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铭放歌花山岭序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115/7761456.html

作者简介

赵可铭,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国防大学原政治委员、上将。

放歌花山岭

赵可铭

……………………………………

新时代湾区文学出品

书名题字赵可铭上将(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国防大学原政委)

花山岭,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名,一个仅凭名字就足以引人向往的地方。

花山岭座落于诗人夏志红的故乡,横亘于人杰地灵的湘中大地。花山岭下,走出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才俊,夏志红便是其中之一。

翻开夏志红的诗集《花山岭》,展现在我面前的,是诗人爱国爱故里的“家国情怀”,是缤纷多彩的“诗意生活”,是情趣浓郁的“五味杂陈”,是充满生活哲理的“返璞归真”,其诗风,或豪放,或温婉,或犀利。这或许与诗人的人生经历有关。

年12月18日,作者在广州市拜访老首长赵可铭上将,并为新出版诗集《花山岭》题写书名作序。

夏志红曾经历过十几年的军旅生涯。火热的军营生活,铸就了诗人宽广的军人胸怀,而他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练就了诗人观察社会、洞察人生的敏锐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

《花山岭》是夏志红继新闻作品集《一首澎湃的歌》和诗集《经过爱情》之后的第三部作品集。诗人诚邀我为该诗集作序,我因此有机会成为该诗集的第一位读者。

看完诗集,不禁被作品中的满满正能量所深深感染。诗人用他饱蘸激情的笔,热情讴歌伟大的祖国,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讴歌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新时代,却丝毫未流于口号,未泛于空洞,而是落墨出彩,字字珠玑。如在《井冈山印象》一诗中,诗人以“组诗”的形式,将《茨坪》《三湾》《黄洋界》《八角楼》各自成诗,分别仅用三、五行诗,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井冈山这些著名革命旧址的神韵风华。请看诗人眼里的《茨坪》:寻觅不见往昔的模样/山坳里依然军旗猎猎/红歌震天动地,火炬高举前行。《三湾》在诗人的笔下是: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旗帜永远飘扬在人民心里/尤如脚从未离开过心爱的土地。在《八角楼》,我们看到的是:八角楼的灯光/穿越万重迷雾/光芒万丈,照亮华夏大地。在诗人的笔下,《井冈山的青松》:……尤如千军万马/薪火代代相传/飞扬着精气神。《井冈山的翠竹》:高风亮节/生长在红土地上……/荫福着万千人民……《井冈山的杜鹃花》:满山红遍/鲜血渗透根茎/开出英雄的花/如烈火燃烧/点亮万里河山。诗人的笔下,连《井冈山的蝉》也与众不同:高亢奔涌/和着夏季的骄阳/唱出最动听的歌/春暖秋收冬贮/吟唱国泰民安。这些,谁又能说不是精彩之笔呢!

《中国梦》一诗更是大气磅礴。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来,“中国梦”引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对美好生活的更加向往,涌现出了大量以讴歌“中国梦”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但夏志红的《中国梦》一诗则独具特色。诗中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特色为经线进行铺展,整首诗由《序幕》《筑梦》《追梦》《圆梦》四个部分组成。在《序幕》中,我们听到了诗人的感慨:这是一个有追求的时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个伟人让一代人/醒起来了/推翻帝制,中国走向共和。在《筑梦》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自豪之情在诗行中跳跃:这是一个有希望的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个伟人让一代人/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走向独立。在《圆梦》中,我们听到了诗人的激昂高歌:这是一个有梦想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伟人让一代人强起来了/伟大的新时代,中国走向富强。这铿锵的诗句,这美好的画图,令人热血沸腾,催人奋勇直前,为圆“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思乡之情永远是游子心灵深处一粒生命力最为顽强的种子,这粒种子,在诗人夏志红的心田,长成了诗林,长成了诗苑,而《故乡情怀(组诗)》便是这诗林诗苑中生机盎然的一丛。诗人以《乡土》《乡音》《乡情》《乡味》《乡思》《乡贤》《乡亲》《乡邻》《乡愁》为小标题,表达了对乡土乡情的眷恋之情,抒发了对乡亲乡邻的亲近之情,倾吐了乡思乡愁的浓烈之情……其情也真,其意也灼!

为时代而诗,为生活而歌。《花山岭》是诗人夏志红对时代思考的结晶,也是对生活感悟的心声。因此,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人民色彩,又有浪漫的生命色彩和生活色彩,值得一读。

(作者系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国防大学原政委、上将)

附:夏志红诗歌《花山岭)

花山岭

一座美丽憧憬的山

古老传说的花儿树儿

光秃秃逶迤数十里

与涟水孙水相望

横亘在湘中故土的脐带

孕育出一代一代石伢子细妹子

他们渴望彼此翻过青石古道

去山前山后的世界闯荡

天灵地杰,人才辈出

龙塘、桥头河、荷塘、石马山……

李聚奎、谭谈、梁稳根、易炼红……

把山的脊髓植根大地

把岭的精气醍醐灌顶

年轻人远走江湖

距离故乡越来越远

花山岭野花盛开

距离自然越来越近

应了吃斋念佛老娘的一句老话

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却太多

梅子点评:《花山岭》一诗从传说写起,直写到今天,其间是对花山岭由衷地热爱与崇敬,花山岭地灵人杰、英雄辈出,“把山的脊髓植根大地/把岭的精气醍醐灌顶”,也许,这是天下游子所共有的思乡之情。但是,花山岭还是留不住人们想要飞翔的翅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尽管需要的有限,但想要的却无限。花山岭的野花,一年一度,开了又谢,时代在变,观念也在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shanhonga.com/mhjn/6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