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内丘人"看更多内丘事儿
内丘内丘
赵建平
内丘,我原以为是一座貌不惊人、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
“内蕴深厚、丘生魅力”。亲近她之后,方感觉她是一座有内容、有内涵、有内力的小城。
你要自然风光,内丘有。寒山、鹊山、杏峪、鹤度岭、福寿山、塞纳湖、卧龙湖,你看够不够?
你要历史遗址,内丘有。扁鹊庙、邢窑遗址、且停寺、千佛阁、明长城、郭巨祠、中丘书院、凤凰汉墓群,你看牛不牛?
你要生态园,内丘有。富岗生态园、长寿百果庄园、富源生态园、近郎万亩海棠基地、果美林业科技园,你看美不美?
你要美丽乡村,内丘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北省十大最美古村镇,内丘几乎全包揽了,你看酷不酷?
你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丘有。内丘神码、七夕祭祀仪式、内丘扇鼓腔、庆源排鼓,你看惊奇不惊奇?
我说内丘不内向,这是一座开放包容的美丽小县城。
我说内丘不内敛,这是一座充满现代张力活力魅力小县城。
如今的内丘,正张开梦想的翅膀,扬起奋进的风帆,熠熠生辉、辉辉与共、共创辉煌。
“打赢生态发展牌、唱响历史文化戏、走好绿色共享路”,新时代的内丘人,真是高明。
倾力打造“绿色工业强县、历史文化名县、中医康养古县、全域旅游盛县、生态支撑大县”。新时代的内丘,真是帅呆了、酷毙了、乐透了、美极了。
内丘——中医长寿根据地
全国中医根据地,古今扁鹊生活区。
内丘,是战国神医扁鹊的行医圣地、生前封地、逝后安息之地,扁鹊文化发祥地。扁鹊的名头,那可不是盖的,不愧是内丘当之无愧的名片。
扁鹊,原名秦越人,又号卢医。为何称其为扁鹊?因为他医术高超,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中医学的先河,著有中医典籍《难经》,被称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
初识扁鹊,是在中学课本收录的韩非子著名散文《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课本中的这段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就凭这段话,他就是名副其实的神医,比喜来乐靠谱多了。
在当地流传两个故事,足以证明这位神医的神奇医术。
据《史记·扁鹊传》记载:扁鹊行医到晋国,正遇上赵简子昏迷得不省人事。亲人和幕僚非常担心,请扁鹊来给赵简子治病。
扁鹊通过切脉,察觉赵简子的心脏还在轻微跳动,又通过问诊,于是断定赵简子是由于在政治斗争中用脑过度,一时昏迷,并没有死。经过扁鹊精心治疗,三天后赵简子就起死回生了。
还有就是扁鹊路过虢国,正巧赶上当地百姓在做祈福消灾的仪式,原来是太子已昏死半日。
扁鹊来到宫门之前,却被侍臣中庶子拦住。扁鹊说:“太子的病叫做‘尸厥’。这是由于气血不能循环,表里不能沟通,上下不能升降造成的。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到宫内摸一摸太子的大腿,应当是温暖的;仔细听一听太子的鼻息,或者用一根毛发测试一下,他应当还有微弱的气息。”
扁鹊的一番话,点透了太子的病机,中庶子听后,匆匆进宫,按照扁鹊所说,在太子身上一试,果然如此。
经过简单诊察,扁鹊一边进针,一边让弟子准备艾灸、调配饮片。经过一阵抢救,太子转危为安,经过半月的治疗,太子逐渐康复。果真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扁鹊察人之所未察,治好许多疑难杂症,上至王侯、下至百姓。他不仅医好虢太子的尸蹶症和赵简子的五日不醒症,还精心熬制药汤,为内丘百姓驱除瘟疫。
为感念神医扁鹊,内丘人筑庙供奉之。这就是位于内丘县神头村的鹊王庙,也就是俗称的扁鹊庙。
“新晴西上鹊峰巅,绝壁森森北斗连,台殿高低来画星,笙箫缥缈入云边。风迥药圃春光寂,雨过丹炉草色芊,安将当时医国手,为疗雕瘵锡长年。”
如今的扁鹊庙,是国家4A级景区。庙内古柏参天,建筑错落,碑刻林立,是研究扁鹊中医文化和我国医学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扁鹊殿、扁鹊墓、透灵碑、回生桥、九龙柏、古代碑廊、三清殿、汉代神兽都铭刻着一段传说。
来到内丘鹊王庙,我与这位神医来一次穿越千年的对话。来追寻神医扁鹊当年悬壶济世、拯救苍生的医者仁心。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之一。弘扬和传承中医精髓,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据介绍,全国第三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即将在内丘召开。打造中医康养古县,用中医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百姓获得感,这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又是多么的高明啊。
当年,赵简子把内丘赐给了扁鹊;今天看来,何曾不是上天把扁鹊赐给了内丘呢?
今天的内丘人,把握天赐良机,依托扁鹊文化品牌,建造国际中医理疗康养综合体。
扁鹊文化苑、神应中医苑、鹊山百草苑、文艺康体苑,正拔地而起;集扁鹊中医文化、健康养生、旅游休闲、中药材种植为一体的扁鹊康养古镇,已经横空出世,必将造福万民。
扁鹊,相信足可以做一篇大文章。
邢窑白瓷发源地
白瓷发源地,邢窑遗址群。内丘,是邢窑白瓷文化之乡。
中国陶瓷史“南青北白”的“邢白瓷”文明发源于内丘。邢窑最早烧制成了白瓷,创造了我国陶瓷烧制技术的最高水平。
内丘古城在隋唐时期是闻名全国的瓷都。邢窑白瓷,内丘的另外一张靓丽名片。
邢窑白瓷胎质坚实,胎质细洁纯白,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尤为难得的是其细白瓷的釉面光滑,色泽雪白莹润,陆羽《茶经》中所赞“邢瓷类银”“邢瓷类雪”,便是指其釉色而言。
唐代中期史学家李肇在《国史补》一书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邢窑制品因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的特色而独占鳌头,更以唐代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诗》中赞美邢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的诗句而扬名于世。
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生活在成都,他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芭斋也可怜。”
短短四句诗,对大邑白瓷概括得十分细致确切。对烧制地点,胎质轻薄坚致,烧结瓷化音质好,釉质细腻洁白,蜀中家喻户晓的社会声誉高,天下无贵贱通用等都描述明白了。
唐新修《本草》有“白瓷屑广州良”的记载。只可惜,广州和大邑至今沿未找到唐代白瓷窑址。
历史典籍对邢窑的记载是比较多的,邢窑瓷器传世与出土物也都比较丰富,邢窑在历史上的存在当是确定无疑的。但是,直到年,邢窑还是一个千古之谜,这个谜就在它的确切窑址的问题上。
所以,内丘新发现的邢窑遗址成功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填补了邢台历史上的空白,确立了内丘县作为“邢窑遗址,白瓷故乡”的历史地位。
依托邢窑遗址,建成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邢瓷文化体验馆,三馆合一,可谓全国无双、省内独一。
邢窑遗址博物馆,整体外部造型为正方体白色建筑。遗址上方为高高吊起的参观环廊浮桥,我们走在上面,考古发掘出土的遗迹全貌,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真是不错的设计。
位于县城北关村的中国邢窑博物馆,采用隐喻手法,借鉴唐代白瓷的优美造型,形成7个高低不同的碗型空间组合体,其侧面轮廓呈柔美圆润的曲线,寓意圆满吉祥,整个外形别具一格,让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听着解说员关于中国陶瓷史上著名的“南青北白”的解说,我仿佛穿越到了代表大唐盛世最高烧瓷水平“邢州白瓷”的世界。
文明踏歌,中丘回声。里面的邢窑专题展,展出三件镇馆之宝,可以好好端详一番。还有内丘历史展,可以让你穿越内丘千年历史。
最有意思的还是邢瓷文化体验馆,内设演示、体验、展示等功能区,可以满足我们从瓷器选料到烧制成品的制作过程,可以亲手拉坯制作瓷器,感受烧瓷工艺的喜悦。
瓷器,China。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中国的骄傲。
邢窑白瓷,是内丘先人的贡献,也是今天内丘的名片。
站在博物馆丝绸之路地图前,遥想当年这些瓷器,随驼队穿过沙漠,来到西方,引起他们的惊奇与赞叹,尽情展现东方文明的魅力。
我在思考,如何让邢窑白瓷,再现当年的魅力呢?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历史当中。
绿色生态游览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时代的内丘人,秉持这一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使老百姓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新时代的内丘人,践行这一理念,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来寒山旅游区吧。这里以“雄、险、绿、幽、奇”著称,属嶂石岩地貌。有“八声回音、虎影奇崖、情人幽谷、钻坑奇峡、云海松涛、空中栈道、草帽仙山、黄巾石堡”等八大胜景。主峰寒山垴为邢台最高峰,植被覆盖率近乎百分百,这“瑶池仙境,天然氧吧”,正张开胸怀等你到来哦。
来鹤度岭旅游区吧。这里山势峻峭,唯鹤能飞度,人难攀登而得名。其中,擀杖山如擎天巨柱,耸立山崖,直插云霄。岭顶,地势开阔,晋冀两地,尽收眼底。春天,芳草吐绿;夏天,绿枝倒挂;秋天,红叶如染;冬天,素裹银装。内丘鹤度岭,四季皆风景。这里的遗址,还有明长城。心动不如行动,赶紧计划旅游行程吧。
来鹊山旅游区吧。这里是神医扁鹊的封地,以“摩天莲花、太子山庄、乔家奇洞、鹊山玉带”等胜景著称。鹊山,险峰千仞,峻岩百层。春夏之时,草木丰茂,风景秀美;暮秋时节,农家柿挂,满山栌红;隆冬来临,雪花飞舞,满树银花。鹊山,确实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山。
来内丘的美丽乡村吧,内丘的美丽乡村,更是美不胜收。
文孝社区是“古二十四孝”郭巨埋儿孝敬父母的故事发源地。
美丽交台社区,绿树环绕、小草茵茵、灰瓦白墙,行走在此,如行画中。
神头村,周边生态环境优美,因具有独特魅力的地域文化和保存较好的古村格局,不愧是“全国生态文化村”。
黄岔村,位于凌霄山北坡的山坳里,偏僻幽静,古韵流淌,一座座朴拙的石房,散落村中。笑脸形状的汉阙、黄灿灿的油葵、绚丽迷人的格桑花,潺潺的溪流,在时光里悠然守候。据传,黄岔村曾住过汉朝的黄巾军,至今山上还留有黄巾军的点将台、练兵场、石梯、寨门等遗址。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寨,不愧是“河北十大最美古村落”。
来内丘采摘吧,内丘采摘,瓜果飘香原生态。
富岗苹果,这是“中国驰名商标”,曾荣获“年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一等奖”和“中华名果”称号。这苹果果形端正、细脆津纯、酸甜适口、清香蜜味、易贮耐藏,果品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曾经卖到百元一个。
百果园采摘,不一样的期待。夏天百花盛开,秋天硕果累累。桑葚花、杏花,樱桃花、桃花、李子花、梨花、苹果花,相互争艳竞相绽放,此起彼伏。繁花落尽,累累果实就挂满枝头。这里还有亚洲最大的真石假山万寿山、仙人洞。真是美观大方,朴实典雅,布局合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昌盛达的草莓和樱桃,庆源的甜瓜也是不错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邢枣仁”,它以粒大、仁饱、色红、鲜亮、药用价值高而著称,有着多年的生产历史,在药商中享有“世界枣仁看中国,中国枣仁看内丘”之美誉。内丘是全国最大的枣仁生产、销售集散地,堪称中国酸枣仁之乡。
当前,美丽中国欣欣向荣,都在用绿水青山,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回归自然,体验民俗,在绿水青山中奔向小康。在这里,我感觉也应该为内丘人点个赞。
多彩文化追梦地
谈起内丘的文化,我还是非常惊讶的,尽管我去过不少历史文化名城。
“西北有蓬山,丘在其中”,故名中丘。为避讳隋文帝杨坚父亲杨忠而改称内丘,有段时间为避讳孔丘,又称内邱。真是一波三折不容易啊。
历史悠久的内丘,是夏时先商王“邵明居砥石”所在地,商周“邢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人文荟萃的内丘,是复兴赵氏之义士程婴嫡孙程本讲学迁居处,是汉廷一代诤臣冯唐祖籍,是十六国时期后赵一流谋士张宾故里,还是孝悌典范郭巨获金地。
兵家必争的内丘,是秦汉交替赵王张耳屯军处,三国黑山军驻守的大本营,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太行抗日根据地之一,更是八路军冀西游击队的诞生地。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内丘是一座有爱的浪漫小城,牛郎织女这家喻户晓的凄美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鹊桥栈道,传递着那感天动地的爱情。在这里,我祝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百善孝为先。内丘是一座充满孝义的城市,郭巨埋儿得金孝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郭巨祠,铭刻着这位二十四孝之一的大孝子的孝行,也见证着千百年来的传承。“七个张麻(骂),八闻孝,中间夹个不知道”,埋儿孝亲未免有些残忍,我并不赞同郭巨的愚孝。但是在这里,我奉劝诸位世上唯有尽孝不能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别给自己留遗憾。
不偏不党,王道荡荡。内丘是一座充满忠贞的城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中冯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冯唐墓,仿佛一直在诉说着“一代忠声动汉廷,于今仿佛见仪型。荒坟斜日高风起,伫看年年草自青”的故事。在这里,我对自己说,实事求是、不卑不亢也是一种忠诚与担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内丘是一座升华思想境界的城市,“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的感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李保国培育的“富岗”苹果,是连心果、幸福果、小康果。“富岗模式”,创造出太行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奇迹。李保国纪念馆,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共产党员,时刻告诫自己如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爱吃是吃货的通行证,小吃是地方的最名片。没有名小吃的地方不是值得一去的地方。我认为,名小吃也是一种文化。
内丘的名小吃,当然就是挂汁肉,又名炒肉挂汁,是内丘当地一道具有百年历史的“河北名菜”,荣获河北省金牌旅游小吃,有着“不吃挂汁肉,不算到内丘”的美誉。
你肯定听说过“神马都是浮云”,但你不一定听说过“内丘神码”。内丘神码,可被称作中国木刻版画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还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重点抢救工程项目,这个“神码”可不能成为浮云呐。
有如此深厚文化支撑,何愁内丘不振兴?
内丘,内丘,来一次流连忘返。以后有时间了,还得来转一转。
内丘文艺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