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到来,艺术家笔下对秋季有着不同的诠释

白癜风遮盖液 http://m.39.net/pf/a_7522746.html

在四季分明的国度,秋日总是最能触发纤细的情绪产生,秋天也是画家们喜爱的季节。文人作品中的秋,大都是给人萧条、零落的凄凉印象,而现代画家们笔下的秋天却展现着不同的迷人风采。夏天已经离去,在秋天到来的时刻,来体会不同的感觉。

齐白石《壶酒盘蟹图》

秋天是吃蟹的季节。古人有诗云:“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一生矣。”这样诱人的情形,被白石老人艺术化地展现在作品中,变成了一幅副饶有趣味的水墨佳作。在齐白石的绘画创作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画的蟹与虾。齐白石也自诩道“老来画法无来由,别有西风笔底秋”。笔下之虾造型各异,动感、质感兼备,而蟹壳、长足皆有质感,用水墨表现蟹足的细毛,达到了神形俱佳的境界。

丰子恺《满山红叶女郎樵》

“自从我的年龄到了立秋以后,两年来的心境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丰子恺喜爱秋天,是从“年龄到了立秋之后”开始的,他笔下的秋天,用独有的漫画风格,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

林风眠《枫林》

林风眠《秋林暮艳》

林风眠《山村秋色》

林风眠《秋韵》

林风眠《枫林》一类风景的原初记忆,主要来自于年秋天苏州天平山之行。天平山的枫林、松柏、池塘、小路和逆光的山体,给林风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对苏天赐说要画的“新风景”,或许就是这阳光下的秋色,以及它给予画家的启示:用光色语言创造世界,表达情感!

李可染《万山红遍》7幅之一,嘉德秋拍以1.84亿元成交

中国美术馆藏《万山红遍》

家属藏《万山红遍》

年北京荣宝.6万元拍出的《万山红遍》

北京画院藏《万山红遍》

北京保利春拍2.亿元拍出的《万山红遍》

北京荣宝斋藏《万山红遍》

七幅《万山红遍》

20世纪60年代,李可染以毛主席《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句为情境,从年至年间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为了更好地表达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李可染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来表现秋色,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这七幅《万山红遍》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是中国“红色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

吴冠中《溪畔金秋》

吴冠中《山村秋色》

吴冠中《红树林》

吴冠中从早年秀丽的江南风景到晚年的抽象线条,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色之间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形式架构,画面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文化诗情和神韵。而在看似淡淡的颜色下,却有着万般变化的迷人色彩,原来在吴冠中笔下的秋天,可以比春天更热闹。《红树林》为吴冠中晚年在线条运用方面的娴熟之作。画面通过点、线、面的巧妙融合与呼应,把树木之间丰富的层次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疏密有致的线条之间施以淡彩,呈现出林木的旺盛生命力。大面积绿色、橙黄色墨点的运用,把秋天树叶渐黄渐红的变化过程自然贴切地表现出来,营造出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神秘境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zo/6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