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最终以2.55亿的价格落槌的李可染《万山红遍》
李可染是二十世纪“金石派”的重要山水画大师,提到李可染,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他的“红色山水画”作品《万山红遍》。“红色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上世纪“文革”的政治氛围,虽限制了很多画家的创作空间,但是也成就了相当一批山水画家对“红色”的别样情怀和巧妙运用。而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极具代表性,也是其山水画的成名作,也因此奠定了李可染在“红色山水画”的王牌地位。
年11月15日,以1.8亿成交的李可染《万山红遍》
20世纪60年代,李可染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句为意境,创作了七幅集中突出“红色”的《万山红遍》题材作品。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强调色调转变,塑造一个全新的审美意境,整幅画作构成红白黑三色的交响。还使用了名贵的上等朱砂,墨色映衬下,朱砂的红色鲜艳浓烈却沉稳凝重。是中国“红色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
从年至年李可染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
李可染首次创作此题材是年在广东从化,尺寸69×45cm,款识题于画的右上角,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二年秋可染作于从化翠溪宾舍”,此作原为画家家属所藏,年为“李可染基金会”筹资,委托中国嘉德拍卖,以万元被台湾藏家林百里竞得,现藏海外私人处。
第二幅创作于翌年,仍是在广东从化,尺寸70×46cm,款识题于画的右上角,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三年可染于从化”,此画年出版于第6期《美术》杂志,李可染把它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现藏中国美术馆。
其他五幅皆在年创作于北京西山。李可染先用半斤内库朱砂创作了四幅(两幅尺寸较小,两幅较大):
其中一幅较小尺寸的画(第三幅尺寸80×50cm)右上角题“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可染写毛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八大处”。曾藏于李可染家中,被多次出版。年捐赠给国家,现藏北京画院。
另一小幅画(第四幅尺寸75×46cm)左上角题:“万山红遍,层林尺染,毛主席词意,一九六四年可染”。此画给了荣宝斋。荣宝拍卖公司于年以.6万元拍出,被海外华人藏家竞走。
至于两张大尺幅的,“文革”前李可染曾送北京市美协,让他们选一件,准备自己留一件。“文革”后发现一幅藏于北京画院,该画(第五幅尺寸×85cm)左上角题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写毛主席词意可染”。曾被出版。
另一幅为北京保利拍卖作品,曾出版在香港《名家翰墨》第26期第47页,该画(第六幅尺寸×84cm)左上角题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写毛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可染”。该画在年11月台湾举办的李可染画展上展出,并被出版于画展的画集中。原流海外,后湖南电广传媒万从香港竞回,现藏该处。
李可染先生画完这4幅《万山红遍》后,应荣宝斋之邀,为建国15周年国庆又画了一大幅给荣宝斋,此幅(第七幅尺寸×85cm)右上角题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建国十五周年大庆,可染写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此件现藏于北京荣宝斋,从此以后李可染没再画过《万山红遍》。
综上所述,按照创作年代分:年画一幅、年画一幅、年画5五幅;按照画幅尺寸分:宽85cm的画三幅、宽45cm的画三幅、宽50cm的一幅;按照收藏分,国家美术机构收藏四幅(分别在中国美术馆一幅、荣宝斋一幅、北京画院两幅),湖南电广传媒一件,私人收藏两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