巢”,在宋代江南诗派中留有大名。作为非主流文人,高翥借酒感慨,在清明节留下了一份人生终极思考。清明节踏青赏春——“莫辞盏酒十分劝”《郊行即事》宋程颢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北宋理学的开创者,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提出“天者,理也”“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理论,后被朱熹继承发展,形成“程朱学派”,对宋明理学影响深远。作为一代理学大儒,程颢作品自然打上了“学院派”烙印。《郊行即事》全无悲情凄苦,而是通过春色之美,赏春之乐,将思考嵌入在行文叙述,让人读来感觉深刻有味。程颢笔下的清明节极富画意:诗人在芳草遍野的田间穿行游赏,春天将远山染绿,四周一片苍翠。落花被春风吹拂,穿过柳树飘摇的小巷子,趁兴追逐,困倦疲惫了,就在溪水边青苔石上小坐。此时的诗人,面对飘零的落花流水,想起了朋友相聚难得,于是劝说世人珍惜友情。“莫辞盏酒十分劝”,不要推辞这杯酒,千万别辜负朋友十分的真心,只怕风卷落花片片飞散。况且,今日清明节又逢好天气,不妨随意游玩,但不要流连忘返啊。程颢记录了追逐落花的小游戏,不仅流露出几许稚趣,更借此劝说世人珍惜友情。文中用词也颇有可观——“恣行”“兴逐”“苔矶”“游衍”“暮忘归”,体现出程颢深厚的笔力功底,理学大家绝非虚名。读三篇名作,清明节与酒文化“碰杯”,意犹未尽,惹人神思,令人沉醉。作者:陈城校对:孟晨晨监制:潘若佳监审:赵嘉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zy/13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