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人
挖掘常山本土文化,推送权威新闻,发布真实信息,通过优质原创文字、图片,组织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歌颂大美常山,传播正能量,为常山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求勾搭,勾搭号码:。
倾听洁白的菊花诗情
文/疏桐图/龙野
初闻“白菊花尖”这座山峰,心想这该是和洁白的野菊花有段故事吧。不过,从梅树底村一直登顶海拔米的峰顶,我都没能找到此中的答案。暂且把念头存放,安心地享受驴行的快乐。
这次登顶,我们选择了十二月初。这时节,山上的花草业已凋零,更多的是一人多高的枯败蒿草,当然海拔米以下常有的松树、杉树、毛竹,还是昂然葱绿着。还有,清澈山泉的叮咚里,那农家远飘的狗肉香味,很是吸引着大大小小的观光客。据说,这里的狗肉是最正宗、最闻名的,用一种中药配方烹制,醇厚鲜美,且能一年四季常供。我不是素食主义者,我不厌弃美味,更不歧视“上不了桌面”的狗肉。
约上好友,早早地预订了狗肉宴,准备了烧烤用的柴火、食材,背上帐蓬去扎营。与其说我们来享受登山,不如说是为了邂逅一次野外的狂欢。当喷香的狗肉、农家自制的杨梅酒盛开在眼前,语言已是空白。你来我往的敬意,是今天最好的演讲,三两杯土酒入口,内心早已认同彼此的情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醉时”,好吧,就让我们保持这样的姿式猜拳、喝酒,让我们以不醉似醉的心情望月、咏叹。人生苦短,歌唱又何妨。
乡下夜间的气温俨然低了,新搭的帐蓬是今夜的洋房,留存的酒兴是睡袋里的温暖,以地为席以天为帐的闲情今夜入怀,三分疲劳七分酩酊的睡意侵扰梦乡。明天,寂寞的峰会亭招手发问:来,梦里拾掇的醉步,尚能登否?
乡下的早晨,借着淡薄的晨光,在老黄狗的轻吠声里,整装从山脚溯溪而上。丰满的菜地、残剩金果的柚树,交替着绵延;褫夺了谷穗的裸露的田地,成蚯蚓状的田垄被截断在陡峭的山壁,像一枚刚发出感叹却嘎然而止的音符;有一条慢腾腾行走的小白狗,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半山间低矮的农舍,竹林边较平坦的坡地上,陈旧的泥墙诉说着人来人往的故事,农户已经迁走,空房子成了做工人的临时歇息地,有几拔砍山人正背拉着木头、毛竹滑行下山。
行进到海拔米左右,侧面的山崖就片片竖立了起来。荒草季节性地枯黄着,远远的山脊线这时清晰、拉近了,竟不再觉得陡峭。沿山脊线生长的野生杜鹃林,高高低低、枝桠参差,竟有三四百亩之多,不由“爱花族”不狂喜地想象着杜鹃盛开的艳景。
峰会亭就是白菊花尖的最高点,穿过这片低矮的杜鹃林,迎着风攀上一道近百米的陡坡,一座简易的凉亭便突兀在你的眼前,亭上刻写着“峰会亭”三字,亭边是一块记录此地海拔的石碑。峰会亭,有没有峰回路转、风云际会的意思呢。
欢呼,摆pose,举着旗拍照--,这或许是玩户外人登顶后固定的庆祝模版。登山人登顶时的那一份豁然心情,不是深宅温室者所能体会的,“一览众山小”也不是书上说的,而是内心共同的和鸣。其实,在兄弟们开心欢呼的这个时刻,我已然在渴盼着四五月杜鹃绽放的关于白菊花的那番诗情了。
常山人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谢绝商业转载!
编辑:小新
监制:阿虎排版:小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