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招商引资工作助推“首单”“首创”落地
椰城创新云述评
评论员科建、科光
近日,海南自贸港首架“零关税”进口飞机落地金林海口甲子机场,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交通工具及游艇商品实现海陆空全覆盖。海口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以产业招商为主线,推动项目招商签约,重点围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制造业“3+1+1”产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招商、上门招商,积极引进具有带动性、引领性和高成长性项目,推动越来越多自贸港“首单”“首创”落地。
海口高位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全市构建市委书记“招商引资专题会”及“项目建设推进会”例会机制,推动市领导以及各区、各园区、市直各部门“一把手”外出开展“点对点”招商和出面接待重要客商,形成了浓厚的招商氛围。各单位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借助自贸港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平台积极推动项目集中落地海口,务实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进得来,能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海口以“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为契机,破解难点堵点痛点,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服务企业力度。海口市各级部门要继续用好自贸港政策,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挥好海口优势,围绕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做大做强离岸贸易业务、构建金融产业链、形成国际商贸快捷物流体系等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加强系统谋划,在发展总部经济、打造特色商圈、形成商业集聚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争取更多“首单业务”、“首店经济”、“首创模式”等落地海口,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增加更大亮点。
1、海南自由贸易港年(第四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8月20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年(第四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暨重点产业园区投资合作大会在海口举行。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证签,省长冯飞致辞。本次集中签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共签署52个项目,协议投资额约亿元,项目涵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产业”。52个签约项目中,入驻重点园区项目27个,占比达51.92%。其中,海南省政府分别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商务厅与泰国商业部国际贸易促进厅签订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
——海南日报
2、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迁入海南最高奖励万元
日前,海南省科技厅印发《海南省整体迁入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细则》和《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增量奖励细则》,规范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迁入奖励与研发经费增量奖励。这两个细则将分别于9月11日和13日起施行。有效期内整体迁入海南的高新技术企业,按企业完成迁入注册后12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入等给予奖励,额度为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5%或研发投入的10%,最高不超过万元人民币。
——海口网
3、海南省政府与中国广核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项目建设
8月20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年(第四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海南省政府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海洋能源综合利用以及陆上绿色、智慧能源建设等多领域合作。根据协议,中广核将加大岛礁智慧能源关键技术攻关、应用方案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等工作,加强与海南省所属科研单位、企业的合作,支持海南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和深远海岛礁保护开发;加大在海南省的清洁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投资力度,助力海南建设“绿色、智慧能源岛”,积极参与海南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南海网
4、海口集中签约项目20个新型材料项目落户高新区
8月20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年(第四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海口市共参与签约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额69.04亿元,计划使用外资额0.87亿美元。其中,现代服务业项目15个,高新技术业项目4个,旅游业项目1个。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项目,国科新材料研究院(海南)有限公司聚焦重防腐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着力探索“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技术-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该项目计划在海口国家高新区开展水性超薄重防腐材料研发及推广应用等。
——海口网
5、以色列疫情敲响警钟:德尔塔叠加时间影响,疫苗保护率骤降
当地时间8月20日晚,以色列卫生部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数据显示,8月19日20时至20日18时,以色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自然》援引以色列最大的公共卫生网络ClalitHealthServices(CHS)的首席创新官RanBalicer称,“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警告信号。如果这一情况能在以色列发生,那么它也能在任何其他地方发生。”据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数据显示,在过去4周时间里,以色列的德尔塔变体感染数占总新冠病毒感染数的84.2%。
——环球网
6、俄罗斯推迟月球探测计划
近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向外界宣布,该国月球探测计划将从年推迟至年。消息说,按计划,年俄罗斯航天部门应发射月球-25极地着陆器,但该部门决定对着陆器进行额外检修。早在年,俄罗斯航天部门就计划发射月球-25着陆器,验证用于后续探测任务的月面软着陆技术,并承担月球科学探测任务,对月表风化层和局部外逸层进行探测。
——央视新闻
7、二维超固态量子气体首度问世
量子气体非常适合研究物质相互作用的微观结果。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和因斯布鲁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二维超固态量子气体。8月18日,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精确地控制极冷气体云中的单个粒子,揭示出在日常世界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两年前,FrancescaFerlaino领导的这个研究团队就首次在磁性原子的超冷量子气体中产生超固态。超固态同时具有典型的固体和超流体的特性。
——科学网
8、中国科大研制出一种“碳弹簧”-℃至℃极端环境中可发挥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日消息: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兼具高度可压缩性和可拉伸性的超弹性全碳多孔材料——“碳弹簧”,可以在-℃到℃的极端温度环境中稳定地发挥作用。据悉,这种独特优势使其应用到外太空探测任务中成为可能。该团队的研究人员受人类“足弓”的宏观弹性拱形结构启发,成功构筑了一种全碳多孔材料。随后研究人员再从“弓”的弹性变形机制获取灵感,成功研制出这种“碳弹簧”,该“碳弹簧”可以在-60%至80%的大应变范围内实现可逆的拉伸和压缩形变,并能完全回弹,类似于真正的金属弹簧。
——中国科学报
9、中科院多项成果助力宁夏科技创新
8月20日,在第五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举办期间,中科院西安分院、宁夏科技厅等单位联合举办了院地科技创新合作关键技术专场对接会。此次对接会上,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白光祖就“十四五”期间如何通过院地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给出了1份“供需清单”;中科院过程所研究员王钰等专家围绕各自研究方向推介了近10项重要技术成果;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李化毅等专家团队与宁夏区内企业达成了明确的产学研合作意向,在本次对接会上签订了5项科技合作项目或战略合作协议。
——人民网
10、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年8月20日14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此次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已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比原计划提前了约1小时,空间站阶段第二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目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已经进入第三个月。后续,航天员乘组将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计划9月中旬返回东风着陆场。返回前,神舟飞船还将进行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
——光明网
年海南自由贸易港招才引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