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癜疯 http://m.39.net/pf/a_6084111.html
01
成为一个在汽车行业内能独当一面的工程师,那是需要时间熬出来的
别指望三五年就成为资深人士,汽车行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汽车的四大生产工艺即常说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要是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只能是一些皮毛。
从岗位职能上来讲,设计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岗位的要求各不相同。我认为在这个行业里没有十年的时间的磨练,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
有人讲做一辈子工程师是没有出路的,其实,职业的成败很难有标准来考量,赚钱的多少,工作的快乐指数,社会对你的需求来,自我的心理满足,包括这些但不仅是这些。
有一句话可能能贴切地表述,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我认为,你自己快乐就好,你自己喜欢就好,不要太多的在乎世俗的观念。
不容否认,很多原来在一线锻炼了很长时间,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最后去做管理工作了,但我相信你要不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很难得心应手的管理一支技术团队。
02
专业技能方面,我不想讨论大学学的东西有多少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我曾和学弟学妹们讲,大学里能直接运用到工作中的一门功课就是机械制图,我觉得我的专业功底来自近十年的工作实践,一定要记住,不要觉得自己懂得了发动的工作原理了,你就会设计发动机了,不要觉得会使用UG、CATIA、Pro/E等专业软件了,你就会机械设计了。
一个简单的零件的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随便举几个设计的考虑点,冲压件成形工艺,其中就包括折弯半径的处理,止裂槽的设计,下料时材料是否便于排料,冲头的寿命,塑料件是否设定了合理的拔模角,材料是选用PP,ABS还是尼龙6(66),皮纹区域定义的范围,除此之外,相关的边界条件是否考虑充分,还有一些隐形的问题,结构件的强度,总重的控制,动态频率分析,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有和某一个项目一起成长的机会,通过具体的工作来提高自己。具体的内容我将在下面的几个板块里分别表述。
03
谈谈职业定位
如果刚毕业一两年,就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那是扯淡,严峻的就业形势容不得你来选择职业,哪里有份工作就先做着,养活自己再谈职业规划,要是你毕业有四年了,甚至更长时间了,工作换了很多,想在哪个行业里做,心里也没底,那就需要好好想想啦,列出自己的喜好,列出自己的优缺点,综合以前的从业经历。
好好策划你自己的职业生涯吧!给自己做个五年规划吧,这个规划越早做越好,就算做打工仔,也要做一个明白一点的打工仔,做事有计划一点的打工仔,不要搓跎了岁月,工资还是不如人意。
很多时候,你的定位可能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哪天和同学聚会,听做销售的同学大谈提成高,年终奖有多少,大谈接待客户时的潇洒和奢侈。你就想去做销售了,从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具有做销售的潜质和优势,就看到销售风光的一面,全然没有考虑销售的艰难和压力。所以职业定位不要盲从,一定要有理性的思考和全面考虑的过程。
04
谈谈心态
我们常不由自主的和别人比较,和别的行业的人比较,比职位,比收入,比房子,比车子。无非是两种结果,你很得意或暗自得意,或者你很沮丧,想放弃,放弃现在的工作(可你常常不敢放弃,你还得考虑好明天去干啥),放弃这个行业。
就在你举棋不定之际,你开始推诿工作了,觉得公司很亏待你,你付出了很多,却得到很少。我曾经在一家公司(暂且叫M公司吧)呆了四年,经常性的加班,五一,十一我多在陪同外方工程师,调试设备,冻结产品数据,陪他们考察供应商,有时为了解决一个塑料零件的变形问题,我和供应商一起调试模具到凌晨3点,不断的实验模温,压力等工艺参数。
我不敢和同学讨论我的工资,自卑呀!我犹豫过。我要不要改行,要不要跳槽。当我冷静下来分析情况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我觉得这家公司还有我没有学会的东西,在这个消费很高的城市里,我拿了四年很低的工资,可我很感激那家公司。
这四年里,我熟知了TS的流程,在现场能快速分析问题,并能马上做出应急措施,并有和各主机厂的工程师有交流合作的机会,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客户沟通,如何和供应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其实有时,你要这样理解,吃亏未必是亏。那四年里,别人可能就的我很亏,但现在回头看,没有当初的亏,可能不会有我日后的成功跳槽。在你前六年里最好有几年看上去很亏的经历。那将是你职业能力的第一桶金。保持好的心态,厚积就是为了薄发。
05
谈谈跳槽
相信在这个行业里有些工作经验的人都有过跳槽的经历,或看重开出的薪资,或是看重有一个自己中意的职位,或是冲新东家在业内的名气。理由千万条,多可以理解,我们要结婚,要有房子,谁不希望有份高薪好养家糊口。
但跳槽是很有学问的,HR不会很青睐职场蜻蜓(老在点水,一年里换了好几家),仔细评估一下自己在这家公司的状况吧,有没有上升空间,还能帮你在能力上和专业上有很大的帮助吗,你和同事的关系处理得当吗,公司的管理规范吗,等等一些列问题都列出来,然后开始打分,最后总分决定去留。
一旦要离开了,注意低调,不要四处宣扬,以免给公司造成被动,要提前一个月哟,我们要做职场达人,一切要规范,在这一个月里工作照常,并做好相关交接工作,最好列出交接清单,将你手上的项目的情况一一列出,体现一种良好的职业素养,可能你离开这家公司好几年之后,原来的同事还常念及你。
当我向M公司的HR提交辞职报告之前,我约公司老总谈话,当我把想辞职的意图一讲,他很意外,(公司有五个项目技术内容由我负责),全然没有想到我会离开,接下来的场景很老套,要我提条件,一副竭力挽留我的意思,我表明了态度。
不跳到竞争对手那里去,本着职业道德不泄露任何技术机密,一个月内做好交接工作,后来我的工作由三个年轻的工程师接手,我和HR经理开玩笑,要是他们三个人的工资给我一个人,我可能下不了离开的决心,那三个工程师后来做的不是很理想,公司老总通过一个供应商老总想要我回去,我谢绝了,这是后话,就不讲啦。我们肯定希望自己越跳越好,在跳之前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06
谈谈面试
在我近十年的职业历程中,面试的机会只有四五次,面试通过率较高,也颇有些体会来和大家分享,我刚入职场那会,投简历很盲目,大概可以的就投,现在想想很没有必要,这和找老公,找老婆有相同之处,要打有准备之仗。面试之前的功课要做足,至于服饰,举止等基本礼仪我就不多谈。
从专业的角度来聊聊,你要对前往面试的公司的产品有一定的认识,包括其客户,有机会的话,能打听或了解到相关的项目内容更佳,这就需要在业内或那家公司里有内线。我曾在面试前一天,我花了3小时准备了一些可能的提问,我对着家里的镜子练习如何回答可能的提问,尽量做到言简意赅。
要清楚面试你的人是专业人士,还是HR的人力资源专员,那你准备的内容要有所侧重,如果你是到一家比较正规的,在业内有名的公司去面试,我的做法是讲真话,你为啥离开你现在的公司,我很直接的回答我不满足现在的薪酬和职位。
我喜欢很诚恳地向别人表述我干过什么,我能干什么。在问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我也坦诚相告,我的英语表达能力不佳,我做事性子急。同时我也会补充一些信息,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英语,我也开始在修身养性。
还有一点就是面试时的心态,你可能特别需要这份工作,这种心理暗示,会使得你异常紧张,特别在那种特定的面试场景下,你的对面坐着四五个表情严肃决定你此次面试成败的面试官,一个个专业问题盖头而来,有些还可能是问题陷阱。不由自主地会紧张。我的对策是预备答案,对可能提问准备好答案,记得准备中英文的回答哟,遇到老外你就不会慌不择言。
还有一点,不要觉得你是去求别人给你一个工作,面试其实就是在谈合作,只是你作为乙方仅是个个体。不要试图无节制的表现自己。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有些专业知识方面的准备,可不是几天就能掌握的,那需要你平时的积累。
一般正规公司有自己的薪酬体系,他如果要你,会在offer里注明你的福利,不合适,你可以拒绝。全然没有必要在面试时漫天要价。
综合考虑一下因素:
1,你的工作年限,
2,行业里的大致薪酬,
3,你在上一家的工资状态,
4,你应聘的岗位。
以上经验仅限于管理很正规的大公司,(本人对台资,港资,日资和私营企业持谨慎态度,这四类企业不在我职业规划的考虑之列,请原谅我的偏激)
07
谈谈学习
很多大家提出了终生学习的概念,在当中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这种提法我认为尤为重要,汽车行业是传统产业,但同时他的技术每天多在革新,我们可能不是站在技术最前沿的人才,但我们也不能被落下很多。
大家多有养家糊口的现实压力,如果没有硬实力,加之年龄上不占优势。有时在另寻发展那个机遇时,是很被动的。到底如何学习呢?我想从两个方面谈我的体会
1)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是低成本的
有现成的资源,不需时间成本,也没有经济成本。完整的完成一个项目,就是完成了一个学习周期。
设计能力的学,团队管理的学习,甚至是软件中操作技巧的学习。只要用心去做项目,用脑子去思考问题。你会随着项目一起成长和提高。
我很喜欢向别人请教问题,别人也很乐意教我,这可能和我们的企业文化有关。这个别人可以是你的老板,可以是你的供应商,也可以是你的客户。也可以是刚离开学校职场新人。
不要觉得向比你资历浅很多方面不如你的人请教问题是件很可耻的事,不要觉得别人会看不起你,要是不会,又不能虚心向别人请教,那只能理解为是一种不自信,不成熟的表现。
当别人向我请教问题时,我就很乐意向别人解释,还是尽我所能很认真地解释,同时,我为能帮到别人很高兴。这种赠人玫瑰,余香留手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在和供应商交流相关的技术细节时,他们可能是那个领域的行家,有很多我们所不曾接触的案例,有很多我们可能忽略的技术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我很重视,也很珍惜和供应商交流的机会,我把它看作我学习提高的机会。
每次到供应商那里,我会带上相机和笔记本,在他们的车间里,会看到很多工装,检具和设备。我会问明白这样的设备适合做哪样的工件,生产效率如何。这些对设计是很有帮助的。
工程师一定要有将问题彻底搞明白,尽量深入的意思。有些技术问题,不能差不多就行啦,差不多是差多少,有影响的话,是哪些影响,影响程度的风险有没有评估,有没有试验验证。在落实这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2)还有一种学习就是自学
你可以学习你感兴趣,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而不是拘泥于业务以内的东西,我认识一个机械设计工程师,他也是从业于汽车行业,他有一绝活,就是一张白纸,一支笔,就能在几分钟内把他想到的机械结构以轴测图的形式表达出来,线条的关系很明确,这在前期的方案讨论中很重要。
一批人在会议室里讨论方案(头脑风暴),你只要能讲出你的结构思路,他就能在纸上表达出来,很神奇,我出差很喜欢带他去,在同客户交流时,根据客户的描述,我们当场就能拿出粗略的备选方案,客户直夸我们公司人才济济。
原来他爱好素描,读书时有些基础,工作后花了不少时间来自学素描的理论。这样的个人爱好就巧妙的和工作联系上。在你的业余时间也不会觉得很无聊。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是需要过程的,刚开始时,你可能很不适应,觉得没时间,上班很累,回家吃了饭,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要半小时就睡着了。
让自己融入到自学的乐趣中,前面的那些问题多不是问题啦。我就在坚持学习一种编程语言,并能编制一些小程序,解决我工作中的一些设计问题。当然自学是有方法的,因人而异,需要自己慢慢摸索体会。
一定要记得,继续学习是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你能不能获得高薪,能不能成为行业里有一定价值的人才就看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好好学习。
08
谈谈管理好你的嘴巴
嘴巴在职场上是交流的利器,在有利的时机,和适合的受众,讲正确的话。那你的嘴能帮你树立自己的形象,能让别人认识你了解你,可有时嘴也是双刃剑,他也能伤到自己,在错误的场合和错误的受众讲了不合适的话,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原来对你还不算太坏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你的发展。
人后说人绝不是君子之举.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当心自己的嘴巴失控:
1、和要好同事聚餐,几杯小酒下肚后,就开始对公司的人,对公司的事发表你自己认为很正确的观点;
2、在审核你的设计时,有人可以挑刺(有专业的意见也有个人的情绪在内);
3、你去审核别人的方案或计划时,不要因为一些过去的事,带着情绪去评价别人的劳动成果;
4、大家在聊天时,有几个人在讲某某的不是时,你加入其中也大加评论。
5、公司推行一项新的制度,你不适应,就在办公室大加分析评论,以期引起其他人的共鸣。或是参与其中。
6、很对企业,特别是外企和合资企业,不要试图去打听别人的工资,那是很不明智的,也是职场大忌。
7、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不要去讨论别人的情感私生活。那不是你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