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地图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2/8582948.html
山是石头山
岭是石头岭
刨石挖坑栽树苗
石头缝里造青山
磁县山区丘陵占全域面积85%,石多、土薄、水少,山区植树造林难度较大。
都党乡冶子村西南方向的羊城寺东山,是一座缺水少土、岩石裸露的石头山,地质条件不好,一镐头下去震得手发麻,薄薄的土壤下面是厚厚的砂石,当地人称这里的土叫做“火焰土”,意思就是土壤遇到水以后,水在短时间内就流失或者蒸发掉了,存水性很弱。山高沟深,道路崎岖,在这里种树犹如砂子驻坝,难上加难。
石多土少怎么种树?秃山穷岭如何变成金山银山?磁县白土镇上寨村的马增良从年开始就有了让把羊城寺东山变成绿山的想法。“别管干啥事,就干老百姓称赞的好事,对老百姓有益的事。”这是马增良父亲经常对他说的话。受父亲的影响,马增良把荒山变绿山的这个想法更加坚定。
说了算,定了干。羊城寺东山共余亩荒山,马增良计划种树8万棵,从年10月份开始,羊城寺东山就成了他的每天“打卡地”。在种树的“黄金”时期,他就组织村民进行大规模种树。由于山高路陡,一棵棵树苗只能选择用肩挑背扛的方式运到山头,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大山里。
山上的羊场小道是他们一脚一脚踩出来的。为防止单独行走发生意外,马增良经常打头阵让挑担工人跟随自己结队而行,一日往返十几趟已是常态。
山坡上,一行行石头坑排列规整。“打这坑可不容易,机械用不上,只能全靠人力,用镐头和铁锹挖这是最简单的方式,得用巧劲,要不一镐头下去手都被震的发麻。”马增良说道。
植物在砂石上不容易扎根,树坑不仅要挖得更深,还需要浇灌更多的水。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马增良积极想办法,先后在羊城寺东山上修建了四个水窖,七天、半个月、一个月……这些针对新树苗浇水的日期,他早以记得滚瓜烂熟。为了这几个数字,他主动在网上学习,并结合实际积极向技术人员请教,通过不懈努力,他种植的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马增良信心满满地说道:“一定会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精神,苦干实干加油干,誓让荒山变青山。”
青松戴帽,果树缠腰。在磁县北贾璧乡周庄村山上,村民们在半山腰处,将一颗颗连翘苗、花椒苗小心翼翼地放入用石头围成的石坑中。“大家放的时候要扶正树苗,埋土后要踩一踩……”现场教大家种树的是周庄村党支部书记周荣杰。
周庄村地处磁县西部山区北贾璧乡,全村多口人,由于土地奇缺,水资源匮乏,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为了改变现状,周荣杰不等不靠,带领村民上山种树,决心向大山要经济、石头缝里拼发展,“只有让荒山绿起来,村民经济才能好起来。”
从年开始,村党支部书记周荣杰踏上了优质花椒种植的“取经之路”。周荣杰先后带领种植户到甘肃天水、河南洛阳等地不断学习、探索,相继引进了大麻椒、伏椒、大红袍等品种,进行试种并自育苗圃,与当地传统花椒树嫁接,逐步更新改良,直接带动了当地花椒产业的快速发展。
周庄村四面环山,土壤稀缺。为了确保树的成活率,周荣杰在山顶土地贫瘠处种植抗旱的松柏,在山腰土地稍微肥厚的地方种植花椒、连翘等经济林。技术支持是种树的关键,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得知周荣发荒山种树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在有了技术和品种上的支持后,村民们的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到种树的队伍当中。
在技术人员的培训下,大部分村民已经掌握修枝、培土、浇水、疏果等技术。“有了专业的技术指导,俺们村的果树长得好、结果多,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村民们对村里的经济林信心满满。
人心齐泰山移,敢叫荒山披绿衣。近年来,磁县山区坚持乔灌结合,侧柏、油松、连翘、黄栌、山桃科学搭配,春天连翘嫩黄、山桃粉白,秋天黄栌满山红遍,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春有花赏,秋有果收,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
■图文:冯亚萍
原标题:《爱磁县作贡献|石缝里种树,荒山上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