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3日,我受邀参加了芜湖市美术馆、芜湖书画院与大江晚报联合举办的“芜湖书画名家系列讲坛”暨芜湖书画名家现场创作观摩活动,成为第六十五期《吴定玉绘画艺术》的主讲人。
最近翻了翻当时的资料,觉得很有纪念意义,于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整个活动有两部分,其一是演讲(录音),其二是现场创作(视频)。在第一部分,我讲了学习、写生的经历以及对中国画创作的一些想法。
可能是技术原因,学习经历开始的部分没有录上,录音从我去天津学习开始的。之前省略的内容大概是年之前的求学经历。在这里我也前情提要一下吧:上世纪90年代,我在黄山书画院,受过梁华中、张建中、周彬等老师的教诲。当时条件艰苦,工资很低,好不容易才凑齐了80元报名费。经过4年的连续学习,把在家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合肥,找老师面授。记忆犹新的是,在黄山书画院10周年的展览上,我拿了个一等奖,当时安徽博物馆进门第一张,就是我的画。
……
***
整个演讲都是即兴发挥,难免有些错漏之处,还望包容海涵。大家可以边听边看后面的文字稿。
学习与写生
我就到天津去,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天津有一个培训中心。
这也是有缘分。之前我在泾县,当时太平湖有个宣纸节。在那里遇到了张金荣老师,他是中国美协培训中心的主任。他说,你到我那里去学画,你要去看看人家,说有的人影响你。我看求画的人很多。他那个人任劳任怨,最快的时候5分钟画张人物。乖!画一晚上。我说,你什么画画得最好啊?
他说,我鹰画得最好。
鹰画得最好的是天津的孙其峰,他的徒弟们都画得好。他说鹰画得好,那我说我要你的鹰。
他让我站在他边上,一直等到12点以后。他那天晚上可能画了二三十张画,应酬啊——求画嘛。那时候画好要。他来要一张,他也来要一张,把我放在后面,他就是想让我看他画。这个对我触动很大。一个画家能去默写几十张画,人物山水花鸟,都能画。这多不得了!
我觉得我必须要学习。
因为我儿子在读大学嘛。我跟范扬在三清山上时,范扬跟我说了,你干脆跟我吧。跟,我条件不够啊。在北京不是一个钱两个钱啊。一年在北京呆一下要好几万,最起码,是吧?有时候大几万。这个怎么弄呢?我没有回答范扬。
等儿子大学毕业以后,我就一拣行囊,先到天津,参加天津中国画高研班。那里11个老师,有许多是全国大家,包括吕云所、霍春阳、师恩钊、周尊圣、王培东,都是国家级,而且是重量级的,是大家的徒弟。所以他们给我的信息,非常多。吕云所在天津美院教国画创作,教了15年。他一看我的画,“你要走新浙派、新传统”。浙江的山水,何家林那一批人出来都是新传统。它还是传统的面貌。我说,我画雪景,周尊圣在那里,他的老师于志学,画雪景画得最好,他是用矾啊,用水啊这个技法。那我是硬画,就用线条流动。为什么这样弄呢?因为我想,哎呀,以前耿(明)先生,我俩交流比较多。他说,这个李可染画那个《万山红遍》,画到60岁以后,画满山是树就没有画,这也作为美术史上的一个课题。满山是树,要解决一个树,也难也不难。我们顺便讲一下树。树是两种,一个是鹿角,一个是蟹爪,还有松树是特殊的。就这么简单,竖的树点横叶,横的树点竖叶,这个点就走聚散,虚实和疏密。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其实就那么简单。不能看得那么太复杂,到大自然里看了就要兴奋,看到美的东西就要兴奋,就要冲动,就要有激情,有创作的欲望。我就是这样。
哪里最美,那我就有感觉。只要有感觉,那手下就有想法。心里,眼里,看着。那我们学传统,中国年文化,是非常深的。
我又讲天津,天津学习40天,11个老师,讲得都好,每个人都讲一套,都讲得不一样。把你讲糊掉。每个人吸收5%,就55%了,把吴定玉的个性全部淹没了。那我怎么去吸收?那时候我画给同学的册页,吕云所看了,“这谁画的?画得这么老辣。”霍春阳看到了,“把这个人找来,到哪去了?”我那天喝酒了,睡觉去了。第二天,我拿着那本最早的画集,在芜湖县出的一本画集,给霍春阳看。霍春阳翻翻翻。他说,你知道我喜欢你什么?他喜欢我刚才讲的那个方法,从浓到淡,从线一直过渡到面。这个线画山,画的这个水没有了,淡了。浓啊淡啊,一支笔干了。我喜欢你这个。他说,你才情够了,现在你要解决你的笔墨问题。他说中国画,它是一个中庸中正的东西。需要朴素的语言,需要这个民族的人民,来欣赏你,要这样。“谁的笔墨上去了,谁就把别人挤下来了。”
这是霍春阳给我讲的一些东西。讲了很多,但是今天时间关系,我就一掠而过。
在天津,我觉得学习很好。老师还找我去搞笔会。那时候笔会,出去就块钱,块钱对于学员来说,我觉得很好了。画就是块钱。五六千块钱嘛,我就做了两场笔会,卖了一些画。我还给我同学卖了一些画。哎哟,把学费带回来了。
40天学习,听了11位顶级专家的讲课,你说这个收获……和同学之间的绘画交流,你画得好,我画得好,我俩交流交流。有几十张同学之间收藏的画。到天津,觉得大家都画得不错,都有优点。所以,一走出去,我觉得,只要走出去,就对了。最终怎么样,我不知道,学术上就吸收了很多。天津一结束,我就落实到北京的事。我打电话给范扬先生。他在雁荡山写生。他说你哪天哪天到宋庄国画院。宋庄国画院开业,我去了。崔永元啊,中央电视台有许多人去了。我想认识范老师,到国家画院。他老早就叫我到国家画院。我(到天津)是一零年了,4月,结业以后就是6月。6月,我在北京,把这个事情跟他说了。到国家画院去学习。国家画院那就更不得了。它是北京大学的学院院长,清华的陈传席啊,海内外的中国最顶级的专家给我们讲课。所以,这个收益也更大。他们讲的许多东西,我们都没有听到过。他们也敢讲,也敢说。在国家画院,每个礼拜二礼拜三上课,剩下的时间就不管你了。国家画院时期嘛,租的房子太小,没有画画的地方。剩下来的时间我干嘛呢?我的同学,有车的,我要团结他,他有车,我出钱,出去写生。除了国家画院上学以外,我们就到山里去写生。北京的郊区太美了,比我们安徽许多山都漂亮。房山十渡,南阳沟大峡谷啊,爨底下啊,我哪都去过。非常好。我们就在那个时候,画画,写生。零下六度我们还在画画。把笔蘸水蘸墨,天太冷的时候,有个什么现象啊,它这个笔画上去啊,一张开,冻冰了,(笔尖)又粗了。再画,又粗,非常难弄。有时候,为了把那张作品完成,零下六度就零下六度。在国家画院满一年,我学习下来,京城我没有逛。但是离京城(开车)2个小时3个小时,或4个小时车程的山里,我都走了一遍,画了许多写生稿。这个写生不一定就是画得好,因为你不可能件件是国宝,件件是精品。有的人不就唱一首流行歌嘛。我不怕画坏,坏了就坏了,坏了不就一张纸嘛。在一个系列作品里面,肯定要出来几个精品。我就是这样想的。有的人好像觉得,作品不好的,不拿出来。不好的,我就要拿出来,就要人家说我,我才提高。有时候一个人的进步需要对立面。人家越反对你,你的进步越快。你要是没有对立面,你过得太舒适了,你都不进步了。是不是这样一个情况?我就是这样的。我是越挫越勇,我越走低谷越执着,不放松。在国家画院一年。很快一年就过了。他们的思想又丰富了我,有许多启发。中国画,对外代表国家,对内代表国家形象。中国画的精神是什么?它是写意精神,要写出来。带着这些问题,我就留在了北京。当时,龙瑞先生和范扬先生,他们弄了一个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就是在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这个单位下面。我就在这个单位负责发展全国分院的工作,所以走到全国各地也很方便。联系到一些活动,都是各地的市政府领导,直接重视一些事情。所以也交了许多朋友,走了许多地方,也画了许多画。几年以后,那我就这样画画了。现在我也不上班。有活动就画画,我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这是我求学的经历,写生我也说得差不多了。
我每次去写生,都是带着问题去写生。我是解决石头问题,还是解决树的问题。一次能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是很大的收获了。古人画画,三天一石,石头要画很长时间。多少天画一个水。沈周画《庐山高》,花了1年多时间,他那个作品,才是经典。
我们学习,还是要学经典。传统里面,不是经典,不可能留到今天。哪一个大家,不可能件件是精品啊。王羲之就出了个《兰亭序》,他再写第二遍,水平都出不来。好的作品,需要心理与生理的适应,感觉好,才能出那样的作品。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出精品。但是这个画,只要符合艺术规律的作品,都有价值。假如你这个画,不符合艺术规律,那就没有价值。
其实画画,一直走下来,也很难。我老是比喻,好像爬山一样,爬累了,你坐下来,看看山下,看看你自己有没有高度。如果你有高度,你才有信心继续爬。爬累了,坐下来,看看,又爬高了,你才有信心继续往前走。走到顶峰了,哇,我走到顶峰了。再看看,那里还有山峰,你要想攀那个山峰,还要下山,然后再去上。画画是一个上山与下山的一个过程。我们画画,应该把它作为一种高兴的事情,如果你喜欢,你就不觉得累。画画写生啊,其实这些用功,都没白费。透露一下,画这样的写生——到后来我们去写生,不管到哪,交一个斗方,人家解决你来去的路费,一周的吃喝,你就给他一个斗方就行了。那你到哪写生都很方便,全国都邀你嘛。后来我们去写生,他给你几万块钱,你来。算笔会,你带几张画来。写生,然后他再给你几万块钱,你去不去?画卖的时候,它也来收益。以画养画咯。我认为一个画家能把它做活,以画养画,养活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出了许多书,出了一本一二十万吧。这些书都是人家拿钱出的,你要是相信我,现场我给张画给你,你给我宣传。我的画到他那,他又要宣传,又去变钱。我不要自己去宣传,这样就行了嘛。我就地收钱。讲收钱就讲俗了。我要生活嘛,不然你在那里生活不下去。
对山水画的一些看法
下面我讲一讲我对山水画的一些看法。我怎么去画这个山水呢?中国60年都没有出大师。你说现在哪个画家画得好?不能上纲上线,不能称大师。因为传统的缺失,西画的引进,大学考素描,不考传统,不考线条,不考书法。中国画需要书写性。最有书写性的是书法。元明清以后,文人画的介入,他们把书法融入到绘画。其实从马王堆,从敦煌莫高窟看,古人已经把书法融到里面去。如果你是一个书法家,你进入绘画就很快。书法本身是中国文化里的根。它是很抽象的。它的抽象性融入到我们自己的绘画里面,那就很神奇。你看黄宾虹,他是怎么画的?法无定法,其实有法。他把中国《易经》的美学智慧融到了绘画里面。《易经》里面有八卦。八卦是什么?八卦是最早的二进制,与计算机的二进制思想不谋而合。它是科学的。八卦又是军事的,八卦阵。它又是体育的,八卦掌。《易经》中的美学智慧被黄宾虹吸收。石涛也考虑到了。石涛也讲了,笔墨当随时代。石涛讲“一画论”,这个画,一画还没开始的时候,是个鸿蒙状态,是一个夷希微的状态,就是看到了好像没看到,听到了好像没听到,大成而不得,是这样一种境界。一画以后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笔笔生发,笔笔不同。我们把书法的书写性,根据积线万法从一开始。你把这个“一”,粗细长短干湿浓淡一变化,线条与线条的组合,一个积线,那就是你的语言。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你就去看它的,你就去学它的。这样慢慢就派生了一种风格。你在家里动脑筋,创造一种什么风格出来,能行吗?那我们画画画到今天,我画的这个画和谁一样啊?有没有和别人撞车?我画雪景,于志学也画雪景,我能不能和他错开来?假如和别人一样,怎么把它避开?这是我们画家的苦恼,我们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所以,我经常说,我是走进自然,融入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然后再上升到道法自然。到自然里,我喜欢直取自然,取法乎上。我要舍的就舍,该入画的就入画。
古人介绍了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就那几种,“之”字,“则”字,“须”字,“甲”字,“由”字,“国”字,就那么单调。我们到生活中,根据古人的东西,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构图。只要这个画平稳,疏密关系得当就行了。中国画的着色,是极色。什么是极色?晚上和白天。在八卦里是阴阳。中国画靠的是阴阳推远近,和京剧一样,这里有灯,那里有灯,看你一张脸,每一个地方都看得很清楚。西画是一个地方来光,有高光,有灰面,有暗面,有投影。它是这样的。中国画画山水,是画到哪,写到哪,走到哪画到哪。它是散点透视,可游可居。我们要比外国人的画自由得多。
绘画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大课题。我还是在学习中。中国这么大,需要许多人去做事。我在北京,我是南方人,龙瑞,他是李可染的大徒弟。我也思考一些问题。李可染那么多徒弟,许多时候,那个人的名字喊啊喊啊,后来没有人喊了,说明他的成就下来了。中国年文化,从《三字经》,成语,五言,七律,散文,长篇小说,到我们的读图时代,书已经看不进去了。我们学习中庸中正的东西,需要朴素的语言,需要中国水墨的阴阳、黑白对比出来,大家比较接受。我就用两种颜色,一个冷色一个暖色。我用的头绿和赭色,然后就是黑白。画家里面谁画得颜色最艳丽?白雪石老先生。我们不应该去评价他。如果颜色超过三种,如果树也超过了三种,就花了,太漂亮了。太漂亮了就有俗的成分在里面。我们要画的格调高。格调高是什么?格调高就是笔墨的变化。那怎么画呢?怎么综合书法,综合书写性呢?一波三折。一波三折是什么?入笔,运笔,收笔,就是书法里的一波三折。粗细长短这些元素怎么去结合?举个例子,中国的锣鼓,咚咚咚,咣咣呤咣呤呤,有鼓点,有锣,有镲。中国画艺术,和京剧,和锣鼓,都是相通的。鼓,就是点。咚咚咚。锣,咣,就是一个面。镲就是一根线。线,在中国画是最有生命力的,它是中国画的精髓,也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要有一个有生命力的线,这个有生命力的线就是书法,用笔。书法有书写性。但是还要有节奏。那么什么叫书画节奏呢?书画节奏就是,点线面,黑白灰,粗线长短,干湿浓淡,构图。这些元素字画面产生一个有机的结合,形成画面的和谐。和谐是什么?和谐是美。美学的书上就是这样的概念。那么美术美术,它还要做美的手术呢,删繁就简。
文人画的寒荒之气等等,都是文人造境的一些东西。我们都需要知道一点。我们去学传统。
李可染先生说了,我们用最大的勇气打进去,要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有许多人进去了他舍不得出来,所以他的画,人家看到之后,都会觉得好像在哪看到过,似曾相识。这就是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原创的作品。只能说这个作品有出处,学了谁。那只有谁,还没有自己。一切好的艺术品,它都含有玩的成分。最终,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这就是艺术的个性,有自己的面貌。这个艺术个性,又是共性,又是这个民族的人民能接受的东西。只要美的东西,谁看到都美。那个东西本身美,你不管男的女的长的少的,都看了美。爱美之心,人人有之,谁都爱美。
刚你看八卦里面那三横,卜卦的那个,其实我们每三笔出来都要求变化,一笔二笔三笔,这三笔粗细长短干湿浓淡,每一笔笔笔生发,笔笔不同。万笔归一,整体还要看一个趋势。
中国画是清凉剂。你看到一幅中国画,就好像夏天吃了一颗仁丹一样,这幅画就很好。好的中国画,山画得像玉一样,从里面透光出来,很讲究。中国画有写派,有做派,我不喜欢做派,做派就做作。有假的成分在里面。我喜欢真善美的东西。我认为假恶丑的东西或人,流氓阿飞,他们有好的艺术境界吗?有好的精神产品出来吗?我认为,人品高,画品高。人品不高,落笔无法。我们必须要学做人,要学会对别人好。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有的人,互相嫉妒,互相打压,好像两个木匠进村,他说他手艺不好,他说他手艺不好,最终成了两个傻瓜。就像我们大家在一起,我说这样说行不行啊,你们说行,还给我鼓了掌。我觉得也很好。鼓掌,我很开心,我又说了这么多。你们也锻炼了身体,我们的穴位都在掌上。一个人经常把快乐送给别人,也是把健康送给了自己。呱唧呱唧,自己锻炼了身体,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自己心情也好了。我们就要养成对别人好的习惯,就是对自己好。(鼓掌)
下面我不想多说了,说得够多了。我再画一张画。画画怎么画呢?那肯定要有个想法。有的人说胸有丘壑,还有胸无丘壑,表现出来的画也不一样。胸有丘壑,表现得都是程式性的东西。胸无丘壑,你在大自然里,有捕捉能力的话,它接近于生活,接近于大家熟悉的东西,很鲜活。大家也很喜欢,有亲近感。胸有丘壑和胸无丘壑,来表现一张画,也是不一样的。任何东西,有好就有坏,有红就有绿,这是一个自然规律。画画首先要考虑构图,起承转合,大家都知道,那我们也根据这样走一走。古人说“之”字构图,“S”形构图,“C”字形构图,这些都是最简单方法。你掌握这个,变过来,变过去,没有什么,太简单了。哪里不到位的,用字一题,配起来了,根据构图。还有诗书画印,哪里轻了哪里重了,补一补就行了。其实画山水,说来简单,会画山和树,会画石头,就会画山水。你讲得复杂一点,又要研究古人,又要研究经典,又要研究当代的各种观点,又很难。我希望大家不要那么烦恼,就画山和石头那样的来看待这个问题。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人家怎么你怎么画,哪有你?有的是为了讨好评委,去画国展的大赛,所以不是画的自己的东西,画的是评委喜欢的东西。我认为一个画家是要画自己的东西。我有一个口号,叫“圆融南北,写意神州”。这个口号很大,我这一辈子完成不了,但我想我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画家乡,画全国,还可以画很多啊,能画多少是多少。因为我们南方人——龙瑞看了我的画以后,“南方人要画出水气”——你看我们这里天天下雨,宣纸它又很薄,画出来的墨,墨气很重,就水拉拉的,水气就出来了。北方它很干燥,你怎么画,它笔都是干的。你说我们学北方学谁呢?学贾又福?贾又福一笔一笔,积到第17遍。不会积的,它就僵掉了。僵就僵死了。它每一笔搭多少,一笔两笔三笔四笔的重叠,它都有区别。画得很黑,但是又很亮。写意的嘛,这一笔,那一笔,三笔出来的都不一样,每一笔出来都不一样。这就是中国画求变化。
苏州园林在小学就有课文介绍,他们的树栽得不是个个那么笔直的。我喜欢黄公望的小树,组合,每个小树组合都不一样。
有些古人画得就跟排队一样,这就是错误的。我们传统里有缺点,裹小脚啊,男人养辫子,这都不是我们传统里的经典。它是糟粕类的东西。我们要吸收古人精华类的东西,应用到绘画里面来。
下面我们画画,讲得有点多啊…
现场创作
***
白癜风好治吗北京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