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段子手给骗了岳飞从未被ldquo

岳飞墓真相揭秘

年的一天,浙江杭州有关部门在对岳飞墓进行修葺的时候,发现墓室石板依旧保存完好,并从墓道里出土南宋石人一个。这次维修不仅恢复了岳飞墓原貌,还证实了如今的杭州岳王庙就始建于南宋年间,为西湖景区最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古迹。在南宋山河破碎之际,是岳飞扮演了擎天一柱的栋梁角色,“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为当之无愧的古代中国民族英雄。

不知从何时开始,网上有说法称岳飞墓曾被“焚骨扬灰”,然而年的维修可以证实,尽管岳王庙因故被破坏过,但岳飞墓始终完好无损,所谓“焚骨扬灰”就是以讹传讹。有关当年维修情况,由浙江省博物馆主管的《东方博物》杂志曾明确记载,那就是年春施工工人在对岳飞墓墓道进行发掘的时候,除了出土一个南宋石人外,还在附近出土了明朝立的石马等石像生。其中当墓道积土除尽后,岳飞墓墓室石板浮现在人们面前,完全看不出被打开过的迹象。不久《岳飞传》作者,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邓广铭闻讯以后,来信询问岳飞墓墓室情况,希望能借机进行发掘。不过对于这个提议,国家文物局并未批准,因此最后在岳飞墓墓道发掘结束以后,墓室石板也被回填,重新堆上封土。

尽管岳飞是被秦桧奸党所害,但善良的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从岳王庙小册子简介可知,南宋绍兴十二年,即年岳飞遇害后,狱卒隗顺秘密将岳飞遗骨从大理寺墙角下挖出,葬于临安九曲丛祠附近北山坡地上,另将岳飞生前遗留的玉佩作为陪葬,并种下两棵橘子树当做标记。二十年后宋孝宗为岳飞平反,隗顺向官府汇报了此事,由官府为岳飞起灵,改葬于栖霞岭,也就是今天的岳王庙所在地,并重新为岳飞准备陪葬品,以示安慰忠魂。近七十年后,宋宁宗追赠岳飞为鄂王,从此岳王庙正式得名,千百年来一直香火不绝。

今天油条已成为大家早餐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但它的发明就与岳飞有关。原来岳飞遇害以后,临安早点摊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怒,将面粉捏成小人的样子,放在油锅里进行炸,取名为“油炸秦桧”,又名“油炸桧”。自从“油炸桧”推出以后,临安百姓纷纷前去购买,代表了民心所向。后来“油炸桧”的名字渐渐不再,改称为油条一直延续至今。

其实明朝文征明曾在词里这样写道,即“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也就是说宋高宗才是杀害岳飞的真正黑手,秦桧只是执行皇帝的旨意。但是无论如何,秦桧作为奸臣早已被后人定性,否则岳王庙也不会矗立秦桧的跪像,任何想替秦桧翻案的人,只能说他是奸臣同路人,更是对历史的玷污。

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也对岳飞给予了极高评价。根据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芳回忆录》可知,年毛主席来到杭州西湖,对时任浙江省公安厅长王芳表示,“岳飞精忠报国,心昭天日的爱国壮志......是个值得我们称颂的民族英雄”。几天以后根据毛主席的委托,王芳为岳飞墓增添了一枚制作精美,但没有标明敬挽人姓名的花圈。

《满江红》确为岳飞作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市文物工作者在对海淀一座古庙进行勘察的时候,竟意外发现了与现行版本不同的岳飞《满江红》题刻,其中结尾为“朝金阙”,而非“朝天阙”,开头更有一个“斗”字。虽说该题刻已经字迹残缺,但从上述两点可以看出,尽管《满江红》确实为岳飞作品,不过在流传过程中是经过后人的不断润色,才最终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千古名篇。

事实上文物工作者勘察的这座古庙名叫晏公祠,从《帝京景物略》一书可知,是由明朝南京守备太监晏宏修建而成,位于今天的海淀四季青街道万安山麓,靠近金山陵园。有关晏宏的生平,从南京和陕西一带的地方志可知,他生活在明朝中期,是湖北人,幼年入宫侍奉太子朱佑樘。等到朱佑樘即位以后,晏宏因此升为司礼监太监,获赐蟒衣玉带,并准许在内府骑马。嘉靖初年晏宏被外放出宫,历任陕西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太监,任内积极搜集先人诗词古籍和儒家经典。所以在他的祠堂出现岳飞《满江红》题刻,是符合其本人生平事迹的。

但是为什么晏宏拿到的岳飞《满江红》版本和现在流传的版本大不相同呢?小麦克认为这要从根源说起,那就是在岳飞遇害以后,除了家产被官府抄没以外,其生前创作的文稿也遗失殆尽。即使后来获得官方平反,但“其佚篇盖不可殚数”,甚至“飞之零章断句,后人乃掇拾于蠹蚀灰烬之余”。因此岳飞孙子岳珂在编辑祖父文稿的时候,一度漏掉《满江红》实属正常,而这也造成了《满江红》在流传时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就包括晏公祠的这首题刻。

目前我们能发现最早的《满江红》版本是在《元曲·岳飞破虏东窗记·自唱》当中,全文为“怒髪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抱激烈。功成汗马,枕戈眠月,杀金酋伏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言愁绝,待把山河重整,那时朝金阙。”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一版本的《满江红》除了“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外,其余和现行版本都存在较大差异,不过“朝金阙”却与晏公祠题刻吻合,说明晏公祠版本绝非孤证。

而全国最早的《满江红》碑刻是立于明朝天顺二年,即年,地点在河南汤阴岳王庙,全文为“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金阙。”也就是说到了明朝中期以后,《满江红》理论上除了“朝金阙”与今天不同以外,其余已和现行版本没有差别。

无独有偶,明朝弘治年间,浙江镇守太监麦秀将《满江红》刻于杭州西湖岳王庙碑上,从此基本奠定了今天的通行版基础,特别是和汤阴岳王庙版本唯一不同的是,这一版本结尾为“朝天阙”,可以说已经和现在教材上的内容一模一样。

再回到晏宏生平来看,晏宏毕竟曾任南京守备太监,而南京距离杭州很近,其本人也经历了弘治年间,按理说自从麦秀立碑以后,西湖岳王庙《满江红》碑就已经广为流传,那么晏公祠版本应该与西湖岳王庙版本一样才是,可唯一的差别即结尾“朝金阙”和开头“斗”字该如何解释呢?小麦克认为,根据词法来看,一般在填词里用斗字都是例如南斗北斗等,在两宋时代比较常见,所以晏宏得到的《满江红》版本,很可能与岳飞原版最为相似,只是由于字迹残缺不全,无法辨认出来。至此可以看出,岳飞《满江红》是经过后人润色和加工,在明朝中期基本成型,因此之后的题刻都是现代通行版。

果不其然,年浙江省文物工作者在江山县发现了一部《须江郎峰祝氏族谱》,当中记录了一首岳飞所作,题为《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的词,而祝允哲曾与岳飞一起抗金,在岳飞入狱后更是上奏《乞保良将疏》,可见两人关系密切。而这首词全文为“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斗,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从这里小麦克终于发现了答案,那就是晏公祠版本的“斗”字应为“南征北斗”,而“朝金阙”是从“踏破金城门阙”演化而来。也就是说晏公祠版本最符合岳飞原版,其余版本诸如西湖岳王庙和汤阴岳王庙版本都是经过加工,才被民间广为传唱。

在小麦克眼中,岳飞立志恢复中原,光复南宋的大好河山,洗雪靖康之耻,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向英雄致敬,以示不忘初心。不过在岳飞遇害92年后,南宋端平元年,即年正月,宋蒙联军攻破金朝最后一座都城蔡州,金哀宗自杀身亡,宋将孟珙将金哀宗遗骨运回临安太庙,祭祀徽钦二帝。当年七月,宋将全子才率军进入汴京城,尽管当时全城只剩下一千多口人,昔日繁华的北宋皇宫也沦为废墟,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算是完成了岳飞生前遗愿,那就是还于旧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yp/9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