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透秋日的盏盏“红灯笼”
又见满山红,一颗颗小果子染遍了秋。摘上一背篓涩柿子,削皮晾干美味的吊柿饼今年就又有了~
▲吊柿饼
古有言,“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过后,气温便是一天低过一天。这个季节,早晚温差大,穿衣最是头疼,但也正是这样的天气才能留住养分,结出鲜甜的柿子来。
老几辈人生活的年代,食物不像现在这般充足,他们往往就把当季新鲜食材做一些失水处理,囤着以备不时之需,柿饼也正是这么个道理。
坐在柿子红遍的树下,摘个熟透的柿子掰着吃,黏一嘴汁却依旧开心,这是早几年在乡下最轻松的日子。
每次吃不够,都要再拿些将熟未熟的柿子回家,放一堆捂着变软也很美味。可年纪小最是忍不住嘴馋,好几次还没等捂熟就拿了往嘴里塞,这就会涩到整张嘴都麻……
现在乡里种柿子的多数是留守的老人家,每年会摘一些果子卖了换钱。今年倒还有好多挂在树上没卖掉。
剪柿子连着把树枝一块儿剪掉,你们不用担心第二年不结果子,果树都会涉及到修剪,主要为的是提高果子质量以及修正树型。
果园里边给柿子树修剪会劳神些,要分冬春夏三季,自家种的柿子树就没那么讲究,一般只冬天采果子时剪掉弱枝,平时忙得要死要活的,哪儿还有时间。
我们通常看到的柿饼呢都是圆圆的,还有一种叫“吊柿饼”,顾名思义。
做吊柿饼通常要选用屁股尖尖的柿子品种,趁还没软便摘下,刮去柿皮,在通风处挂绳,等到失了水分再有事没事捏一下,让柿子软化脱涩,老话说“柿子专挑软的捏”嘛!
柿皮记得留着,后头会用到。
晾得差不多干就一层柿子一层皮密封起来蒸发掉剩下的水分,我们叫“捂霜”。快的十天半个月,慢的一个来月果子表面就会长出柿霜(就是果糖),像盖了层白雪一般。柿霜还可入药来着~
到这步柿饼就算是做好了。其实也是说起来简单,很多经验在里头,要耐得心,劳得神。晴天做最好,若在阴雨天黑了霉了都很有可能。晾柿子的成败,湿度温度和风都是关键。
柿饼虽然好吃却偏凉,冬日里寒气本就重,煮一壶暖身的红糖姜茶配着便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