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把菇的季节已经到了,朋友圈已经陆陆续续晒三把菇了,已经很多年没吃过了,但是味道还是那么的记忆犹新,一个字,鲜,口水已经来了!对这一山野珍品你有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普及一下吧!三把菇又称“三塘菌”,蘑菇的一种,常见于四川,云南,贵州。在云南叫鸡纵菌,四川则称伞把菇,金沙则习惯叫三把菇,咱们余庆一般叫三白菇,是一种天然野生食用菌。三把菇生长出土前呈圆锥形,出土后逐渐伸展,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白色至乳白色,长老后带黄色。喜欢偏酸性的黄泥巴土壤。
三把菇一般在农历的七月中旬左右生长,味美鲜香,可烧汤,炒,三把菇的汤煮面吃那叫一个爽,实乃难得山野珍品!三把菇出土的地方较隐秘,不被人轻易发现,所以寻找三把菇时,除了早起和独到的观察力外,还得是有心人才能碰到,你早到或是迟到,都将与它有缘无份。一个找三把菇高手的老人,他曾用本子详细的记录下他每年寻找到三把菇地方、时间,以后每年都到其附近寻找,基本没有空手而归过。
//贵州民间传说//一说三把菇一长就是三“坝”(有处、片的意思)。三把菇不会单独生长,只要生长一“坝”,紧挨着三五米或十来米范围就有另两“坝”。所以有经验的捡菇人,捡了一“坝”三把菇之后在周围仔细寻找,一定有惊喜的收获。
二说三把菇一长就是三年。意思是说三把菇在这个地方生长一年后,第二、三年还会接着在这里生长,连续生长三年后才会搬家到别的地方。
三说三把菇只能蹲着捡。发现三把菇时,讲究的捡菇人要先拜山神,感谢山神赐福,祈求来年三把菇再生长,再碰上好运气,然后再蹲下捡三把菇。并有“站着捡三把菇,回屋就不见”的说法,说的是一户人家的房头地里长有一“堂”三把菇,主人站着捡了几朵回屋去拿东西来装,掉头去看三把菇已渺无踪影。四说捡三把菇时要戴斗篷,不能讲话。正在捡菇时,如果有人走近,捡菇人是不会和人打招呼的,一直要把三把菇捡完才说话。同样有不戴斗篷和捡菇时说话,会吓跑三把菇,来年不会生长的说法。五说蚂蚁蝼子不能挖穿。生长三把菇的地方,菇底十多公分深处必然伴生有白蚂蚁蝼子,没有白蚂蚁蝼子的地方,或者有白蚂蚁蝼子但被挖穿敞气的地方,是绝对不会长出三把菇的!有经验的捡菇人,捡了三把菇后会留下标记,防止蚂蚁蝼子被耕作或牲畜踩踏而破坏,只要精心保护好蚂蚁蝼子,来年的三把菇生长季节又三晴两雨,到老地方捡三把菇就十拿九稳!六说能捡到三把菇是有“口食份”,即有食运。捡到三把菇是大家的食运来了,是众口之福,捡菇人回家后会安排女主人烹制好,再准备几斤包谷好酒,邀上要好的左邻右舍共品美味,喝好酒,话家常,祝来年再遇此口福!乡间有关三把菇的这些传说,有很多合理的成份,也有几分神秘之说,合理也好,神秘感也罢,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珍贵”。据说三把菇是菌类中目前唯一不能人工培植的品种,更见其珍贵!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三把菇具有增强体质、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和“益胃、清神、治痔”等药用功效。据网络报道:三把菇能健脾和胃,令人食欲大增。它内含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另一特点是含磷量高,是需要补磷人士的佳肴;常食三把菇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制癌细胞,降低血糖。洗净撕成细丝的三把菇加水煮汤的时候为了保持新鲜原味,除了一点猪油盐巴和大蒜之外什么也不要加,必须要加蒜是怕万一遇到有问题的三把菇时蒜会变色。
怎么辨别三把菇
老百姓辨别三把菇的土办法是这样说的:真正的三把菇可以用手撕起很细的丝,一般的新鲜菌子撕不起那么细的丝丝,还有就是要看卖三把菇的人,如果脚上一脚的泥和露水,肯定八九不离十是真的了。三把菇的价值正是因为三把菇数量少,寻找不易,导致价格一路飙升,去年80—元/串,今年已涨到—元/串,涨幅达到20%。一串最多10朵,平均算下来每朵10元左右,纯毛利,搞得很多村民这两天都丢下地里的活路,专业去捡三把菇了。然而,三把菇好吃不好捡,而且如果没有经验的话捡的还不一定是真正的三把菇!有一些小伙伴有将“毒蘑菇”误认为三把菇的,食用后引起中毒。
三把菇[又名三堂菇],贵州高原野生特产,人间神奇富硒美味野生食用菌,形似越南斗笠,顶尖硬,灰白色,菌褶白色,脚韧性强.忌用刀切,手撕最好,每年的7月初至9月初三个月的时间在高温高湿雨淋的夏秋是其生长季节,家乡的土地里和山林中都生长,一般会生长三堆,相距有远有近,几朵到几十朵一堆.甚至一二百朵.同一地方会年年生,每年的时间都在同一时期间生长,最多相差1至2天.有好几处是我在孩提时候就生长;已有四十多年了,遇着贪婪心重的人捡后就从此不生了,我已印证了好几个人.三把菇菌种生长在地下白蚂蚁窟群里,如果把它挖穿了,蚁群或死之或搬迁,来年也不会再生菇了,五六年后会在原来生菇相距十到几十米的地方生新菇.你如与它无缘,天天去了你也遇不到,你看没有才刚走过,别人会在随后半小时后捡到.有时前面已过几人找菇,脚都踩着了一二朵,然而被后面的人捡到.现在值钱了,捡的人很多,没有缘的天天找也难捡到.每斤鮮菇刚岀土才半开盘的已经卖到元,多时也要元.我今年[在桃形李果园里]已捡到了三次,很有口福.小时侯我最多的一次捡了三四十斤,那时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家乡野生菌很多如:[黄丝菌;牛大脚;奶浆菌;羊肚菌;马桑菌;香菇;彩虹菌......],像大红菇在山林中满山遍野都是,没人要,现在希缺了,就很少了.曾记得:迎新千年[年]的中秋和国庆节,广州的各大媒体大版力推贵州野生菌,当年在广州吃一餐贵州三把菇每人收费六百至一千元.
三把菇味美超过其它的食用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味神仙汤配方,用少许猪肉烧汤煮三把菇下面条,味美无穷,似鸡肉汤但又比鸡肉汤鮮美,只放少许姜葱和盐,不能放其它如味精酱油之类的调味品.三把菇是我们贵州名贵特产野生菌,护肝抗癌,可能很多朋友没看到过,更谈不到吃过,如果您说吃过人工生的,那您就理解错了,世上还没有人工技术培植岀此种菌,云南的鸡纵菌和茶树菇形似三把菇,但其味不能相提并论.其它省份的野生三把菇因其地域土壤及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其美味就差贵州的,贵州要数黔北的最好.
三坝菇的功效
1.三坝菇能健脾和胃,令人食欲大增。
2.三坝菇内含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
3.三坝菇的另一特点是含磷量高,是需要补磷人士的佳肴。
4.常食三坝菇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制癌细胞,降低血糖。
5.三坝菇有养血润燥功能,对于妇女也很适合。
三坝菇好吃不好捡,而且如果没有经验的话捡的还不一定是真正的三坝菇!
小编提醒:
野生菌的辨别、食用常识及中毒自救方法一、野生菌中毒症状
食用野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二、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原因
(一)误食有毒菌类。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野生菌只有三四十种。一些有毒菌与无毒菌外形相似或混杂生长,常常误采误食发生中毒。
(二)加工环节失误。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过程中没有煮透煮熟,食用后也可能发生中毒。
(三)生长环境因素。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生长的菌类,食用后很容易发生中毒。
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有毒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无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四、食用野生菌注意要点
(一)不要购买和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野生菌。
(二)对自己熟悉并确定为无毒菌的,也不要混杂加工食用,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杂炒煮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加工野生菌一般要通过高温煮透,降低毒性。
(三)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物质可能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五、食用野生菌中毒后自救要点
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疗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四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余庆微生活是余庆人自己的一家集原创文章、社会热点、本地新闻、便民服务、粉丝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白癜风前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