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又是一年春风起,杜鹃朵朵烂漫开。
在温泉镇张家山村满山红杜鹃园里,放眼望去,红一片、紫一群、粉一簇,各色品种的杜鹃花在春光的映照下,竞相开放。村民们正在育苗、移盆。花海间,一幅春耕美景图徐徐展开。大棚里,78岁的村民张洪元正在给杜鹃花育苗,忙得不亦乐乎。跟以前种地比起来,这里的工作劳动强度不大,又能有稳定的收入,他十分称心。
曾经的张家山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各项设施建设不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要怎样富起来呢?村“两委”决定依托村里的土地资源,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从年开始,整合财政专项资金30万余元,加上自筹款约79万余元,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高标准的冬暖大棚,种植杜鹃花,搞起了“鲜花产业”。“整个杜鹃园占地亩,其中育苗大棚30亩,户外杜鹃花80亩。”张家山村主任张夕刚介绍,杜鹃花的经济价值极高,主要为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提供用花,收入非常可观。鲜花产业为张家山村开辟了致富路,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张夕刚说:“村民把土地流转出来,每户每年有地租,还有分红。村里每年有十五万收入,主要用于扶贫项目,再有一部分用于集体公共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和分红,不仅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还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旺季时,6个大棚的杜鹃苗需要浇水、除草、搬运等,能同时吸纳0多名村民务工。正在大棚干活的村民张大姨高兴地说:“自从有了这个大棚,我也不用撇家舍业地到外面干活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去年我们两口子每人挣了差不多三万。”
如今,张家山村的杜鹃花知名度越来越高。村里正谋划着依托杜鹃花园的带动示范作用,引导更多村民自主参与花卉种植,推进花卉产业实现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同时,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建设樱桃谷、花椒园等产业园,带动观光旅游,打造产业致富链,走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致富“双赢”的新路。
摄影
夏志忠薛丹丹等
编辑
王湘君
推荐阅读
“环翠人,新冠疫苗全面开放预约接种!附预约办法年薪最高35万!环翠又一大批好单位招人啦!在贝草夼,有个展馆很“红”山海滋味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红尘有“杏”归园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