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至前后,我们慈溪南部的山岭就会出现一番醉人的景象:小巧玲珑的杨梅挂满枝头,满山洋溢着沁香,处处荡漾着欢笑声,正如宋人平可正写的那样,“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
杨梅原产浙江余姚。年余姚境内发掘河姆渡遗址时,发现多年前,该地就有杨梅生长了。而杨梅人工栽培的历史大约有年。江浙一带种植杨梅的地区较多,不过所产的杨梅质量各不相同,有优劣之分。
据《余姚县志》里记载,现在慈溪市横河镇境内所产的杨梅最佳。慈溪杨梅的品种比较多,有荸荠种、水晶种、松浆种、早大种、早小种、迟大种、迟小种、荔枝种、凤欢种、红种、粉红种、尖刺种等,其中以荸荠种最佳,它果大核小、汁多味甜,富含各种营养成分,而且产量高,树的结果寿命长,一般在70年左右,有的甚至超过年。
记得第一次摘杨梅是在12岁的时候。初夏的一天,父亲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星期天去西埠头解家摘杨梅。我们姐妹几个听后雀跃拍手,连声说好,因为以前只吃过杨梅,从来没有去过杨梅山,也不知道杨梅树长什么样。我巴不得时间过得快一些,好早一点去杨梅山,人在家里,可心却早已飞到杨梅山去了!
星期天一到,我们早早地出发,一路欢笑奔向目的地——西埠头解家。杨梅山的主人早就在路口等候我们了,父亲让我们叫他“解叔叔”,我们甜甜地叫了一声,然后解叔叔带我们去摘杨梅。
杨梅山不算高,走了一段山路后,就看到挂满杨梅果子的树了,哦,原来杨梅树是这个样子的。同时也看清了杨梅叶子的“真容”,原来是长椭圆形,上面没有细毛。以前看到一篮篮一筐筐杨梅上面盖着一种像凤尾草的绿叶,还以为是杨梅树的叶子,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长在杨梅山上的蕨类植物,用它垫底和盖在上面,是为了减少杨梅的损坏。
解叔叔告知他家杨梅树所在的范围,让我们随便摘,最后温馨提示我们:“不要爬到杨梅树上去,杨梅树枝很脆,容易断。”我们想先摘几颗杨梅尝尝,瞅准黑的果子,摘下来一看却是红红的,可能是杨梅树枝叶茂盛的缘故,影响了光线,使得红杨梅看起来黑黑的。杨梅树的主人摘杨梅很有经验,摘下来个个都是黑黑的。
后来,我们慢慢摸索出经验:越是长在高处的杨梅,色泽和味道越是好。可是高处杨梅不易摘到,杨梅树又不能爬,我们也没有梯子之类的东西。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让两个姐姐分别抱住我的腿,这样我的身高增加了不少,就能轻松摘到高处的好杨梅了。这个办法果然不错,我摘到了很多好杨梅。
以前曾好多次听人说过“杨梅开花无人见”的话,我刨根问底地问为什么,答案是:杨梅是大年三十晚上12点开花的,开花时间只持续一个小时,这么冷的天没人上杨梅山,所以就无人见了。这次既然到了杨梅山,那就请教一下杨梅山里的解叔叔了,他笑着说:“杨梅开花是在阳春三月,红红的,只是花儿很小。”哦,原来杨梅开花是有人见的,“无人见”只是误传而已。
摘好杨梅已是午饭时分了,好客的解叔叔热情地请我们到他家里吃饭。他家里有好几桌客人,每桌都坐得满满,餐桌上的菜很是丰盛:白斩鸡、小笋鸭煲、炒鸡蛋、炒土豆、笋干煮肉、咸菜烧鱼、小白菜……鸡鸭是自家养的,笋干是自家晒的,土豆和菜是自种的,鱼是河里钓的。因交通不便,经济条件有限,杨梅山里人十天半个月才去一趟附近的菜市场,平时都是“自给自足”。
西埠头解家的杨梅是正宗的荸荠种,汁多味甜可口,核小肉质细软,品质极佳。回家后,母亲挑出个儿大又比较硬的杨梅,泡在烧酒里,然后密封盖子,浸泡一段时间,就可以成为民间良药了。这杨梅烧酒平时是当宝贝珍藏着的,要是家里有人淋过雨或是水里劳作过后,母亲才舍得拿出来,让其吃上几颗烧酒杨梅,或者抿上一口杨梅烧酒,以驱走寒气。要是碰到肚子疼或是胀气,吃几颗烧酒杨梅,立刻就好了,真是“灵丹妙药”。
图片来源网络从我记事起,我们家里每年都会浸泡杨梅烧酒,当“药”备着。母亲也常常把一部分杨梅加入冰糖熬制杨梅膏,等冷却后,盛到狮子斗缸之类的瓷器里,即使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也能放置很长时间而不坏。杨梅膏也是一种民间良药,吃一点杨梅膏,可以有效防止“疰夏”。
我们小时候,每次把吃剩下的杨梅核洗净晒干,空闲的时候,用小榔头敲开外壳,里面有一颗和米粒大小差不多的仁,吃起来味道不错,在当初物质条件普遍不优越的情况下,这已算是上好的零食了。用榔头敲杨梅核也是个技术活,想要敲开后里面的仁是完好无损的,得把握好力度:如果太轻了,敲不开;太重了,里面的仁就敲得粉碎了,甚至连油也榨出来了,和杨梅核的碎渣混杂在一起,就不能吃了。在多次的实践中,我掌握了这门技术活,能敲出完整的仁儿来。
图片来源网络前几年,我心血来潮,想回味一下童年的味道,就晒了一些杨梅核,在空闲的时候敲核里的仁来吃。有一天,朋友带着女儿来我家,正好看到我在敲杨梅核,小姑娘好奇地问我:“阿姨,这是什么?”
我笑着把敲出的几颗杨梅仁放到她手里说:“你尝尝。”
小姑娘看看妈妈,得到默许后放进嘴里,稍顷后,响起甜甜的童音:“阿姨,真好吃,哪里买的?”
我和朋友听后都哈哈大笑,告诉她:“这杨梅核是自己晒的,超市里没有卖呢。”
看来,杨梅核的仁,味道真的不错哦!
长大成年后,我也去过几次杨梅山摘杨梅,但总觉得不及童年时代那次摘杨梅有趣、有味道,或许是因为第一次的缘故吧。
现在的慈溪,有很多金名片:青瓷、杨梅、杭州湾跨海大桥……杨梅是夏雨的亲姐妹,是夏天派出的使节。年6月,慈溪市把每年的6月28日定为“慈溪杨梅节”。如今30多年过去了,杨梅已成为友谊的桥梁、经济发展的载体。杨梅不单单是一种水果,她是我们慈溪的一个重要元素和一个重要符号!每年的“慈溪杨梅节”,是一个盛大而隆重的聚会,众多的中外高朋像燕子一样,从四面八方赶拢来,欢聚在我们美丽的大慈溪。
慈溪有“中国杨梅之乡”的美誉,千年福地,“梅”好慈溪,以梅为媒,醉“梅”慈溪……
图片:猫猫网络作者:孙燕戎
看更多精彩节目
点击下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