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草堂红色梦黄家同

白癜风专项资助 http://m.39.net/pf/a_4632166.html
六月夏天,昼长夜短,天亮得特别早。晨曦中,听着画眉和杜鹃鸟婉啭优扬的歌唱爬起床,让人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旷神怡。我匆匆洗漱完后,踦上电动摩托车,一路迎着扑面的凉风赶往城北社区居委会。今天是城北社区党委组织开展“重走红军长路革命传统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百周年庆典之际,城北社区党委曾计划组织辖下城东、宝砾、棉花地、一步桥等四个党支部全体党员,赴市内某红色胜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然而,计划不及变化,前不久,上级党组织下发通知要求,百年党庆活动必须厉行节约,参观瞻仰红色胜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原则上只能在县境内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于是,城北社区党委便改变方案,组织全体党员赴本县境内红色胜地——“杜鹃草堂”参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道县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转兵西进贵州的决策之地,革命历史曾在这里拐了一道弯。年12月中央红军进入通道时,已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艰苦行军作战,尤其是在三个战场展开的湘江血战——11月28日灌阳新圩阻击战、11月29日兴安界首光华铺阻击战、11月29日全州觉山铺阻击战,短短4天中,红军损失兵力2万余人,使红军的战斗力大为削弱。而在当时,蒋介石又调集重兵,在怀化地区布下严密“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剩下3万多人的中央红军。可那时中央领导者却又坚持从通道北上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如果这样势必会让中央红军钻进敌人布置好的“口袋”里,面临全军覆灭。在这危急关头,中央于12月12日在通道老县城——县溪镇恭城书院召开紧急会议,并采纳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改变策略,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之正确主张。12月13日,中央红军避实就虚,由通道转兵西进贵州黎平,把十几万围堵的敌人甩在湘西崇山之中,彻底打破了敌人妄图在湘西围歼红军的计划,从而为黎平会议作出改变战略方针的决策做了准备,同时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实现伟大转折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历史总是会让人刻骨铭心。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从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百年光阴,跌宕流逝,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泥泞中起步,星火燎原,曲折发展。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从兴起到失败的经验教训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但要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而且要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争取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同时,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组建由党直接统率和指挥的军队。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年9月9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组织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于9月29日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三湾改编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首先来到井冈山,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毛泽东选择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是考虑到这个地区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大革命时期湘赣边界各县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这里的部分旧式农民武装,愿意同工农革命军联合;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周围各县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便于部队筹粮筹款;地处湘赣边界距离国民党统治中心比较远,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矛盾,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力量比较薄弱。从年到年,中国共产党还领导了共他一系列武装起义,比较重要的有:海陆丰起义,琼崖起义,黄安、麻城起义,东固起义,弋阳、横峰起义,万安起义,湘南起义,桑植起义,闽西起义,确山起义,渭南、华县起义等。这些起义虽大多数由于敌强我弱、领导者实行错误政策或客观条件不成熟而失败,但表明革命的火种是反革命军事镇压扑灭不了的。一些起义部队在数省边界地区的偏僻山村坚持下来,开展游击战争,为以后红军和根据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年底至年上半年,在粉碎了蒋介石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四次“围剿”后。年下半年,蒋介石又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调集万军队向各地红军进攻,其中50万军队于9月下旬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这时,博古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搬用正规的阵地战经验,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进攻受挫后,又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短促突击”的战术,同装备优良的敌人打阵地战、堡垒战,使红军在战役中日益陷于被动。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经无力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多人,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红军长征这种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精神,穿透历史,辉映未来。通道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这片古称“南楚极地,百越襟喉”的边陲山乡,留下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谱写了红军浩气长存壮烈事迹,在通道县有着:县溪恭城书院“转兵纪念馆”、“杜鹃草堂(长征文化园)”、“独岩红军烈士纪念陵园”、“小水红军烈士纪念碑”、“梨子界红军烈士墓纪念园”等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我们城北社区四个党支部全体党员这次参观的“杜鹃草堂(长征文化园)”,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转兵西进贵州的主要干道上。这里不仅是人文始祖炎帝在此教化先民,发展农业,留有民俗还斋节。也是湘西千年古镇通道老县城县溪镇、是南楚极地,百越襟喉;更是西进贵州古夜郎国的楚越主要道;同时也是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率军南征五溪南蛮的古战场;尤其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的重要战略要道。第一次是年9月15日,由红六军团的党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率领的长征先遣队,他们余人从绥宁县黄桑坪进入通道县杉木桥(当时杉木桥尚属绥宁辖域),红六军团前锋红十八师行进至小水村大坡界一条峡谷中时,突然遭到国民党湘军五十五旅的伏击,红军被拦腰截成两段。在这危急关头,由30多名红军组成的突击排,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抢占了敌后的高地,集中火力向敌人背后发起猛烈进攻。敌人遭此一击,立即张皇失措,败退而撤。红六军团取得了小水突围战胜利,9月17日,占领通道县城——县溪。9月18日沿杜鹃草堂要道向靖州进发,并在离杜鹃草堂十几公里处的靖州新厂取得战斗大捷,消灭敌人两百余人,缴获枪支三百余支。随后挺进贵州印江与前来迎接的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会师;第二次是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的中央红军,于年12月12日在通道恭城书院会议形成转兵西进贵州的决策后,一路从县溪出发经播阳洪州到达贵州黎平;二路有一军团林楚、聂荣瑧、左权率领的部队,从杆子溪过杜鹃草堂要道,沿着红军长征先遣队西进路线进入贵州。杜鹃草堂,虽属西南边陲山旮旯,然而此处,松杉蓊郁,翠竹含笑,山青水秀,立要津通达四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见证了红军长征紧急关头改弦更张,由此启程转兵转向转运,逐步迈向康庄大道;这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红色梦想的中转站;这里,是追梦长征,缅怀先烈,万里新征程接力点;这里,映日山花别样红,风景独好。此时此刻,我身处杜鹃草堂,触目山水,胸潮澎湃,我在想,新征程路迢迢,何惧艰难险阻重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梦,永远跟党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zo/9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