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了二十多部电影后,还在上幼儿园的娃变得

中科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小舒说

从去年疫情封城后,我们便开始了每周五的家庭“电影日”。没有什么比全家窝在一起看电影更温馨的事了~

动画电影原本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类型,轻松搞笑又温情,充满想象力又传递正能量。每次看完,都有再一次被治愈的感觉。

虽然我们每周都看,但是和孩子看的电影数量还不多,因为他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看同一部电影,直到发现了电影里的每一个细节,记住里面的每一句台词,会唱它的主题曲。讨论电影,还是妞妞用来和新朋友“破冰”打开话题的方式呢。

和孩子们看电影,他们看到的和我们一样,又不一样,一起聊聊感受,分享体会,让我们拥有了共同的温馨回忆,也有比较深层次的交流。

希望我们的心里,永远住着那个纯真的孩子,也希望孩子们都做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良有温度的人。

SUMMER

文:早早

奔波于学校和兴趣班之间,你们有多久没和孩子好好看过一部电影了?

我非常喜欢和女儿坐在一起看电影,无论是电影院里还是家里的沙发,一般90分钟的电影,除了可以欣赏到有意思的影片,更是一段美妙的亲子时光。而影片中的角色和情节,也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影响女儿许多,并且比我想象的更深刻。

暑假的第一天,带女儿去上兴趣班的路上,女儿忽然跟我说,有时候她心里的乐乐和忧忧会一起出现,就像现在,有点开心也有点不开心。

乐乐和忧忧,是她三岁时看过的电影《头脑特工队》里的角色,分别代表着快乐和忧伤。已经过去两年,她经常会在表达一些情绪和需求时,提到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小女孩莱莉与她头脑中的五个情绪小人间的故事,电影上映于年,女儿还没出生,我第一遍是自己看完的。觉得很好看很有趣,也仅此而已。

在女儿三岁的那年,我和她又一起看了一遍《头脑特工队》,她正处于情绪越来越分明的阶段,而我面对她时,也正抓狂于“这个小孩到底在想什么?”好像这个小孩一下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

电影里的“记忆”、“长期记忆”、“个性之岛”、“抽象思维”、“潜意识”、“记忆废墟”,这些我觉得三岁孩子很难理解的部分,女儿看了一遍后都从自己身上找到了共同点。

絮絮叨叨直到今天,也会将自己的心情用电影中具象的事物来告诉我和爸爸。和朋友一起出游,回来会说:“我心中现在最厉害的小岛是友谊岛,小辣椒、小樱桃、恩恩、哼哼、兜兜、沐沐都住在上面。”发了脾气后谈心,会告诉我:“妈妈,刚才我的怒怒小人失控了,它头上冒火啦!”

于我而言,是学会了接纳孩子的每一种情绪。孩子的快乐很重要,但不必紧张于忧伤、愤怒的出现,不是时时刻刻都要保证她的快乐,负面情绪也可以给女儿带来力量。

、那些电影教我的事、

从三岁开始,我们和女儿一起看完的电影,已经有20多部,大多来自皮克斯。两个小时内的电影,我们会分三段让她看完,中间休息15-20分钟,一起躺在沙发上,消磨一个下午。这是为数不多的,我们可以一起投入并分享彼此情绪和感受的时间。

我和女儿看的第一部电影是年上映的CG特效版《狮子王》,看完“过于真实仿佛动物世界”的新版狮子王后,我们回家又重温了一遍年的经典版《狮子王》,那也是我小时候看的第一部迪士尼电影,一直记得那句“哈库呐玛塔塔”,从此以后没有烦恼。

在整片港台腔的配音和夸张搞笑的表情中,我和女儿的童年好像交汇了。

我们还一起看了《玩具总动员》,这部动画片上映于年,我正在读小学一年级,我们是全校组织一起去看的。和女儿一起看完第一部后,女儿信誓旦旦说假如她有一个伍迪,她一定不会弄丢它、忘记它。

女儿当然有了她的伍迪,价值元,她攒了好久的笑脸才交换到,异常珍惜,走哪带哪。伍迪占据她心中第一名玩具长达半年后,最终输给了艾莎公主,从此扔在玩具柜里再也没玩过,非常短暂,命运甚至不如电影中。

看完第一部后,我们在时隔一年后陆续看了第二、三、四部,伍迪再次出现,女儿却已经不是嚷嚷着要买伍迪的女儿了,不再是电影周边,而执着于情节。

她会评价电影中的一些情节,理解原本是垃圾的“小叉子”为何会变成邦妮心中超越伍迪和其他所有玩具的存在:“叉叉是邦妮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做的,所以她很喜欢,就像我喜欢我幼儿园的破被子。”我是那么喜欢《玩具总动员》,因为它好像完全抓住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过去的我们,和现在的孩子。

第四部中,“飞向太空,宇宙无限”的台词一出来,仿佛童年又回来了。

女儿在成长,最爱的玩具一直在变,终有一天,她也不再需要玩具。一如这24年间,这部动画片的情节发展。第三部中,安迪将自己玩具都留给了邻居妹妹,因为他长大了,不再需要他们的陪伴;第四部中,玩具们有了自我意识,找到了自己将来的目标,不再是陪伴安迪或邦妮,而是对快乐和自由的追求。

另一部我曾看过,又陪女儿一起看的电影是《寻梦环游记》。“死亡不是告别,忘记才是”。鲜明的色彩、欢快的音乐下,是对死亡的探讨。亡灵节上,人们以节日的欢乐气氛去迎接亡灵的归来,悼念、祭奠是狂欢节的一部分,面对死亡的悲伤隐藏在了故事的基底,让我们在笑声中又忍不住落泪。

关于死亡的话题,我小时候没有得到过真实的解释,停电的夜晚,面对黑暗,害怕死亡,妈妈总会跟我说:“等你长大了就会有一种药,吃了就不会死啦,可以一直一直活下去……”

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跟她解释过,死亡就是再也见不到了,消失了。女儿在看了《寻梦环游记》后,有一天忽然跟我说:“妈妈,等你很老很老了,你就会去天涯(分不清天堂和天涯),天涯很远很远的,不过没关系,等我老了,我就会来找你,我们就又遇见啦!”

在太太(我奶奶)的葬礼上,四岁的她安慰我说:“你奶奶去桥的那一边啦,只要你们记得她,她就不会完全消失。”因为电影的加持,她对死亡的感觉虽然过于乐观,但是是清晰的,每个人都会消失,不可避免。

、关于选择和注意事项、

皮克斯的动画电影,几乎可以Allin。每次有新电影上映,我都会看分级,大多数电影虽然不适合小孩独自观看,但是可以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孩子看一部电影,通常会看三遍、五遍,甚至更多。他们的思维发展快,似乎每一遍,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女儿第一次看《玩具总动员》的时候,讨厌巴斯光年,觉得它太胖了,也因为它伍迪失宠了。再后来看,又觉得巴斯光年很可爱,因为愿意帮助朋友。

不要急着推荐新电影给他们,他们愿意一遍一遍重复某一部电影,就重复看,或者先看中文版后看英文版,在将情节记得滚瓜烂熟后,学习一下语言也不错,《冰雪奇缘》的歌,大概是当今小女孩必备吧。

注意电影分级,主要以美国电影协会(MPAA)分级体系为准,分为五级:

G(适合所有年龄层)

PG(建议家长指导)

PG-13(对13岁以下儿童不宜,建议家长指导)

R(17岁以下必须有成年人陪同)

NC-17(仅限成人欣赏,17岁以下禁止观看)

女儿现在五周岁,以我们看过上百部迪士尼、皮克斯出品动画片,及纪录片、真人电影的经验来说:对于五岁以下孩子,G级的迪士尼、皮克斯,迪士尼孩子可以随便看,自己看,皮克斯则建议家长陪同;五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看G级真人电影,或者梦工厂的动画片,也建议家长陪同;PG级的电影,有些我们自己看过,觉得安全的,也会陪女儿尝试着看。

还有《哈利·波特》,这系列电影,真的太想和女儿重温了,目前只安排了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后面的几部有些暗黑,所以想等她上小学后再陪看。

我非常喜欢和女儿,一起经历90分钟的奇妙旅程,看电影,也是我童年记忆中关于父亲最深刻的一段。夏天的傍晚,我和爸爸一前一后走到电影院,他会给我买一个方砖冰淇淋,再拿一个小木勺。我们拿着小小的粉色纸质电影票,在漆黑的电影院木椅子上,享受一段父女间的独处时光。

我和父亲一起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珍珠港》,那天是我13岁的生日,因为买票晚,我们坐在了电影院的第一排,仰着头看完。那天似乎是童年的结束,从此以后,我看电影都只和同学、朋友一起去了,再也没和爸爸一起看过。

只希望我和孩子一起看电影的时间,来得早一些,持续得久一些。窝在一起看一部电影,我和她得到的不仅仅是那90分钟的欢乐时光,更是童年的交汇、成长的体验。

推荐电影:

夏天是非常适合陪孩子看电影的,因为暑假有大把的时间需要消耗。

在家看电影也要有仪式感,拉起窗帘,准备好零食,不许大声说话。下面是我们近两年和女儿一起看过的部分电影和纪录片,可供参考:

《头脑特工队》、《寻梦环游记》、《机器人总动员》、《飞屋环游记》、《心灵奇旅》、《怪物电力公司》、《怪兽大学》、《玩具总动员》、《赛车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疯狂动物城》、《冰雪奇缘》、《疯狂原始人》、《驯龙高手》、《功夫熊猫》、《千与千寻》、《龙猫》、《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海洋》。

在电影的官方介绍上,有时候看不到分级,想知道分级及适不适合儿童观看,可以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tj/11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